重新审视英语课程标准中的“看”技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4 10:25 2

摘要:“看”概念的提出:2017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部分在听、说、读、写之外,增加了一个“看”(viewing)的技能。传统外语教学中,一般把语言技能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伴随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当今生活、工作中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陈力

1. “看”技能的提出和认识分歧

“看”概念的提出:2017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部分在听、说、读、写之外,增加了一个“看”(viewing)的技能。传统外语教学中,一般把语言技能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伴随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当今生活、工作中的信息交流日益“多模态”化,传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已不能涵盖信息交流的现实需求。因此,2017/2022版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所谓的第五项技能——“看”,这是基础教育外语课程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未来人才培养的前瞻布局。

“看”的认识分歧:过去几年的英语教研教学中,大家对“看”技能的含义和课程价值认识存在诸多分歧,对“看”技能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一。或许是受“viewing”一词中文翻译“看”的字面意思的影响,不少老师把“看”片面理解为视觉信息解码,对“看”在英语课程中的育人价值和教学重点也存在不同看法。其中一种很常见的观点认为“看”的技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其实不然。“看”的技能中虽然包含了视觉信息解码,但它还可能同时包括视觉模态之外其他模态的信息,详见下文解释。还有人认为“看”中也可以包含输出和表达,这更是误解,“看”的过程本身只是信息的解码,不涉及编码,“看”之后的其他反应,那是另外的认知过程或活动。确切地说,“看”技能培养的应该是多模态语篇的理解 (multimodal texts comprehension / multimodal texts understanding) 素养。因此,要全面理解 “看”技能的含义和课程价值,还需要同时理解另一个概念“多模态语篇”(multimodal text)。

2. 与“看”相关的“多模态语篇”

与“看”的技能相关,2017/2022版英语课程标准还引入了“多模态语篇”概念。简单说,模态(mode)指信息传递的方式或通道。信息传递通常被分为语言(linguistic)、视觉(visual)、听觉(aural/audial)、空间(spatial)和体态语(gestural)等五类模态。包含两种以上模态的语篇,就是所谓的多模态语篇,例如我们上课用的PPT课件、生活中常用的各种手机APP等都是多模态语篇的例子。目前使用的两版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描述的“看”的对象包括图片、表格、广告、视频等,其中除视觉模态外,还经常涉及听觉、空间、体态语等其他模态,可见课程标准中的“看”既非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技能,也非单一的视觉素养或技能,而是一种多模态语篇理解技能。

“多模态语篇”中包含的几种常见模态:Multimodal texts(或Multimodal discourse), combine different ways of communicating and expressing meaning, known as "modes."(模态). The 5 common modes in a multimodal text are:

1)Linguistic (语言模态): This mode refers to the use of written or spoken language.

2)Visual (视觉模态): This mode involves images, colors, and visual layouts to convey meaning.

3)Aural/audial(听觉模态): This mode encompasses sound elements such as music, sound effects, and spoken words.

4)Gestural (身势语模态): This mode includes body language, facial expressions, and other forms of physical movement to communicate ideas or emotions.

5)Spatial (空间模态): This mode pertains to the way elements are arranged in space, such as the layout of a webpage or the spatial design of a classroom.

These modes work together in a multimodal text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3. “看”与听、说、读、写的关系

作为信息传递的手段或方式,听、说、读、写技能属于传统的“语言”技能。其中,听、说主要指向口语(语音),读、写技能主要指向书面语(文字)。听、读技能主要属于语言信息解码(input),教学中主要对应语言理解;说、写技能主要属于语言信息编码(output),教学中主要对应语言表达。基于以上逻辑框架,我们可以把“看”技能进一步明确为“多模态语篇理解”技能,指向多模态信息的输入和解码,教学中对应多模态语篇的理解。

4. “看”是多模态理解,“创”是多模态表达

同样基于以上的逻辑框架,按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的解码-编码、输入-输出、理解-表达成对的逻辑框架,与“多模态语篇理解”技能对应的,还需增加第六项技能,即“多模态语篇表达”(未找到合适的中文译文,暂时用“创”)技能。从信息传递方向看,听、读、看属于信息的解码过程,大致对应语言教学中的输入理解;说、写、创属于信息的编码过程,大致对应语言教学中的输出和表达。“看”明确为“多模态语篇理解”技能后,各种表格、海报、广告、视频等多模态语篇信息的输入、解码、理解,归为多模态语篇的理解(multimodal texts comprehension/ multimodal texts understanding)技能;对应的多模态语篇的创意设计和制作展示,归为多模态语篇表达(multimodal text creating/multimodal text representing/ multimodal text composing)技能,即创造性地整合协同多种模态资源进行有效表达的能力。

在这个框架下,信息理解和表达技能分为六种:听、说、读、写、看、创。其中,听、读、说、写技能为传统的语言模态信息理解和表达技能;看、创技能为多模态信息理解和表达技能。

“创”技能,即多模态语篇的表达技能,日常教学中师生其实一直在用。比如,学生上课的Roleplay,设计制作英语小小书、英语画报,录制各种英语视频,再如老师上课的板书设计、PPT课件制作等,这些都是多模态表达(创)的例子。日常生活中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美篇、小红书等各种APP或社交平台发布的内容创作,也都属于多模态语篇表达(创)的例子。可见,多模态理解(看)和表达多模态(创)事实上早已经是师生日常生活和教学不可须臾离开的新常态技能。当然,这项技能也存在水平和熟练程度的高低,也需要学习和培养。多媒体信息表达过程中,对不同模态信息的调用、创意、组织、协同,是未来工作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5. 未来的课题

英语课程中引入多模态语篇的理解和表达活动,旨在利用多媒介、多感官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多元智能发展,同时基于英语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多模态媒介素养、跨文化素养和跨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针对小、初、高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认知特点研发多模态英语教学资源、创新多模态英语教学方式,未来还有待继续深入探索。

(本文首次发表在《小学教学设计》2025年第4期)

来源:永大英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