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坐标沈阳,保工街北三路富云新都小区门口,有个巴掌大的熟食店。大老远就能闻着那股子卤香,勾得人直流哈喇子。我朋友总跟我念叨:"他家猪头肉绝了,你不去尝尝都白活!"
坐标沈阳,保工街北三路富云新都小区门口,有个巴掌大的熟食店。大老远就能闻着那股子卤香,勾得人直流哈喇子。我朋友总跟我念叨:"他家猪头肉绝了,你不去尝尝都白活!"
小店也就二十平,是个夫妻店。老板是个敦实的东北汉子,人勤快的很,早上4点,第一锅猪头肉就已经下锅了。紧张忙碌3个小时后,猪头肉,熏肘子,干豆腐,熏鸡架,陆陆续续开始出锅,接下来还要灌肠。
老板娘是一位佛系的人,胖胖的,满脸福相。与客人相处的很好。
猪头肉颤巍巍地码在盘子里,瘦肉丝丝分明,肥肉透亮得跟琥珀似的。一口下去,香到后脑勺。
酱肘子用网兜捆着,红汤子往下直滴答。最招人稀罕的是里脊肠,粉白相间的肉粒儿嵌在肠衣里,掰开能看见蜂窝状的气孔。
"来半斤肥瘦相间的猪头肉!"我话音刚落,老板抄起刀咔咔就是几刀,那肉片薄得能透光。他媳妇在旁边说:多给王哥的朋友切点,自家卤的不糊弄人!"
聊起这卤味的门道,老板翻出手机相册,"瞅见没?我师父是辽菜烹饪“熏酱卤”技艺传承人,我这手艺,全都是跟师父学的。制作工艺非常传统,没有一点添加剂和科技很活。
这老汤虽然不是几十年的老汤,但是,在我手里也有整整七个年头了。
"尝尝这里脊肠!"老板递来牙签扎的肉肠,一口下去麻溜儿的,瘦肉不柴,肥肉不腻,后味儿还带着股子顶脑门的香。"这方子是我师父改良的,搁过去那都是给当官的吃的!"
每到节假日,门口就有排队的。穿跨栏背心的张大爷叼着烟卷儿:"我打搬到富云新都就在这儿买鸡架,好吃又便宜,撕巴撕巴能喝两瓶老雪花!"
李姐举着手机录像:"深圳的表弟让我直播买肉,说馋这口想疯了!"老板乐呵地给熏肘子抽了真空包装。"赶紧给老弟捎两盒,飞机托运都不耽误!"
熏猪头肉
最绝的是熏鸡架,几块钱一个,肉丝丝入味。赵阿姨每周都买仨:"回家拌点黄瓜丝,再搁点辣椒油"
老板说:天擦黑儿,店里的卤味卖得差不多了。
"这汤得天天续,越熬越香!"。
我拎着猪头肉和鸡架,里脊肠往家走,北三中路里还飘着若有若无的卤香。路过一家红门脸的小市羊汤馆,几个老哥,喝得高兴啤酒瓶子碰得叮当响。
这就是咱沈阳人的烟火气!在这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藏着的这些老味道,才是咱东北人最念想的乡愁。
来源:食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