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小贴士,教你在2025学会放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4 14:25 3

摘要:这一年,你要学会放下,抛开那些不再对你有助益的东西。不妨把这当作一次彻底的清理,或是一次重置,借机清除脑海中占据你精力的事物,从而让你的生活也焕然一新。

这一年,你要学会放下,抛开那些不再对你有助益的东西。不妨把这当作一次彻底的清理,或是一次重置,借机清除脑海中占据你精力的事物,从而让你的生活也焕然一新。

说实话,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放下,比如对认可的渴望、负面评价、控制欲、期望、被拒斥的经历、悔恨、愤怒、消极情绪、有毒的人际关系、怨恨、攀比心理、时间表(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还有那些狭隘的观念。

放下,是一种深刻的自我转变。这会释放出一种接纳的信号,表明你相信过程,也相信未来会发生的一切。同时,放下也能为即将到来的美好腾出空间。

如果说有谁能给出关于放下的切实可行的建议,道出鼓舞人心的话语,畅销书作家布里安娜·威斯特(Brianna Wiest)一定是不二人选。

“我们常常认为,只有当事情出了问题时,我们才需要放下,比如结束一段失败的感情、放弃一个未实现的期望,或是舍弃一个未能成真的梦想。但实际上,放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一种能力。在我们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摒弃那些不再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如果我们学会了放下小事,到需要放下‘大事’之时就能从容应对。”

威斯特是《改变你想法的101篇文章》(101 Essays That Will Change The Way You Think)、《翻越你的山》(The Mountain Is You)、《转折之年》(The Pivot Year)和《仪式》(Ceremony)等书的作者。她以哲学视角结合现代思维,探讨了一些很有普遍性的主题,比如日常仪式的力量、如何克服冒名顶替综合征,以及接受“新生活需要舍弃旧生活”这一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威斯特曾是《福布斯》的撰稿人,在我们的平台上分享过关于情商和千禧趋势的见解。如今,她的著作销量已达数百万册,屡屡登上全球畅销书排行榜,并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文化潮流中占据了稳固的地位。

威斯特在Instagram上拥有超过100万的全球粉丝,她富有诗意的文字常常在TikTok和Instagram Reels上热传。“我之所以开始写关于‘放下’的内容,是因为我曾经是个最不懂得放下的人。” 威斯特通过Zoom谦逊地向我分享道。如今,这也是粉丝、读者和线上社区成员最常向她请教的问题之一。

成长就是这样:一旦我们有了自我意识并付诸行动,就能吸取经验和教训,发挥自己的力量,翻越人生的高山。

“有时候,我们需要放下那种认为自己必须成为超级英雄的期望,其实你完全可以只做一个普通人,尽力而为就好。” 威斯特接着说,“而且我认为,每个人通常都比自己想象中做得更好。”

以下是她给出的关于掌握放下这一技能的十条建议,无论你何时准备好,都可以试试。

1. 以接纳代替渴望

别再紧紧抓住不放。告诉生活你想要什么,但让宇宙来决定你获得向往之物的方式和时间。放下控制欲,就能让事情自然发展。

以威斯特的《改变你想法的101篇文章》为例。她并不是一夕之间便在全球大获成功——这本散文集在出版七年后才开始大卖。

“对我来说,对我帮助很大的一点就是放下期望。” 威斯特分享道,“我放下了关于事情应该如何发展的所有想法——书会在哪里出版、时间安排如何,甚至是书最终会呈现出什么样子也不再去纠结。”

越是对期待的结果紧抓不放,就越是会遭遇更多阻力,因为这传递出的信号是一种匮乏而非丰盈的状态。

“当我们处于极度渴望的状态时,就会陷入一种‘得不到’的漩涡。”威斯特解释道,“一旦我们深陷这种匮乏的漩涡,就算我们渴望的东西开始向我们靠近,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它推开。我们总会以某种方式破坏或阻碍它,因为它与我们自认为身处其中的现实相悖。”

2. 相信孕育法则

有些事情就像种子一样,需要时间才能开花结果。不要去翻动土壤查看生长情况,要相信在看不见的地方,成长正在发生。

“我们之所以能够放下,是因为我们明白,‘我很坚定,我心系目标,我一定会实现它,但至于实现的时机、地点和方式,我完全接受生活给予我的指引’。”威斯特说,“因为如果我们过于执着于实现目标的方式,就会卡住,以致停滞不前。”

3. 懂得适时转变方向

要及时认识到某件事情行不通,也要足够灵活地改变方向和路径。失败只是一个转向的信号,并不代表终结。

威斯特说:“有时候,生活并不是在对你说‘不行’,而是在告诉你,‘你想要的东西在那边,向右转。’当你停止沉湎于失望时,你是否发现自己内心有一丝释然?大多数时候,人们其实都意识到自己内心有个小小的声音在说,‘反正我对这个项目或这个人也不是百分百确定’。当你挖掘出这种情绪并从中汲取能量,机会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也许你内心本来就一直想追寻其他什么东西,此番受阻也许会引导你踏上更美好的道路、走向更美好的事物。所谓的更美好的道路,就是更符合你本心的道路。”

4. 摒弃完美主义

生活不需要完美,不完美也并不影响你继续前行。别再等待所谓的“理想”情境和时机。

“这对我自己和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人是因为一切都完美无缺才感到幸福,从来没有。生活不是那样的。”威斯特说,“如果你一直都在等待十全十美的时刻,觉得到那时自己才会感觉称心如意,那你永远也等不到那一刻。”

5. 放下对认可的需求

你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确定哪些人的意见才是你真正在意的,其他人的看法则可以置之不理。

威斯特曾从一位导师那里得到一个重要的观点:“你知道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每天会收到多少负面信息吗?可能有数千条。如果他们把其中任何一条当回事,就无法达到顶尖水平。”

这则建议帮助她转变了思维方式。她意识到,如果她让每一条批评都影响自己,就永远无法发挥潜力、实现目标。

这提醒我们,专注于自己的道路,对无谓的噪音充耳不闻,便可以获取力量。

6. 明确还有哪些需要学习的东西

如果你难以放下某件事,那可能表明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有一些功课需要修习。

“我觉得有些时候,要做到放下会比其他时候更难。”威斯特说,“这往往是因为你还有一些东西需要从这段经历中学习或获取,也许是一个工具,或一个教训,或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对未来至关重要的某个方面。”

7. 不断前进

专注于微小且可落实的行动,一步步迈向成长和治愈。

使用积极的肯定语句,对渐进式的进步表示接受和认可,比如“每一天,在每个方面,我都在变得越来越好”。

“我对这一点很有共鸣,因为我并不试图一下子改变我的整个生活,而是更专注于那些小而可行的细微改变——那些我现在就可以着手去做的事情。”威斯特说,“这会让人生发出一种自豪感和安定感,不知不觉中,我的心境就开始转变。有时候,只要把事情做得和以往稍微有些不同,就能带来变化。”

8. 让治愈自然发生

对待放下要像对待有待愈合的伤口一样。过度清理和关注只会适得其反,时间和空间才会令其痊愈。

“如果你还没准备好,也不必现在就强迫自己放下。”威斯特建议道,“如果你还在气愤或悲伤,那也没关系。在我看来,这恰恰体现了勇气和坚强的内心。当你准备好了,你自然会知道。不过这并不是说某一天你醒来后会突然觉得,‘好了,我可以放下了’。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时刻,意识到‘好吧,是时候了,不要再舔舐这个伤口了,一直这样做,它就没有机会愈合了’。”

9. 通过仪式来寻求释放

写日记:把你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然后毁掉这张纸,以此象征性地释放情绪。可以尝试吉德林法则(Kidlin's law),根据这一关于解决问题的理论,“如果你能清楚地写下问题,就等于已经解决了一半。”

亲近自然,活动筋骨:在大自然中散步、锻炼或练习瑜伽,帮助身体释放情绪。

冥想:每天让自己沉静下来,培养平和和感恩的心绪。

10. 重拾感恩之心

花点时间回顾一下自己已经走了多远,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如果我们不培养欣赏和细品微小美好的能力,那么真正的‘大好事’永远也不会降临到我们身上。”威斯特解释道,“因为,就像学会放下一样,找到幸福、学会欣赏和活在当下也是一种能力。”

要相信过程及其时机,同时,我们也需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想对所有读到这篇文章的人说——如果没有自信,就不要轻易做出重大尝试,因为唯有自信才能最终带你走向成功。”威斯特强调,“你自身的动力和信念才会成为托举你的力量,将你送入那个正在等待着你的新生活。”

本文作者为福布斯资深撰稿人,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本文译自:

文:Karin Eldor

翻译:Lemin

福布斯中国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精彩资讯永不错过

来源:福布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