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雷击,要漂亮还是要命?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4 18:44 3

摘要:一位外科医生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挑战,她让患者考虑清楚到底是否要做整形手术。

这部剧开幕就震惊了我。

一位外科医生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挑战,她让患者考虑清楚到底是否要做整形手术。

镜头一转,患者露出全貌,坚定地表示自己一定要做。

女孩名叫方婷,因为颅骨长了个肿瘤,导致面部畸形,以至于被人称为“恐龙女孩”。

因为瘤子挤压鼻孔导致呼吸不畅,恐龙女孩必须动手术。

但是医生犯了难。因为瘤子长在脸上,这里血管密集,十分危险。稍有不慎,患者便会死在手术台上。

专家会诊后决定采用保守的办法,切掉鼻翼20%肿瘤。虽然患者的脸依旧畸形,但能保证没有生命危险,也不影响接下来的生活。

至于美不美,没有命重要。

但此时,科室里的一位医生坚决不同意,她认为恐龙女孩的核心诉求是变回正常人,要切就得全切。

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美就和生命一样重要”。

朋友们,在美和命之间,你们会如何选择?

我想每个人面对的现实境遇不同,所以给出的回答也不一样。

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但近期有一部电视剧,想从医美行业的视角,试图解答这个问题。

这部名为《以美之名》的剧相当有想法,它应该算是国内第一部聚焦医美行业的电视剧。

该剧主创们也算有追求,自称花了七年时间,深入北京协和等知名医院调研创作。

演员阵容也不可小觑,由姚晨和贾静雯挑大梁,那堪称是要演技有演技要颜值有颜值。

按理说这部剧应该不错,但播出的效果却让我觉得可惜。

这是个双女主的故事,女主乔杨(姚晨饰)是公立大医院整形外科的大夫。

乔杨主张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在医美的同时更要医治病人的内心。

比如“恐龙女孩”方婷,真正在意的是别人对她异样的目光,无论这目光是惊讶还是同情,都会对她造成伤害。

所以乔大夫坚决主张,要把方婷脸上的瘤子全部切除,换人家一张正常的脸。

为了说服其他大夫,她连夜搜寻资料,最终在《柳叶刀》杂志最新论文中获得灵感,整理出了一套带有实验性的手术方案。

如果新方案能成功,不仅能一次性解决方婷的问题,还能成为医院对外宣传的典型案例。

但在科室领导眼中,新方案风险依旧巨大,直属领导更是直接批评她“手术是为了给病人解决痛苦,不是给大夫过手瘾的”。

不过乔大夫也不是那在乎人情世故的人,领导不同意那就逼领导同意。

她一方面找病人谈心,由方婷与医院沟通:要么全部切除肿瘤,要么立即转院。

另一边抓住专家来医院参观的机会,当众推销了自己的新方案,将领导和其他大夫架了起来。

双管齐下,院方只得同意全切的方案,并由乔大夫主刀。

按照影视剧的一贯套路,手术时果然发生了严重的血管破裂事故,但乔大夫用新技术力挽狂澜,最终成功完成手术。

手术成功了,但结局却并非皆大欢喜。乔杨风头太盛,一味提升技术,而不在乎同事关系。

领导以磨炼心性为由头,将她明升暗贬调到其他不用做手术的科室,实则是为了维护科室平衡。

这可憋坏了乔杨,因为她是个手术狂人,没手术做就难受。

此时,另一位女主抛来了橄榄枝。

周静雯(贾静雯饰演),虽然只是一家民营整形医院的主任医师,但凭借着技术骨干身份,以及作为医院投资人的丈夫,在医院里举足轻重。

她所任职的这家格睦医疗美容医院最近日子不好过,这里刚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被一群医闹分子盯上了。

一波尚未平息,转头院长又嫌在这家医院没有发展空间,交了辞呈走人了。

双管齐下,造成格睦口碑严重下滑。

为解燃眉之急,她打算从公立大医院挖人过来撑场子,正巧就看到乔杨大夫为恐龙女孩做手术的优秀表现,起了挖墙脚的心思。

其实周静雯与乔杨是老同学,但俩人互相都看不顺眼。

似乎是当年在学校的时候,二人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事情,导致了乔杨妹妹的死亡。

虽然不待见乔杨,但为了公司发展,周静雯还是极力拉对方跳槽。

乔杨虽然不待见民营医院,但她过够了没有手术的日子。

当她知道格睦是个具备四级手术资质,且设备比公立医院还要好、手术比公立医院还多时,便决定跳槽进入格睦。

不过跳槽并不意味着周静雯与乔杨从此握手言和,她们二人的理念冲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越发明显。

比如乔杨觉得这些民营的整形医院一直在渲染“美貌”的焦虑,试图垄断美的定义权,给普通女性脑子里灌输许多不需要的整容需求。

当面对病人切眼角的需求时,乔杨会直接指出她的眼角是健康且符合美学的,根本不需要动刀。

如果说乔杨把上门求医的人当病人,那周静雯则是把病人当客户。

周静雯更加功利些,她认为美是客户提出的一种正常需求,哪怕动刀只能给客户提供情绪价值,那也是值得的。

除了双女主的矛盾外,这部剧还尝试通过家庭视角,展现女强人在生活中会遇到的困境。

比如周静雯每天上班辛苦,回家后还得和老公备孕。

而乔杨的家庭更加复杂,离过婚,自己一个人生活,父母健在但对她意见很大,在家中毫无存在感。

不过这种家庭拖后腿的设定,几乎成为了影视剧中事业女性的标配了,属于是编剧想偷懒时用的固定模板。

姚晨饰演的乔杨,本质上和她饰演过的苏明玉没什么区别。

市场证明苏明玉这样的人设讨观众喜欢,编剧就会不断复刻这种人设。

总的来说,《以美之名》这部剧还是有新意的,但也有许多问题。

选择从整形医生的视角,揭露医美行业的顽疾和乱象,以及社会上逐渐畸形的美学观念,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选题。

片中也没有讳言这些话题。

比如有个新娘在结婚头一天,打了走私来的肉毒素,导致婚礼当天被救护车拉走。

比如一个女模特为了卷身材强行做抽脂手术,导致站都站不稳。

比如有的病人就喜欢在资质不全的小美容院动刀,失败后又来大医院找正规大夫救场。

再比如主角直接吐槽行业太卷获客成本太高,美容院快开得比美甲店都多了。

剧中也没有掩饰医院内部的勾心斗角,和民营医院对利润赤裸裸的追求。

但是为了把种种矛盾爆点都安放在主角身上,剧本刻意拔高了主角的能力,忽略了配角的作用。

剧中的蓉川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对标的应该是现实中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以华西医院的水准,像乔杨这种技术好且追求进步还喜欢激进治疗的大夫,应该不少吧。

我也不太相信华西医院的科室主任,会为了“平衡关系”,把一个刚刚完成重大手术的技术骨干强行调离岗位。

而剧中为了凸显主角的独特,为了让主角较为合理地被安排进民营医院,就只能让乔杨的同事和领导变得“猥琐”和“下作”。

也许主创们七年磨一剑,把功夫都花在了病例和手术上,然后又将这些病例以最常规甚至有些悬浮的套路安插在角色身上。

不太走心的人设,不仅体现在角色的生活和工作中,更体现在其精神状态与说话方式上。

《以美之名》里借主角之口蹦出了很多金句,比如以下这些:

每一个金句都是无比正确的口号。

为什么说是口号?

优秀的电视剧,不会把这些结论式的话整日挂在嘴边,更不会随时随地上价值。它们会通过详细的细节铺垫,让观众自己得出这样的结论。

现在的都市剧,习惯于用这些正确的口号做热搜营销,因此在写剧本阶段就设计好金句,只等播出时拉出来传播。

这也是我觉得《以美之名》这部剧可惜的地方。

我可惜它找了个很棒的题材,本可以更加优秀,但却因为模板化的剧本创作,拍成了一部肥皂剧。

但反过来说,如果你对这部剧没什么期待的话,你又会发现《以美之名》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剧。

起码人家真的在认真讲医美行业乱象,这些信息对有整容需求的朋友们是真有用处。

双女主的设计也很潮流,贾静雯依旧能养眼。

(女神顶着一脑袋鸡蛋依旧好看)

以肥皂剧的标准来看,《以美之名》是真适合下饭啊,二倍速播放没有任何理解障碍,就算不看画面光靠听也能跟上剧情。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部剧里每个人说台词时鼻音都特别重。

不是演员集体感冒,是电流音过重。

尤其贾静雯说台词时,本来就带点台湾口音,需要观众辨识。而在电音加持下,直接导致很多台词听不清。

我寻思贾静雯的台词功底也不这样啊,估计纯属被后期修音拖了后腿。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喜欢看医疗剧的朋友,其实可以去试一试这部剧。

我们明天再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烷烃

来源:小片片说大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