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学者千里祭祖,黄土寄情太昊陵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5 11:00 1

摘要:本网讯【记者 袁军】3月31日,河南淮阳太昊陵迎来一场盛大的文化盛事。在清明节前夕,一年一度的恭祭中华始祖太昊伏羲大典暨淮阳伏羲文化研究会第41届学术年会隆重举办,以“溯文明之源,扬伏羲之光”为主题,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人士参与。

本网讯【记者 袁军】3月31日,河南淮阳太昊陵迎来一场盛大的文化盛事。在清明节前夕,一年一度的恭祭中华始祖太昊伏羲大典暨淮阳伏羲文化研究会第41届学术年会隆重举办,以“溯文明之源,扬伏羲之光”为主题,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人士参与。

凌晨五时,天色尚暗,各界人士已齐聚太昊陵前。六时整,祭祀大典正式启幕。淮阳春晚创始人、主持人张子才登台,河南淮阳伏羲文化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杨复骏宣布活动开始。此次活动由河南淮阳伏羲文化研究学会主办,祭礼按照敬献花篮、净手奉香、献爵读文等环节有序进行。主祭人淮阳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勇恭读祭文,全场肃穆,共同追溯伏羲“画八卦、定嫁娶、创历法”的伟大功绩。迎宾启幕环节,仪仗队身着传统服饰,以古礼迎宾,现场礼乐交融,击鼓九通、鸣钟九响,月舞告祭,传播中华文化。整个活动持续近三个小时,结束后嘉宾们拜谒太昊陵并合影留念。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特别邀请了来自四川阆中的两位学者——2023“清华国家形象论坛”演讲嘉宾陈恒和四川阆中伏羲文化研究学会会长杜春龙。他们不辞辛劳,从1000多公里外的四川阆中赶来参加祭祀。据史料记载,伏羲诞生于阆中,成长于甘肃成纪,在河南淮阳崛起并长眠于此,阆中作为伏羲的第一故乡,留存着妈皇山、皇娘庙等历史遗迹。

祭祀活动中,杜春龙代表伏羲孕育地的80万阆中人民敬献了祭祀花篮,与众人缅怀伏羲的丰功伟绩。祭祀结束后,陈恒、杜春龙等将从阆中妈皇山皇娘庙遗址采集的12公斤泥土,撒入太昊陵中,以寄相思。

在祭祀前一天,陈恒、杜春龙与河南淮阳的文化界同仁进行了友好交流。陈恒赠送了自己编著的《中华纪年法与落下闳春节文化二十四节气历研究》等著作,并介绍了他参加2023“清华国家形象论坛”首倡“中华春节纪元助力构建国家新形象”的缘由,以及与他人共同编创的定气法“中华24节气恒日阳历”。该历法基于太阳运行规律,以节气为基准划分月份和年份,既与现通用的格里高利历逐日恒对,又符合实际天象,还保留了与农业生产、民俗活动相关的节气,便于指导农事和日常生活。

陈恒作为四川知名文化学者,不仅是历法编创者,更是春节文化资深研究者。他编著了两部阐述中华纪年纪元理论和历法改革的学术专著,在多个学术会议上发表重要演讲,策划了多次高关注度的活动,持续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历法改革奔走呼吁。

此次四川学者携带泥土参与祭祀,不仅是对先祖的缅怀,更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恢复中华历法话语权和叙事权的努力,让太昊陵见证了千里之外的文化深情与使命担当。

来源:记者袁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