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打开社交媒体,总能看到关于《浪姐6》的讨论,其中最让人唏嘘的,莫过于千万粉丝网红房琪的“翻车”。那个曾经以“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励志金句打动无数人的三本逆袭女神,受到央视和各大自媒体、各地主流媒体鼓励传播的网红,被很多失学、大专、普通本科、考研党视为
首先,那首《珊瑚海》确实是我听过最不好听的版本了[石化]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
现在再看这两句当年被拿来夸房琪温暖人设的发言,你还会这么想吗?再看到这两句话时,你什么感受?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不是她的原创,只是借她之口,原作者——金庸。
最近打开社交媒体,总能看到关于《浪姐6》的讨论,其中最让人唏嘘的,莫过于千万粉丝网红房琪的“翻车”。那个曾经以“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励志金句打动无数人的三本逆袭女神,受到央视和各大自媒体、各地主流媒体鼓励传播的网红,被很多失学、大专、普通本科、考研党视为偶像的网红。
在节目播出后,像“阴阳师、PUA、两面派、打小报告、阳奉阴违”等以前几乎不会和她沾边的标签,一夜之间贴满了她的全身
有人感叹:“原来镜头前的温暖,真的经不起真人秀的显微镜。”
这让我想起《毛选》里的一句话:“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房琪的案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评判一个人,不能只听她怎么说,更要看她怎么做。
房琪的走红,离不开她在短视频中输出的治愈文案。她曾用“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鼓励年轻人,用“生活需要诗和远方”抚慰焦虑的心灵。
但在《浪姐6》里,当她作为队长与彭小苒、何泓姗合作时,观众看到的却是另一面——面对彭小苒提出的RAP创意,她以“队友意见是底线”为由全盘否定,却在未与团队充分沟通的情况下,私自加入一段留给自己的个人独白,最好笑的是这段独白最终因效果不佳被节目组剪掉——电视上一点都看不出来前面穿插了独白[泪奔]。
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割裂,让人不禁想到教员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的批评:“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房琪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强调自己的身份——小队长,负责人;然后根据这个节目组给的身份疯狂无节制的行驶权力,但可能是爆红得太快,导致与人相处的能力较差,缺乏了去理解年轻人,与人共情的角度和思考,于是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展现的几乎就是想要独断专行、PUA、上价值、我付出最多最累的画面。
最终导致,其实他是把彭小苒、何泓姗当员工对待的,不是队友,可即便是队友,看样子可能也是那种身份和咖位比自己低一档的队友,也就是附庸~
节目播出后,何泓姗的一篇长文反击,将矛盾推向高潮。
她晒出完整聊天记录,揭露节目组恶意剪辑“三天未回复消息”的假象,并证明自己并未轧戏,而是房琪明知实情却配合节目组“甩锅”。她在赌,赌队员不敢反抗,不敢唱反调;赌有人会从中调和让何泓姗他们忍一忍;赌节目组可以压下来这样的风波;赌资本运作大于小咖反攻。
这场风波让人想起孔子那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当镜头拉近,光环下的真实性格无所遁形。
而在团队训练中,她总以“焦虑崩溃”的姿态示人,却将责任推给队友;面对导师时,她习惯性地“打小报告”,强调自己“尽力了,但队友不配合”。这种“遇事推诿、遇功争先”的态度,与她在自媒体中塑造的“包容坚韧”形象大相径庭。正如《实践论》所言:“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观众通过她的实际行动,尝到了“人设”背后的真实滋味。
房琪的事,给所有渴望被关注的人提了个醒:人设可以包装,但人品无法伪装。教员在《整顿党的作风》中强调:“我们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与其费心经营形象,不如脚踏实地解决问题。
此刻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或许也曾在某个瞬间想过“成为更好的自己”。但真正的“更好”,不在于你说了多少励志的话,而在于你为团队多扛了一次压力,为同事多让了一步台阶,为矛盾多付出一分耐心。
房琪的“翻车”不是终点,而是给所有人的一堂课:当镜头对准我们时,唯有行动,才是对“人设”最好的注解。
还有从何泓姗、彭小苒身上学到的启示
坏人只会欺负老实人和笨蛋,但他们最怕疯子和聪明人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