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5000元学费,学个配方,摆摊月入10万!”刷短视频时,你是否也被这类“暴富神话”吸引过?镜头前,摊主们轻松日入过千,评论区一片“求带”声。然而,真相可能让你大跌眼镜——所谓的“摆摊秘籍”,不过是精心设计的流量生意,而“月入10万”的泡沫下,藏着无数被收割
“交5000元学费,学个配方,摆摊月入10万!”刷短视频时,你是否也被这类“暴富神话”吸引过?镜头前,摊主们轻松日入过千,评论区一片“求带”声。然而,真相可能让你大跌眼镜——所谓的“摆摊秘籍”,不过是精心设计的流量生意,而“月入10万”的泡沫下,藏着无数被收割的“韭菜”。
一、“摆摊神话”背后的3大套路,谁在偷偷数钱?
1. “配方玄学”割韭菜
记者调查发现,某博主高价兜售的“秘制牛杂煲配方”,竟和网上免费教程大同小异。所谓“独家秘方”,不过是把八角、桂皮、酱油换个比例包装,成本几十元的调料包,摇身一变成“价值5000元的致富密码”。
网友吐槽:“配方是假,收学费是真,师傅靠教学月入10万,徒弟摆摊月亏2万。”
2. “摆拍致富”骗流量
镜头前两小时卖300斤卤菜,现实中可能全靠“演员助攻”。有业内人士爆料:直播时雇人排队、重复拍摄“收钱”镜头、甚至用“道具钱”造假流水,只为营造“爆单”假象。观众看得热血沸腾,殊不知自己才是“剧本”里的配角。
3. “成功学话术”洗脑
“宝妈带娃月入5万”“失业大叔靠摆摊买房”,这类故事精准戳中焦虑人群的心理软肋。博主一边晒“豪车豪宅”,一边暗示“你不行是因为没找我学”,利用信息差和幸存者偏差,把摆摊包装成“零门槛逆袭”的捷径。
二、撕开滤镜,真实的摆摊能赚多少钱?
记者走访多个夜市和小吃街,发现多数摊主日流水在300-800元之间,扣除食材、租金、设备损耗后,纯利润不足50%。若遇到雨天、城管检查、同行竞争,甚至可能倒贴。
一位卖卤菜的大叔坦言:“月入10万?那得每天卖200斤卤菜不休息,还得地段好、味道绝、没竞争对手,现实里凤毛麟角。”
更残酷的现实是:
- 成本陷阱:设备投入动辄过万,“网红餐车”可能是智商税;
- 同质化严重:一条街5家烤鸡摊,价格战打到利润归零;
- 隐形门槛:城管政策、卫生许可、熬夜备货……没资源没经验的小白举步维艰。
三、普通人想摆摊,如何避坑?
1. 拒绝“交学费迷信”:
配方和经营技巧完全可以通过免费渠道学习(如餐饮教材、市场监管部门培训),警惕“高价卖课”的中间商。
2. 小成本试水:
先用家庭厨房试做,在小区或朋友圈试卖,验证口味和需求,再决定是否扩大投入。
3. 算清“生存账”:
按日销50份、毛利率50%计算,日赚250元,月入7500元已超过多数摊位,别被“10万神话”带偏预期。
4. 合规经营:
提前咨询当地摆摊政策,办理健康证、食品备案,避免因违规被罚“一夜回到解放前”。
结尾呼吁:
摆摊从来不是“躺赚”的生意,而是勤行中的勤行。与其幻想“交钱拜师一夜暴富”,不如脚踏实地调研市场、打磨产品。毕竟,真正的“秘籍”不在博主的付费链接里,而在凌晨三点备货的案板上,在双手被卤水浸泡的褶皱里。
你见过哪些“摆摊骗局”?欢迎评论区爆料,帮更多人避雷!
来源:小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