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您忙碌的身影,我都会想要是能当您的助手多好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5 10:57 3

摘要:我是一位滨州的小患者,本来正上高二,正要参加考试的。得知自己生病之后,很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办。父母也很着急,在当地医院就诊无果后到了济南省立医院(原来的工作单位,山东省立医院)。来到济南查了好多天,不知道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就在我们全家都不知该如何是好时,遇到

来自2010年7月《好大夫网》的一封感谢信:

施大夫您好:

我是一位滨州的小患者,本来正上高二,正要参加考试的。得知自己生病之后,很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办。父母也很着急,在当地医院就诊无果后到了济南省立医院(原来的工作单位,山东省立医院)。来到济南查了好多天,不知道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就在我们全家都不知该如何是好时,遇到了您,刚见到您时,您的和蔼、亲切就让我们全家本来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其实,说实话,我一直都想叫您一声叔叔,您每次来查房时,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是您认真接待了每一位病人。用您精湛的艺术(医术)使每个患者都康复出院。这些我们患者都看在眼里。其实,当每个人生病时,性情(心情)都很低落、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最需要一个医德医书(医德医术)都很高的好医生,使(是)您让我看到了希望,每次在病房里,看到您忙碌的身影,我都会想要是能当你的助手多好啊!但我知道您的学历这么高,要想当你的助手,那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将来长大了即使不能当您的助手,也要当一个和您一样认真对待工作,对社会有用的人。

祝施叔叔:

工作顺利,天天开心,好人幸福一生!

施大夫的回复:

#2010-07-08,23:25(可见回复的时间是晚上11点半)

高中的学习本来就紧张,又有了疾病,亲人朋友着急,自己更着急。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所以尽力以最短时间内解决你的病痛。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多么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像你一样聪明、懂事、勤奋的孩子,长大后加入到治病救人的行列。

但成为一名好的医生,需要付出很多,很苦也很累;不过,挥洒自己的辛勤汗水去积善行德,终究是快乐的。

首先是要考上大学,进入医学殿堂。所以希望你努力学习,力争上游,顺利完成中学的学业。

你小小的年纪经历了两次手术,非常的坚强,又非常的聪明,相信你将来一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栋梁之才。

我们期待着……

—— 15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30多岁了,如今变得咋样啦?

PS:脾切除治疗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这是一位16岁的读高二的女孩儿。以腹痛和贫血3个月前来就诊。经检查发现血色素56g/L,属于重度贫血;CT检查发现腹部布满大小不等的包块,大者6cm左右,怀疑腹部长了肿瘤。全家非常紧张,来到门诊。经仔细询问病史,她6岁曾诊断为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当时也是重度贫血,在当地做了脾脏切除加脾组织的大网膜移植术。此后贫血好转。直到2年前发现贫血逐渐加重,并伴有腹痛经常发作。经过检查,诊断为:球形型红细胞增多症,重度贫血,移植脾组织功能亢进。后来又进行脾组织切除术,仅留下一小块2cm左右的脾组织。

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贫血、黄疸、脾肿大、外周血球形红细胞增多,可伴有或不伴有胆结石。由于红细胞膜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膜表面积减少,渗透脆性增加,红细胞僵硬,变形性差,在脾脏过滤时,容易被破坏,形成血管外溶血。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贫血、脾脏增大和脾功能亢进。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没有很好的方法,但通过切除脾脏可以减少红细胞破坏,从而缓解贫血状态。脾脏切除之后却又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医生又为她做了脾组织移植术,以达到保留部分免疫功能的目的。但脾组织移植的数量和多少不宜控制,留的多了,贫血不能缓解;留的少了,免疫功能又受影响。该例患者移植后的脾组织增生明显,导致脾脏功能亢进,从而导致重度贫血的复发。

照片1 球形红细胞
照片2 CT所见 增生的脾组织
照片3 增生的脾组织术中所见
照片4 切下的增生的脾组织1
照片5 切下的多个脾脏组织块
照片6 患者的感谢信及回复 截屏照片

施宝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肝胆胰外科

擅长

普外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各类胆石症、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及胃肠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赴法国欧洲微创外科中心进修腹腔镜外科。2007年~2008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在德国洪堡大学Charite 医学院作访问学者,并获得德国医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普外科尤其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及其微创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于肝胆胰及消化道肿瘤、复杂的肝内外胆管结石、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和微创外科技术有较深入研究。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师从著名外科学家、欧洲外科学会主席Neuhaus教授。开展各类腹部大型复杂及微创外科手术,实施手术数千例,以创伤小、并发症低、恢复快、远期临床效果好为特色。

近年来相继开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精准半胆或肝段切除术、部分脾切除术、合并部分肝及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合并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扩大根治术等多种新术式,赢得国内外同道的认可及广大患者的好评。

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可以熟练应用于各类肝胆胰脾及胃肠外科手术。腹腔镜下肝叶切除、胰腺肿瘤切除,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腹腔镜下脾脏切除及脾段切除术等,积累了丰富经验。还开展了经脐单孔胆囊切除、肝囊肿切除等单孔微创外科手术。不但见效快,同时疤痕小或者无疤痕,做到了术后较好的美容效果。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10项。多次赴欧美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并大会发言。获得省部级三等奖多项。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杂志20余篇。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2部,参编专著10部,英文专著《Liver cancer: new research》在美国NOVA出版社出版。

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实验与转化医学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评审专家、上海市普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普外专业委员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普外科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海肿瘤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海普外医师分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外科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外科委员会腹腔镜微创外科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第四届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肝胆胰学组副组长、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委员会肝胆胰肿瘤专家组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数字分会胆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国际外科学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青年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

来源:杏林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