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盘门”推出【文明实践在沧浪】专栏,聚焦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宜居宜业的古城风貌、底蕴深厚的文化活动,精准对标补短板,常抓不懈保成效,促进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一城之美,始于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对于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积极作用。
“话盘门”推出 【文明实践在沧浪】专栏,聚焦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宜居宜业的古城风貌、底蕴深厚的文化活动,精准对标补短板,常抓不懈保成效,促进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沧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传播传统文化、厚植文明理念。
巧手做青团,清风寄相思
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一到清明期间,各大糕团店的青团就十分抢手。明月楼外,一大清早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传统的豆沙馅青团最受欢迎,馅里的豆沙有明显的颗粒感,甜度刚刚好。还有蛋黄肉松、荠菜肉馅和香芋等多种口味。刚出锅的青团子糯叽叽、热腾腾,满口春天的味道。这里的青团个头大,吃起来更过瘾。
道前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常回家看看——巧手做青团 清风寄相思”活动,邀请32号街坊已搬迁居民重回故里,和老乡邻们相聚一堂制作青团子,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居家乐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早早来到活动室,将提前准备好的艾草汁糯米团、豆沙馅料等食材一一摆上桌。现场,来自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团员志愿者先为大家科普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接着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制作青团的具体步骤。
泰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糕点师傅介绍了清明节的来源和青团的历史渊源后,带领居民一起制作青团。吉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特别为外卖员制作了青团,传递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心与关爱。
祭扫英烈,铭记奉献
西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民兵连组织辖区党员居民、街道基干民兵及团员代表,怀着崇敬之情来到苏州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扫活动。苍松掩映的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全体人员在纪念碑前整齐列队,通过敬献花圈、鞠躬默哀、瞻仰纪念碑等仪式,深切缅怀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大家整齐列队,神情肃穆。活动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拉开序幕,铿锵旋律激荡陵园,唤起每个人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先烈的崇敬。全体默哀后,民兵代表缓步走到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随后,全体人员向烈士纪念碑三鞠躬。最后,大家缓步绕行瞻仰纪念碑,向先烈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革命先烈们的精神在这一刻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成为激励他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文明+安全,“双管齐下”护航
佳安、西美、金狮、新沧、三香等社区相继利用“线上 + 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幸福家园居民微网群,持续推送安全知识,宣传“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的理念。佳安社区组织党员和辖区居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祭祀、缅怀于心”文明学习宣传会议,会议紧密结合苏州新出台的《爱苏州文明倡议十条》,旨在将文明祭祀理念与城市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倡导居民摒弃传统祭祀中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方式,以更环保、更文明的形式缅怀先人。居民们围绕如何在祭祀中践行这一倡议展开热烈讨论,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经验。
各社区还深入辖区殡葬用品、香烛店铺及人流密集场所,开展文明经营宣传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行动,与商户面对面沟通,耐心讲解文明祭祀政策,倡导经营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抵制销售高香大烛、塑料祭祀品等不环保商品。同时,志愿者还向经营者发放了文明祭祀倡议书,呼吁其为建设文明社区贡献力量,为辖区居民平安过节保驾护航。
当青团蒸腾起艾草香,当社区活动室里传来欢声笑语,当烈士陵园的松柏凝望英魂,这个清明,沧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从老字号的匠心传承到新业态群体的温情关怀,再到文明理念的深耕厚植,诠释了“清明”的双重深意——既是慎终追远的文化根脉,亦是向上向善的时代新风。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