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菜粮作物之一,也是很多农民非常喜欢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很多农民也在长期的土豆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户经验,比如起垄种植、抱窝种植、切块种植、草灰拌种、多次偎培、摘花打顶等,都是先辈薯农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智慧性种植经验;这其中,覆膜
土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菜粮作物之一,也是很多农民非常喜欢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很多农民也在长期的土豆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户经验,比如起垄种植、抱窝种植、切块种植、草灰拌种、多次偎培、摘花打顶等,都是先辈薯农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智慧性种植经验;这其中,覆膜栽培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薯农发明创造的、可以载入农耕发展史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先进种植经验;事实也证明了,覆膜栽培可将土豆的品质和产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覆膜栽培具有六个方面的优点。
其一,覆膜具备增强地温的效用,地膜能够削减土壤热量的散失,特别是在春季气温偏低、昼夜温差显著、气温波动不定之际,能够将土豆的播期提前达半月有余;其二,覆膜能够促使土豆尽早发芽与生长,地膜可为土豆的发芽和出苗以及后续的正常生长给予更为有利的温度条件;其三,覆膜具有保湿保水的机能,覆膜能够降低土壤水分的蒸腾蒸发,可为土豆营造更为湿润的根际土壤环境,对土豆植株的正常生长和结薯膨大助力甚多。
其四,覆膜能够抑制田间杂草的萌生,能够避免杂草与土豆争夺土壤养分,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出现,还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工除草的工作量;其五,覆膜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效用,能够为土豆营造出有益于生长发育和块茎充分膨大的疏松通透的根际土壤环境;其六,覆膜具有提升质量和增加产量的效能,覆膜所营造出的优良生长环境,能够促使土豆生长得更为繁茂、产量更高、品质更良、商品性能更优;鉴于覆膜栽培具备如此众多的技术优势,愈来愈多的薯农会选取覆膜的方式来栽培土豆。
然而,任何事物的存在皆具两面性,覆膜的栽培方式亦存有若干技术弊端,诸如在覆膜条件下的薯苗,其自然破膜出苗率低、薯苗出苗整齐度参差不齐、膜下高温灼苗等便是其技术痛点所在。那么,可有何方法化解覆膜栽培所存在的痛点呢?近些年来,部分富有种植智慧的薯农,施行了一种膜上盖“送嫁土”的举措,便能解决覆膜土豆存有的上述痛点。那么,何为“送嫁土”?覆膜土豆膜上盖“送嫁土”具有哪些技术优势?又该如何施行膜上覆盖“送嫁土”的操作呢?下面,请看详细解答。
什么是“送嫁土”?
“送嫁土”,乃指覆膜土豆在薯尖刚钻出土壤之际,于膜上覆盖薯尖的一层覆土。通常来讲,给土豆薯尖所盖施的这层“送嫁土”,厚度约为 3 厘米。因地域有别,各地对于“送嫁土”的称谓各异。譬如,有的地方将其称作蒙头土,亦有地方称之为盖苗土或者压苗土。就覆膜土豆而言,在膜上为薯尖所覆盖的这层“送嫁土”,恰似薯农为待嫁女儿准备的“盖头”,既能护佑薯尖自然破膜顺利出苗,又能助力其发根固棵稳健成长。
此种做法的灵感源自薯农对覆膜土豆的悉心观察,以及针对覆膜土豆存在技术难题的思索。当膜上覆盖此层“送嫁土”后,薯尖能够凭借覆土压力,凭借自身穿透力自然破膜。并且这层“送嫁土”还能发挥隔层之效,能够防止膜下高温灼伤薯苗。这犹如出嫁闺女在娘家人的护送下安然出嫁。故而,“送嫁土”不单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不单是一种实用的技术手段,更是薯农种植智慧与自然规律的巧妙融合。
给覆膜土豆盖“送嫁土”有哪5个方面的好处?
一,延长薯芽出苗时间,为薯苗赢取适温生长温度
土豆的发芽出苗、苗后开枝散叶、以及结薯膨大,皆需适宜的温度条件方能正常生长发育与开展;尤其就春土豆来说,适温生长对于土豆优质高产至关重要;然而春季气温虽能持续回升,可昼夜温差大、气温不稳定乃是这个季节的气候特征;如此的气候条件显然难以满足土豆正常发芽出苗所需的适宜温度,特别是对于早春时节栽培的土豆,这般气候条件甚至可能会为土豆带来冻害或冷害问题。
为防止忽高忽低的温度条件对土豆正常发芽出苗产生不利影响,于其薯芽出苗之时,在膜上再增添一层覆土,使薯芽于土壤中再停留一段时间,令薯芽在相对稳定的土壤温度环境中继续发育一段时日,伴随气温持续回升,如此便尽可能地为薯芽出苗后赢取较为适宜的生长温度;覆盖“送嫁土”的意义,如同为出嫁闺女营造更为优良的生活条件,进而提升其出嫁后的生活质量;有薯农曾做过统计,给覆膜土豆适时覆盖“送嫁土”,土豆出苗时间虽延迟 7 至 10 天上下,但薯苗冻害受损率能够降低 60%左右。
二,帮助薯芽自然破膜,降低人工抠膜放苗率
在土豆的传统覆膜种植模式中,当土豆拱土出苗时,由于覆膜不够紧实,抑或地势不平,薯芽凭借自身力量难以突破膜体的束缚,进而无法自然破膜出苗;对于无法自然破膜出苗的薯苗,必须借助人工手段抠破地膜,方可助力薯芽突破膜层出苗;显而易见,采用人工抠膜放苗的方式,不但繁琐耗时费力,增加种植成本的投入,削减种植收益;而且还有可能在抠膜放苗操作时碰断碰伤薯芽,影响薯苗正常的生长发育,弱化薯苗苗势。
而覆膜土豆在薯芽露尖后,于膜上薯芽露尖之处覆盖一层蒙头土,在蒙头土的向下压力以及薯尖向上顶膜作用力之下,这两股相向的力量,会使薯尖轻易刺穿膜层,从而令薯芽自然破膜出苗;覆膜土豆适时覆盖“送嫁土”,不但能够降低薯农的劳动量,不但能够减少种植成本的投入,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因人工破膜放苗操作意外给薯苗造成损害的风险;据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当覆膜土豆采用覆盖“送嫁土”的举措后,薯芽自然破膜率能够提升至 95%左右,显著提高了种植效率;并且自然破膜出苗的薯芽对膜体的破坏程度更小,这样可有效减少膜内水分的流失和杂草的入侵。
三,预防膜内高温灼苗,促成薯苗安全健康生长
在土豆传统的覆膜栽培方式中,当薯芽露尖之后,倘若薯尖无法正常破膜出苗,或者未能及时通过人工方式抠膜放苗;当薯尖或薯苗紧挨着膜体时,在强烈光照的状况下,膜下温度会迅速攀升,如果未施行有效的防护举措,膜下高温会给薯芽或薯苗带来灼苗的风险;众所周知,刚刚出土的薯芽或薯苗组织柔嫩,而被膜下高温灼伤的薯芽或薯苗,轻则叶片蔫萎、生长点萎缩;重则生长停滞、整株枯萎。
倘若覆膜土豆在薯芽露尖阶段开始于膜上覆盖一层“送嫁土”,这层“送嫁土”仿若为薯芽撑开了一把“遮阳伞”,抑或为薯芽铺设了一层“隔热层”,能够避免阳光强烈天气膜下高温给薯苗造成的灼苗问题;因为这层“蒙头土”,土壤颗粒能够反射一部分阳光,能够降低膜体对热能的吸收量;并且这层土还能够避免强烈光照直接照射薯芽周围的膜体,能够避免薯芽薯苗与过热的膜体接触,能够避免薯苗周围膜下温度骤升灼伤薯芽或薯苗;同时,这层“送嫁土”还能够发挥一定的保湿保水作用,能够避免薯苗周围土壤中的水分蒸腾量,能够为薯苗生长发育提供更为稳定的根际土壤环境,从而促成薯苗安全健康生长。
四,促成根系多生新根和发根,为匍匐茎提供更多的滋生位置
强大的根系组织和丰富的匍匐茎是土豆优质高产的基础,土豆从种植开始,就要将培育出强大的根系组织和多生匍匐根作为土豆管理的首要管理目标;而覆膜土豆膜后覆盖“送嫁土”的举措,则能让这一目标的实现越来越成为现实;因为土豆地下茎节幅度越长,它为匍匐茎提供的滋生部位就越多;而匍匐茎越多,土豆结薯的数量就越多,土豆也就越高产。
毫无疑问,当覆膜土豆在膜后再覆盖一层3厘米左右的“送嫁土”后,这就相当于为土豆增加了3厘米左右的地下主茎;别小看这3厘米左右的地下主茎,它可为数条匍匐茎提供滋生位置;此外,人为增加的土豆地下茎节,还可为营养根提供更多滋生位置;当土豆的营养根增多后,根系才能从土壤中汲取到更丰富的营养物质;当根系组织为植株提供的营养物质充足时,土豆植株才能长得更加旺盛健壮,地下块茎才能结得更多,长得更大;有实验成果表明,覆膜土豆膜后覆盖“送嫁土”,可将单株土豆根量增加40%左右。
五,预防绿皮薯和青头薯的发生,提升商品薯优质率
绿皮薯与青头薯皆为次品薯,其形成缘由乃薯块显露于土壤之外,亦或光照透过土壤缝隙映照至薯面所致;在土豆传统种植进程中,诸如栽培过浅、覆膜破损、未施行偎培固棵管理、雨水冲刷、土壤自然沉降、干旱致土壤开裂等因素,皆可致使薯块外露,进而引发绿皮薯与青头薯的出现;鉴于绿皮薯和青头薯于薯皮上分布有叶绿素及龙葵碱成分,而龙葵碱属有毒物质,会给食用安全带来隐患,故而绿皮薯和青头薯不适宜继续食用;在土豆生产领域,应竭力规避青头薯和绿皮薯的大量产生。
在土豆生产过程中,防止绿皮薯和青头薯生成的办法众多;例如适度深栽、多次进行培土护根、保持土壤拥有适宜水分等等;其中,为覆膜土豆在膜后覆盖“送嫁土”,亦可有效遏制绿皮薯和青头薯的出现;盖因覆盖的这层“送嫁土”,无疑增添了覆土的厚度,仿若为薯块披上了一件颇为厚实的“防晒服”,即便处于块茎膨大期,块茎上方培厚的这层覆土,也不至于使薯块外露;并且,施行膜后覆盖“送嫁土”的覆膜土豆,自然破膜出苗时形成的破膜孔洞更为狭小,在近乎完整膜体的庇护下,能够避免薯块膨大时撑开土壤形成孔缝而透光;有研究成果表明,施行覆盖“送嫁土”的覆膜土豆,商品薯优质率能够提升至 95%以上。
如何把握给覆膜土豆盖“送嫁”土的时机?
通常而言,为覆膜土豆覆盖膜后“送嫁土”的时机,应把控在薯苗刚破土露尖之际,即种薯覆膜栽培 15 天至 20 天施行尤为妥当;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为覆膜土豆覆盖的这层膜后“送嫁土”,不宜开展的过早或过晚;过早开展会削弱地膜的增温成效,无益于为薯块供应较高的地温;倘若开展过晚,当薯叶已然延展后,即便实施了覆盖膜后“出嫁土”之举,薯苗也难以凭借自身之力自然破膜出苗,只能凭借人力方式抠膜放苗;并且,覆盖“出嫁土”的时机把控过晚,便难以规避膜下高温所形成的灼苗问题;故而,种植户在土豆播种后,应及时到田间观察薯芽出苗之状况;若大部分薯芽出土,应及时覆盖膜后“蒙头土”。
怎样给覆膜土豆覆盖膜后“送嫁”土?
给覆膜土豆覆盖膜后“送嫁土”,不是简单的把土一盖了之,这里面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要选择质地疏松、土壤通透、腐殖质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最好是取自垄间土或其它田园客土作为覆膜土豆的膜后“送嫁土”;避免使用粘重土壤或含有杂草的土块,以免给薯苗自然破膜出苗带来难度以及增加薯田滋生杂草隐患;其次,给覆膜土豆覆盖的这层膜后“送嫁土”,要覆盖的大小均匀、适量,不要出现大小不均、厚薄不均现象;通常情况下,给覆膜土豆覆盖的这层膜后“蒙头土”,以压实薯苗周围10厘米膜体,厚度不超过3厘米为宜;覆土过厚可能会压断薯芽,过薄则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再者,在实施覆膜土豆覆盖膜后“蒙头土”时,动作要轻柔轻缓,小心细整,以免碰断或碰伤薯芽或薯苗;可使用小铲子、或铁锨等工具,将取土轻轻覆盖在薯苗膜上;此外,给覆膜土豆覆盖膜后“蒙头土”,还应结合当地实际气候状况,倘若预前降雨,可适当较少覆土量,以免土壤雨后板结给薯芽出苗带来难度;如遇气候干旱情况,可适当增加覆土量,以增强土壤保墒效果;总之,给覆膜土豆盖“送嫁土”是一项需要细致操作的技术活,只有正确把握时机和操作得当,才能充分发挥出“出嫁土”优势,才能为覆膜土豆齐苗壮棵保驾护航。
概述
土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常食的一种菜粮作物,也是很多薯农非常喜欢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然而,优质高产的土豆并非将种子埋进土里静候丰收这般简单;比如,覆膜的栽培方式,因其拥有早播、改土、保温、保墒、抑草、提质增产等优势而被广大薯农所接受和积极应用;但覆膜土豆随之而来的高温灼苗、薯苗自然破膜出苗率低等痛点也让薯农烦忧不堪。
不过,一些富有智慧的薯农给覆膜土豆增加一道工序,即在膜后覆盖一层“送嫁土”,便可化解覆膜土豆所遇到的痛点;本文围绕种覆膜土豆覆盖膜后“送嫁土”这一主题,详细讲解了“送嫁土”的定义,以及覆膜土豆膜后覆盖“送嫁土”的五大益处,以及把握覆盖“送嫁土”的时机方法和正确覆盖“送嫁土”的技巧;希望通过这些介绍,能够帮助广大薯农更好的掌握这一技术经验,以帮助广大薯农都能种出优质高产的覆膜土豆。
来源:乡音乡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