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校这个工作室超有趣,在“望闻问切”中为学生解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4 15:04 2

摘要:“不喜欢现在学的专业,我该怎么办?”“我应该考研还是就业?”“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临床工作,有很多困惑。”在大学校园,这些生涯问题普遍困扰着同学们。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22年9月成立“仁人·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室。有意思的是,工作室形成“望闻问切”生涯咨询四诊法,

“不喜欢现在学的专业,我该怎么办?”“我应该考研还是就业?”“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临床工作,有很多困惑。”在大学校园,这些生涯问题普遍困扰着同学们。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22年9月成立“仁人·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室。有意思的是,工作室形成“望闻问切”生涯咨询四诊法,首创木火土金水“五行”就业服务矩阵,深耕课程、教材、校本品牌活动、核心就业能力提升、科学研究五大领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让年轻的心少一些迷茫”

在温馨舒适的生涯咨询室,通过一对一咨询,来访学生关于生涯规划和求职就业的成长困惑得到启发。

作为工作室主持人,张艳梅每个月定期接受学生咨询。有低年级学生因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而困扰,有中高年级学生因考研还是就业的选择而彷徨,有高年级学生有了职业目标,却又怀疑自己的求职竞争力。

他们带着生涯发展的探索欲来到咨询室,咨询老师们通过“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唤醒生涯意识,主动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让年轻的心少一些迷茫”。

小宋是中西医临床医学长学制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她很快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但不知道未来可发展的方向有哪些,于是预约了生涯咨询。

通过面对面咨询,咨询师了解到小宋性格外向,对传媒和跨文化传播感兴趣,英语基础好。针对小宋的性格特点、兴趣类型以及个人特长,咨询师引导她制定目标、进行职业探索。

几次咨询后,小宋将职业目标聚焦在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方面,并且制定了翔实可行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在专业知识的积累之外,小宋还积极探索开设自媒体账号宣传中医文化,申请境外交流项目,参与相关科创项目的研究,一步步将助力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从理想变成现实。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初入大学专业被调剂的学子通过咨询重新找到奋斗航向,毕业班的学生在咨询中明确了职业价值观,跟风考研的学生接受建议开始探索职业世界......面向本硕博各层次学生,工作室现已开展常态化咨询累计2000余人次。

“望闻问切”生涯咨询四诊法

为何叫“仁人”?据悉,“仁人”源于南中医的三仁教育理念——仁德仁术仁人,旨在引导辅导员和学生规划精彩人生,成为仁德与仁术兼备的“仁人”。

“望闻问切”又是什么?据介绍,“望”是关注,关注学生对社会需求的能力适应,观察新时代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关注社会行业动态变化;“闻”是倾听,倾听学生的目标职业、岗位,择业就业困惑和诉求;“问”是询问,询问学生针对目标职业、目标岗位在通用素质、岗位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取得哪些成果,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切”是引导,引导学生科学分析个人现实情况与目标要求的差距,把社会需求作为职涯导向,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

首创木火土金水“五行”就业服务矩阵

除了咨询,工作室结合中医药院校学情特色,首创木火土金水“五行”就业服务矩阵,丰富生涯教育形式。

众“木”成林——课程。课程体系是生涯教育的“四梁八柱”,工作室坚持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核心课程为主体,凝聚课程群教学团队力量,贯彻“课程思政”,积极探索校本化课程建设,多维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花“火”生涯——校本品牌活动。工作室每年承办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生涯体验周、中医药职业体验等活动,有效提高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及综合素养,点燃青春逐梦之“火”。

培根之“土”——生涯教材和特色读物。学校自主编写出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团队成员为主编出版《职场智慧与自我修炼》《中医药发展与创业指导》等特色读物,加强校友案例库建设,厚植学生学习参考汲取营养的土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就业“金”钥匙——核心就业能力提升。工作室每年针对在校生和毕业生积极开展江苏省核心就业能力培训、南京市青年大学生创业培训班(SYB)等,围绕时间规划管理、面试礼仪、简历制作、自我介绍、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开展系列就业能力提升工作坊,有效提升学生求职竞争力。

源头活“水”——科学研究。工作室开设“仁人微讲堂”,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科研辅导,鼓励团队成员通过申报课题,撰写工作案例、工作论文等形式,专题研究生涯教育和就业育人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源头活水”。

通讯员 刘云龙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楠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