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提醒纠正,抓早抓小,被查处的很多干部都是从一瓶酒、一条烟、一餐饭逐渐走向贪腐深渊!”
清廉先锋·声悦临翔
第200期
本期分享者:德婵
小节不守 终累大德(一)
“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提醒纠正,抓早抓小,被查处的很多干部都是从一瓶酒、一条烟、一餐饭逐渐走向贪腐深渊!”
就在12月6日,四川省古蔺县召开了项目建设警示教育大会。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牟刚对全县项目建设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件进行分析,拉响“警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警醒起来,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
今年11月7日,古蔺县农业农村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某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李某从林场职工一路走上领导岗位,最后成为古蔺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据介绍,李某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就是从小节失守开始的,一条烟、两瓶酒、土特产、新款手机……他一步步在小恩小惠中迷失自我。
小节失守,终将大节不保。
逐渐地,李某胃口越来越大。他把不法商人当成朋友知己,却浑然不知自己早已沦为猎物。他利用职权为他们不断谋取不法利益,最终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他忏悔道:“我想过拒绝,也拒绝了一些,但心理上还是有点放松警惕,觉得收点东西不关事。没想到口子一打开,就越来越大,收的东西越来越贵重。收的次数多了,逐步延伸到腐败。”
李某的案例,再一次给党员干部敲响警钟:风腐同源,作风问题不是小事,它是腐败的导火索,是把干部从正道上一点点推下悬崖的魔鬼之手。
只查腐败不纠歪风,腐败就得不到有效清除;作风堤坝不持续加固,腐败治理成果就无法巩固。
按照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的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既“由风查腐”,防止“以风盖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又“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
盯住突出问题、关键环节,通过监督检查、信访举报、专项整治、明察暗访等多种手段发现风腐问题线索。哪些不正之风与腐败关系最为紧密,哪些作风问题容易演变为腐败,风腐同查同治就要往哪里发力。
戴某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水利局原二级主任科员,他把管理和服务对象当成“皮夹子”,多次接受其支付旅游餐费、住宿费和景区门票费等私人费用。为回报管理和服务对象的“馈赠”,戴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在项目推荐、设备使用等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其提供帮助,并从中收受财物。2024年9月,戴某某被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我们建立线索深挖、线索查办、沟通会审、通报曝光、以案促改、研判分析等风腐同查同治6项机制,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同步纳入审查调查,精准查找和纠治奢靡享乐等问题,深挖细查收礼人、送礼人是谁,以及饭局酒局为何吃、和谁吃、在哪吃、谁买单,严防风腐交织、成风成势。”桂林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弘扬廉洁文化、凝聚清风正气
欢迎广大爱好者共同参与
分享你的清廉故事
活动报名请联系“同音”清廉志愿服务队
俸晓霞
编辑:付天美
编审:杨 斌
责编:赵菁菁
总编:王泽思
投稿邮箱:lxqwxb@vip.163.com
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微播临翔”
来源:临翔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