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把《九成宫》写成12厘米见方,是不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呢?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5 09:52 2

摘要:我对欧阳询的“楷书第一帖”《九成宫》的通临,早已是N次了!今天再一次的通临,正所谓经典的艺术作品,是需要千锤百炼的,写多少次都不为过!重复次数越多,越能体现经典的魅力!

欢迎来到魏宝国书法,每天有精彩的内容与您分享,不见不散!

我对欧阳询的“楷书第一帖”《九成宫》的通临,早已是N次了!今天再一次的通临,正所谓经典的艺术作品,是需要千锤百炼的,写多少次都不为过!重复次数越多,越能体现经典的魅力!

以前临写的《九成宫》的尺寸,均为9厘米见方。而今天呢,写成了12厘米,还是首次呢!这是不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呢?

常常听到书友们这么说,《九成宫》不宜写大,越大越难看!因《九成宫》的原帖,也就4厘米见方。若放大,没有较强的笔法驾驭能力,写出来的字,将是一个散架子!以前对这种看法深以为然!

因此,有较长一段时间,一直认为欧楷不能写大。直到某年某日,我到庐山观光,看到石碑上镌刻了欧楷“美庐”的字样,字的大小差不多一尺,或许是经过电脑放大处理的,总之很漂亮!

由此可见,欧楷放大了依然漂亮,因此可以得出“欧楷可以写大”的结论!

我的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微友,多次建议我将欧楷写成榜书,我一直不敢尝试。今天写的12厘米的《九成宫》,依然是大楷的范畴,而榜书,尺寸要达到30厘米以上。

我的想法是,当然可以尝试写欧楷榜书,但这不是重点。写好了10厘米以上的大楷,榜书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若过多的投入榜书的练习,资源消耗太大,实用性也不高。

书法的尺寸,基本定位是小、中、大三等。以中号尺寸的用途较广。对于欧楷而言,写6至10厘米大小,算是比较适宜的。

那么,写10厘米以上大小的欧楷,就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了!

事实证明,欧楷越是写大,难度越高,那就需要多多的练习了。

书法的用笔功夫,全在一大、一小两个极端尺寸里面。比如写楷书,大楷和小楷难度大,中楷较为容易。不过,中楷具有缓冲作用。开始的时候,宜从中楷起步较好!

写字的时间长了,往往感到单调和疲乏,这个时候,要学会心理的调节。怎么个调节呢?就是听音乐!音乐与书法,毕竟有太多的共性,不是有“书法是纸上的音乐”一说吗?

比如我这一次的《九成宫》临习,我播放了吕思清小提琴独奏曲《梁祝》,心情愉悦,写字也就轻松多了。

书法的帖子与音乐的曲子,都需要千年经典的东西,经典配经典,感受才是最佳的。对音乐的选择,也体现一个人的审美品位。

《九成宫》与《梁祝》,素来有“第一书法”与“第一音乐”之称!练楷书的人,多数人将《九成宫》作为首选;同样的,学音乐演奏的,多数人看好《梁祝》。

一种书体、一种音乐,如果修炼到不厌其烦的境界,证明你已经钻进去了,这种书体和这种音乐,一定是经典的,只有经典的艺术品,生命力才极为强大!

练不进字,或看不进书,都是热爱的程度受限!一个人对自己钟爱的事情,会做到几十日如一日,如此方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欧楷需要千锤百炼,可以在几个版本中找到平衡点!比如我的欧楷经历,是先后学习过欧阳询、田英章、姚孟起、卢中南这几位大家的。以欧阳询的原碑下的功夫最多!

几次轮回后,最后又落脚到原点——欧阳询《九成宫》原帖,我姑且称之为“叶落归根”!

综上所述,写欧楷,需要在多个版本中自由穿梭,起步为原帖,最后还要回到原帖;尺寸的大小,从中楷到小楷,又到大楷,可以偶尔尝试一下榜书。

不管是写哪一个版本,还是怎样的尺寸,最为重要的还是两个字——坚持!

来源:魏宝国书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