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果梨,别名香水梨,属于蔷薇科梨属,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与库尔勒香梨等齐名,其肉质绵软细腻、汁多味甜、香味浓郁且回味悠长,被誉为“梨中之王”,在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销售佳绩,是众多水果中的佼佼者。
揭秘南果梨栽培技巧,教你轻松种出高产果!
刘 芳
南果梨,别名香水梨,属于蔷薇科梨属,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与库尔勒香梨等齐名,其肉质绵软细腻、汁多味甜、香味浓郁且回味悠长,被誉为“梨中之王”,在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销售佳绩,是众多水果中的佼佼者。
南果梨不仅口感独特, 还富含 37 种微量元素,包括钙、铁、锌、钾等,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高于其他许多水果 。 研究表明,南果梨具有多种健康效益,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清热解毒、润肺降压,并有助于美容养颜。
南果梨主要种植于我国东北地区, 其中辽宁省是最大的栽培区。在辽宁,目前南果梨的栽培面积达到了 7.13 万 hm 2 ,占全省梨树种植面积的 1/3 以上;年产量高达 37 万 t ,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南果梨之所以能在辽宁广泛种植并取得高产,与其独特的生长条件密切相关。南果梨耐寒性强,能够在 -37 ℃ 的严寒环境中生存,同时喜光照, 适合干旱气候。 辽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约为8.6 ℃ , 这种温和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糖分的积累,从而保证了南果梨的优良品质。
为了进一步提升南果梨的产量和品质, 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 本文将详细探讨南果梨的栽培技术及其应用实践,从选种、育苗、定植到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分析。 内容涵盖土壤改良、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旨在为南果梨种植者提供全面而实用的技术指导。
1 栽前准备
1.1 苗木适当断根
在定植前对南果梨的根系进行适当的修剪,可以促进新根的生长。修剪时应去除病根和过长的根,并将根部剪成新鲜的平茬 。 苗木定植前一天,应将整株苗木浸泡在水中 12~20 h , 然后将根系蘸上泥浆。 在栽植过程中,应随取随栽,以防止苗木因风干而影响成活率。
1.2 株行距设定
通常情况下, 株行距为 3 m×4 m 。 对于山地果园,株距可设为 3~4 m ,行距则根据梯田宽度灵活调整。 密植园的株距应为 2 m ,行距为 4~5 m ,并且应南北成行排列。
1.3 植株布局
南果梨种植目标是最大化地利用土地与光照,简化管理,提升产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采用不同形式植株布局。
等高栽植是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的栽植方式,通过在等高线上进行栽植,有助于水土保持,同时简化果园管理。 这种栽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还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
长方形栽植布局采用大行距小株距的方式,优化了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便于耕作与间作,增强了抗风性。 这种布局方式使得果树之间的空间更加合理,有利于机械作业和人工管理,同时也提高了果实的质量。
带状栽植模式采用宽行间密植带的方式, 既利于果粮间作,又便于机械化作业,实现了合理密植。这种方式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果树和其他作物,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三角形栽植特别适合于山地梯田, 能够高效利用空间和光照。通过在梯田上采用三角形排列,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同时保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正方形栽植以其优良的通风透光性能和简便的管理特点而受到欢迎。然而,这种栽植方式在土地利用效率方面有待提升。尽管如此,正方形栽植仍然是许多果园常用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平坦地区,能够有效保证果树的生长环境。
1.4 定点
在栽植前,应按照预定的株行距使用石灰、木棍或秸秆标记栽植点。对于已经修好梯田的丘陵山地,可以按照株距沿梯田外沿 1/3 处定点。 如果梯田面宽足够种植双行,则按三角形排列定点。若是在栽植树苗后再修建梯田,则必须沿着等高线进行定点。
1.5 定植坑(沟)
挖栽植穴(沟)是南果梨栽培中的关键步骤,最佳时机为秋季或春季。这两个季节土壤湿度适中,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定植后的恢复。对于单株栽植,定植穴的规格应为深 80 cm 、宽 80~100 cm ;若采用沟状栽植,则沟的深度应为 1 m ,宽度也为 1 m ,长度则需根据园地的实际面积和布局灵活调整 [5] 。 在挖好穴或沟后, 回填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以确保土壤结构和养分的优化。首先,将挖出的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 然后,在穴或沟底部先填入一层秸秆、树枝和杂草, 这些有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接着,覆盖一层表土并踩实,使其与底层的有机物紧密结合。 随后,将优质农家肥混拌至半深度,每 667 m 2 梨园需施约 5 000 kg 的有机肥, 以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果树的生长。 最后,留一部分余土待栽树时回填,以确保苗木能够稳固地种植在穴或沟中。
2 定植
选择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至发芽前进行苗木定植,或在秋季落叶后至封冻前进行秋季定植。
首先,在苗木栽植过程中,应将苗木置于预先挖好的定植穴中,确保根系充分展开。用表土填埋并轻提苗木,使其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且根茎略高于地面,以防止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栽植后,应在苗木周围培土埂,并充分浇水,待水完全渗透后再封土,以保持土壤湿度。在干旱多风地区,为了防止苗木根部风干,需在根部堆土 3 cm 高,形成一个小土堆,直到苗木发芽时再去除。 苗木定干时,应保留 3~5 个饱满芽,具体高度根据果园地形而定:山地果园的定干高度为 0.6~0.7 m ,平地果园则为 0.8~1 m 。 定干后,使用 40 cm 长的塑料筒套住主干, 以防风干和害虫侵害。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还能有效预防初期的病虫害。
3 授粉品种的选择和配置
南果梨采用异花授粉方式, 因此选择优良的授粉树对于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至关重要。 优良的授粉树需满足高产量、好品质、强适应性、多花粉、强亲合力及花期相近等要求。 常用的南果梨授粉品种包括花盖梨、洋红梨等多种,这些品种能够有效促进南果梨的授粉过程。在小型果园中,通常采用中心配置法来布置授粉树。 具体做法是在果园中心种植一株授粉树,周围均匀分布 8 株主栽树。这种配置方法可以确保授粉树的花粉能够均匀地传播到周围的主栽树上,从而提高授粉效率。 对于大中型果园,授粉树的配置则更为系统化。一般按行配置授粉树,比例约为 1∶ ( 4~8 ),即每 4~8 株主栽树配置一株授粉树。 为了保证有效的授粉, 两行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50 m 。 此外,授粉树宜均匀配置在同一行内,这样有利于昆虫(如蜜蜂)进行授粉,提高授粉的成功率。
4 栽培管理
4.1 整形修剪
树体管理是南果梨栽培中的关键环节, 及时而科学的修剪能够确保花果产量和果实品质。 幼梨苗栽种一年后需要进行整形修剪,重点保留多叶枝,以促进树冠的形成和早期结果。在梨树生长过程中,树冠的合理修剪对于扩大和优化树体结构至关重要。树冠枝条的分布应以短枝为主, 中枝次之, 长枝少量。 理想的枝条比例为:短枝占 50%~60% ,中枝占10%~30% ,长枝占 5%~10% 。 这种分布有助于平衡树体的营养分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修剪策略应根据树势进行调整。对于生长旺盛的梨树,应采取轻剪的方式,增加短枝和中枝的数量,以控制树势并促进花芽分化;而对于生长较弱的梨树,则应采用短截的方法,促进长枝的生长,增强树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调节树体的生长平衡,提高整体生产力 。清理树冠内的密枝是保证透光性的关键步骤。 过密的枝条会遮挡阳光,影响下层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果实发育不良。因此,定期清理树冠内的密枝,确保树间及枝间的透光性,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调整枝条的角度也是提升光照均匀性的有效方法。主枝的角度应保持在 70° 左右,侧枝的角度应保持在 80° 左右,其他枝条则应尽量保持 90° 。 这样可以确保每层叶片都能均匀受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每层树叶之间的距离应足够大, 一般为 50~60cm ,以避免叶片相互遮挡。 最终,树冠应呈现波浪形结构,各层枝条均能充分受光。 这种结构不仅提升了梨树的生长活力,还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品质。 通过科学的树体管理,可以实现南果梨的高产稳产,延长其经济寿命,并提高果园的整体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树体管理是南果梨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修剪和树冠结构调整能够显著提升梨树的生长状态和果实品质,确保果园的可持续发展。
4.2 肥水管理
前期施用有机肥能够优化土壤结构, 提升土壤肥力,为南果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优质土壤不仅有助于提升果势及抗逆能力, 还能显著改善果实的品质和口感。有机肥中氮素需占总量的一半以上,以确保充足的营养供应。在正常情况下,每公顷应施用约 75 000 kg 的有机肥。 对于老树、弱树或贫瘠土壤,需要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通常增施至 90 000~120 000 kg ,以满足其更高的养分需求。 施肥时应采用混合施用的方法,根据梨树的长势进行调整。对于长势较好的梨树, 秋季施用基肥时氮肥应占总施肥量的 50% ;而对于长势较弱的梨树,基肥中的氮肥比例应降至 30% ,剩余部分则在开花时施用,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施肥技巧也非常重要。在翻土施肥后,应及时回填并压实土壤,防止肥料流失。此外,磷肥和钾肥的分配也需要合理安排。磷肥应在基肥中施用 70% ,春季再施用 30% ;钾肥则在基肥中施用 40% ,花期和果期再施用 60% 。 这种分期施用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梨树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微量元素的补充也不可忽视。根据梨树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微量元素,如铁、锌、硼等,可以有效预防缺素症,提高果树的整体健康水平。定期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中的养分状况,是科学施肥的重要依据。在水分管理方面,合理的排水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根部腐烂,保持根系的健康。特别是在多雨季节,及时排除积水尤为重要。 同时,灌封冻水可以有效防止冬季冻害,保护根系不受低温影响。为了进一步防冻,可以在树盘上覆盖一层有机物(如稻草、秸秆等),并在晚霜来临前进行熏蒸,以提高局部温度,保护梨苗免受晚霜危害。
4.3 有害生物防治
南果梨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扰,其中赤星病和黑星病是常见的病害,尤其是黑星病更为普遍。 黑星病主要影响叶片、果实和枝条,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为了有效防治黑星病,可以在幼果期使用 200 倍液波尔多液进行喷施, 以预防病菌的侵染。 进入 6 月上中旬后,应转用多菌灵进行防治,以确保持续的保护效果。 南果梨的主要虫害包括梨木虱和梨小食心虫,后者对果实的危害尤为严重。针对这些虫害,可以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在虫害发生初期,使用 48% 乐斯本乳油 2 000 倍液或 5% 锐劲特进行喷洒,以预防虫害的发生。 此外,农业和物理手段也是重要的防治方法。
来源: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