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千年稻香:饶平县溪西村以全产业链振兴擦亮“三饶香米”非遗品牌——从濒危绝迹到富民兴村的乡村振兴实践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4 16:53 3

摘要:在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溪西村,一种传承了五百年的香米——三饶香米,正在书写着一段乡村振兴的传奇。这种曾经濒临绝迹的香米,如今在溪西村党总支部书记刘维才的带领下,以全产业链振兴的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溪西村,一种传承了五百年的香米——三饶香米,正在书写着一段乡村振兴的传奇。这种曾经濒临绝迹的香米,如今在溪西村党总支部书记刘维才的带领下,以全产业链振兴的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文化瑰宝的涅槃重生

三饶香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在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牌。这种香米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被誉为“一家煮饭七家香”。然而,上世纪90年代,由于劳动力流失和种植困境,三饶香米一度濒临绝迹,仅剩一户村民坚守田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溪西村党总支部书记刘维才带领村民,以合作社为纽带,通过技术培训、保价统销等创新机制,将香稻种植面积从“濒危”扩大至800余亩,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这一实践不仅挽救了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更探索出“保护-开发-传承”的良性循环路径,为本土优良品种的活态保护提供了范本。

二、独特的生长环境与禾苗高度

三饶香米之所以独特,与其生长环境密不可分。溪西村位于饶平县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这里的土壤富含硒元素,为香米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溪西村还拥有独特的禾苗高度,三饶香米的禾株高度达180-210厘米,比普通水稻高70厘米以上,这使得香米更具观赏与实用价值。

三、全产业链赋能

面对香米“储藏难、货架期短”的痛点,溪西村以科技创新破局。2014年,溪西村创办了香米酒厂,采用农家酿酒工艺开发出被誉为“客家茅台”的醇香米酒,成功将产品附加值提升300%。此外,溪西村还成立了米粉厂,研发香米粿、香米粉等系列预制品,通过标准化生产延长产业链,破解鲜米销售周期限制。

同时,溪西村构建了“电商直播+流量推广”新渠道,2023年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80%,让非遗产品走进全国消费者餐桌。通过品牌化运营,香米零售价达100元/公斤,是普通大米的5-8倍,高端礼盒装年销售额超500万元。

四、生态与文化的双向奔赴

溪西村的振兴实践彰显着本土优良品种保护的多维价值。通过挖掘香米种植技艺、红色革命故事等文化IP,溪西村打造了“农耕研学+红色旅游”融合模式,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同时,溪西村推广有机肥替代、稻鱼共生等生态种植技术,使香米硒含量达普通大米3倍,获评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此外,溪西村建立了“合作社+农户+企业”利益联结机制,带动200余户村民户均年增收4.2万元,昔日抛荒地变身“聚宝盆”。

五、未来展望

面对乡村振兴新机遇,溪西村正加速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溪西村与华南农大合作选育抗倒伏新品种,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打造“香米文化博物馆”,开发沉浸式农耕体验项目;推进“三饶香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构建区域公用品牌矩阵。

从濒临灭绝到富民兴村,三饶香米的振兴之路揭示着深刻的启示:本土优良品种不仅是农业的“芯片”,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乡村振兴的引擎。溪西村的实践证明,通过全产业链开发、科技创新与文化赋能的深度融合,传统农业资源完全能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财富。这一探索为全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溪西方案”,让千年稻香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采编:中国经济导报粤东站

来源:广东发展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