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3日,河北邯郸一动物园内突发惊险一幕:一头成年棕熊冲破防护围栏逃出笼舍,在园区内游荡近两小时,引发游客恐慌。尽管最终工作人员通过麻醉手段成功控制住棕熊,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这一事件仍将动物园安全管理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4月3日,河北邯郸一动物园内突发惊险一幕:一头成年棕熊冲破防护围栏逃出笼舍,在园区内游荡近两小时,引发游客恐慌。尽管最终工作人员通过麻醉手段成功控制住棕熊,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这一事件仍将动物园安全管理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据现场游客拍摄视频显示,棕熊在园区绿化带附近徘徊,多名游客尖叫逃离。园方在事发后紧急疏散人群,但初期处置显得混乱——部分游客反映,广播提示延迟近15分钟,且现场缺乏明确疏散指引。更令人后怕的是,棕熊出逃区域与儿童游乐区仅隔一道低矮灌木,若未被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官方通报称,棕熊系破坏年久失修的金属围栏后逃脱。记者调查发现,该动物园建于2008年,部分猛兽区护栏已出现锈蚀、变形,而园方近年未公示过设施升级计划。此外,饲养员交接班记录显示,事发前一小时曾有游客向工作人员反映围栏异响,但未得到及时处理。这暴露出动物园在日常巡检和游客反馈机制上的双重漏洞。
近五年公开报道显示,国内至少发生12起动物园猛兽逃脱事件,其中7起与设施老化直接相关。2021年杭州金钱豹外逃事件后,国家林业局曾出台《动物园安全管理规范》,要求猛兽区实行双重物理隔离。但多地中小型动物园因资金短缺,仍在使用单层护栏。专家指出,应强制引入电子围栏、红外监测等智能防护系统,并将安全审计纳入动物园年检核心指标。
此次事件中,部分游客试图靠近拍摄的行为引发担忧。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专家提醒:遭遇出逃猛兽时,应保持静止、避免目光接触,缓慢后退至遮蔽物后;若熊类表现出攻击性,可丢弃随身物品转移其注意力。此类常识的普及率不足,折射出公共场所的应急教育短板。
邯郸熊出逃事件虽未酿成惨剧,却再次为城市野生动物管理敲响警钟。动物园不仅是休闲场所,更是人与自然的边界线。唯有筑牢设施防线、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公众意识,才能避免"困兽之斗"演变为社会危机。
来源:晨晨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