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和景明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昨日上午,我市各大墓园迎来祭扫高峰。据统计,当日,全市民政、交通、消防、公安、卫健等部门共计派出4518人次参与祭扫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全市各墓园累计接待市民超20万人次。3月29日至4月4日,全市各祭扫场所已累计接待市民群众近3
春和景明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昨日上午,我市各大墓园迎来祭扫高峰。据统计,当日,全市民政、交通、消防、公安、卫健等部门共计派出4518人次参与祭扫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全市各墓园累计接待市民超20万人次。3月29日至4月4日,全市各祭扫场所已累计接待市民群众近39万人次。在各相关部门通力协调下,我市各大祭扫现场整体井然有序。
上午9时左右,记者在吉田墓园门口见到,前来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扶老携幼,带上鲜花、水果、乳猪等祭品,祭奠先人。市民践行文明、节俭、绿色、低碳的祭扫理念,鲜花等无烟祭品成为市民们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主流选择。
吉田墓园里,叶女士夫妇正在细致地用抹布清洗墓碑,每年她都会来祭拜父亲。擦净墓碑后,两人用鲜花、彩带“绿色祭扫”。“这周围有很多草木,燃烧金纸、放鞭炮容易起火。表达哀思的方式有很多,用鲜花和彩带祭扫效果是一样的。”
“今天除了鲜花,我还带了一些妈妈生前爱吃的糕点和水果。”郑先生3兄弟从成都、上海等地赶回来为母亲祭扫,“在清明节寄托哀思的同时,大家也有机会一起聚会。”
在南山报恩福地墓园,园区通过无人机循环播报鲜花祭祀、无烟祭扫文明倡导,提醒市民文明祭扫,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倡导以敬献鲜花、植树寄思等低碳方式缅怀故人。还启用无人机对墓区进行全天候巡航,实时监测捕捉火点烟雾,并通过定位系统快速通知地面人员及时处置,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吉田墓园还推出“纸钱换鲜花”“鲜花一条街”服务,让绿色清明与鲜花相伴;设置心愿墙、天堂心箱活动,让市民写下对家人的思念,用文明的方式,让爱和思念不断。
此外,深圳持续推进生态殡葬改革,“绿色殡葬”成为更多市民的选择,累计超4.2万具骨灰或撒向大海,或长眠于树下、花下。逝者家属可登录生态葬云纪念馆,缅怀逝者,追思留言。纪念馆根据不同的生态葬式,设置海葬、花坛葬、树葬等不同主题馆,每个主题馆详细记录每次集体安葬活动情况。
为了更好提高服务效率,强化服务保障,吉田墓园和追思苑设立绿色便捷通道,并为老年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园区电瓶车接送服务,切实保障各类特殊群体的祭扫需求。
除了园区内接驳车辆外,南山区报恩福地和聚仙居主动创新便民服务措施,在祭扫服务现场安排外骨骼肌助力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更好地帮助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升祭扫服务智能化水平。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