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为什么西方列强选择的是曾国藩,而不是洪秀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9 04:29 2

摘要:鸦片战争结束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打破了清政府对传教的禁令,允许外国人在清朝通商口岸传教。之后的《天津条约》更规定外国人可在清朝内地传教,为传教士在清朝广泛建立教堂提供了条约依据。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打破了清政府对传教的禁令,允许外国人在清朝通商口岸传教。之后的《天津条约》更规定外国人可在清朝内地传教,为传教士在清朝广泛建立教堂提供了条约依据。

从此以后,西方教会组织派遣大量传教士来华传播宗教,传教士们以传播基督教为目的,深入中国各地,建立教堂作为传教的据点和宗教活动的场所。

刚开始,这些教堂主要建立在较为贫困的偏远地区,以大米,鸡蛋等廉价食物吸引因为鸦片战乱而穷困潦倒的群众入教。

由于清政府的战败条约,地方政府部门无权干涉这些基督教会组织的传教行为和活动,因此教会不受任何监督部门管理,随着教会信徒的数量发展的越来越多,这些西方教会组织的野心也逐渐展现出来。

毕竟,如果仅仅只靠西方雇佣兵的武力是完全不够的,因为他们所能派遣的军队数量十分有限,随着战役的增多和持续,如果冒然与清政府打灭国战,那么这种代价任何一个欧美国家恐怕都无法承受。

因此,扶持教民并把他们武装起来,成为了西方教会的首要任务,而教民的扩张又往往与周边的其他居民发生矛盾冲突。

为了维护教民的利益,西方教会往往将自己的枪械武器供给教民使用,并对他们进行训练,以使他们能够使用热武器与他人作战,这样他们就能代替昂贵且稀少的雇佣兵,更好的完成西方列强的需求。

在清政府同意西方传教以后不到几年的时间,南方各地就屡次爆发教民冲突,直到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一支被洋枪洋炮武装起来,并且训练有素的太平军就这样诞生了,由此蔓延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

但西方传教士并没有看上洪秀全他们,毕竟这些流民很不稳定且容易失控,甚至还出现了擅自更改基督圣经教义的情况。

例如,洪秀全自称是上帝次子、耶稣弟弟,受天父天兄之命为天王来拯救世人摧毁妖魔。还告诉身旁的西方传教士说自己已经登上天堂受神的圣旨,是选民的唯一教主,强调自己地位的独特性和权威性。

更改圣经的教义,是西方传教士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行为,但还没等到这些西方传教士把洪秀全判定为异教徒,洪秀全他们倒是杀害了一些传教士,反咬一口说你们才是异端,竟然不承认我是天父。

洪秀全的叛教行为,最终导致了太平军的惨败,一些数据表明在1862年以前,上海一家洋行一个月内就能够向太平军售出步枪3046枝、野炮795尊、弹药逾万磅。

但此后,西方列强的洋行便不再向太平军提供武器,而是与清政府的官僚进行军火合作,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军队开始在江南战场上反败为胜,淮军也开始迅猛崛起。

所以到了后面,西方传教士的传教重点从最开始的给流民传教,转变为了给清政府的军阀官僚传教,尤其是在上海、香港和闽浙地区,这个现象更为普遍,许多教会学校与组织就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可以说,只要是稍微有名有姓,或有头有脸的富商官僚,都想要争先恐后把自己的儿女们送进各种西方教会学校学习接受宗的思想,而不再是中华传统的儒家私塾。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来,晚清许多大臣的家族后代会在日后信仰基督教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传教士刚开始明明支持的是太平军,但到了后面却转头持清政府的原因,因为清政府当中的许多官僚家族的基督信仰,可要比太平军虔诚太多

清政府当中的许多官僚世家,开始向往与西方列强合作充当洋行买办或代理,如果自己的儿女能够熟练的掌握外语,并且去到海外留学,那好处简直是太多了。

至此以后,儒家的私塾教育遭到嫌弃与排斥,清政府的许多官僚不再让自己的后代去读儒家的四书五经,而是去读圣经。

曾国藩似乎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与太平军作战没几年的时间,他就力排众议聘请洋人教官训练自己的部队,并允许他们在军中传教和教授外文,以使自己的同僚和士兵们能够更好的领悟西方的信仰。

曾国藩的嫡系长孙曾约农先生,后来便成为了十分虔诚的基督徒,他与曾氏家族其他的姊妹们参与建立了艺芳教会女校、东海大学等著名的教会学校,甚至自己还亲自担任了东海教会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还有曾国藩嫡系孙女曾宝荪女士,她是曾国藩孙辈中最年长的一个,早年被送入由圣公会创办的浙江冯氏女学校读书,后来在校长巴女士的影响下受洗礼皈依,并成为了一名十分优秀的基督教育家。

曾宝荪女士,是曾国藩的次子,曾纪鸿的长子曾广钧的独生女,由于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所以她备受家族的宠爱,在父亲的安排下,很早就在基督教会学校成长和学习,年仅18岁便不远万里前往英国留学。

据《曾宝荪回忆录》记载,她共办初中26个班,高中19个班。大约培养了1000多名学生,是湖南省教育界一所颇负盛名的女子学校,为了全身心献身教会的教育事业,曾宝荪女士更是一生未嫁,他的堂弟曾约农也十分的虔诚,一生为娶。

一些与曾国藩家族具有联姻往来的晚清大臣的家庭的儿女,许多也纷纷加入了到了这份”伟大”的教育事业当中,他们一起受洗、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留学。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那就是晚清末年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对中国产生了极其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不仅是太平军信仰了西方宗教,就连作为太平军对立面的,负责镇压和讨伐太平军的曾氏家族,其后代许多居然也信仰了西方宗教。

到头来,在信仰上对基督耶稣更加虔诚的一方,最终获得了西方的偏爱与信任,并赢下了这场声势浩大,前所未有的战争。

来源:峥嵘历史的时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