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作为北京市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开启城市更新保护性提升改造。如今,老街区正在不断升腾起新的烟火气、焕发着新魅力。
感受街巷里的氤氲书香
探访最美院落
了解城市更新故事
走进老胡同
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
2018年,作为北京市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开启城市更新保护性提升改造。如今,老街区正在不断升腾起新的烟火气、焕发着新魅力。
老胡同、新烂缦
烂缦胡同是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最主要的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长度约360米、宽度约5至8米。在区相关部门、牛街街道等单位大力支持下,宣房大德公司利用疏解腾退资源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以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持续开展小规模、渐进式的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推动烂缦胡同焕发了勃勃生机。
在城市的喧嚣中寻得一处静谧之地,是许多都市人的小确幸。今年8月,位于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的宣南书店(法源寺店)正式开门营业。走进书店,花草植被与木色的室内设计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阅读氛围,占满一整面墙的大型书架使得“书香”满溢,流水潺潺的“水幕玻璃”让读者一抬头便可邂逅一场“晴日的雨”,二楼露台区则为顾客提供一边欣赏周围传统建筑风貌,一边享受阅读乐趣的空间。如今,宣南书店已成为人们阅读和休闲的好去处,胡同居民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其独有的文化氛围和24小时的营业模式也吸引了众多书友、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走进胡同小巷,探寻烂缦胡同独有的故事和特色。
南半截的“文艺范儿”
南半截胡同与烂缦胡同平行,位于南横西街北侧、南北走向,全长385米,会馆云集、底蕴深厚。宣房大德公司积极招商引入智库、设计师工作室等各类文化业态,打造“文艺范儿”街巷。其中,南半截胡同47号院原是居民大杂院,在牛街街道支持下,宣房大德公司于2023年开展申请式退租,并进行拆违、改造工作,在腾退院落植入全新业态——设计师工作室,推动传统院落成功变身兼具现代感、多功能空间设计的美丽小院。日前,该院落荣获西城区第九批“最美院落”称号。
“将历史带进未来,新与旧相互融合”的更新理念贯穿于南半截胡同47号院改造工作全过程。院落建筑设计保留了传统元素的精髓,如青砖、灰瓦、硬山屋顶和梁架结构;并根据南北向建筑的传统风貌,利用连廊巧妙联结两座建筑,形成天窗独特的框景视角,多元化展现了四合院庭院的独特魅力,实现建筑风貌与城市肌理的完美融合。结合实际使用需求,宣房大德公司还在改造中采取多种创新尝试,打造多功能空间,打破室内外空间限制,提升了空间利用效率,实现了美学与实用性的结合,细致入微的规划与匠心独具的设计,令人仿佛置身北京胡同里的现代“桃花源”。
推动历史街区焕发新魅力
提升“看得见”的幸福感
将老会馆打造成为会客新空间,引入便民咖啡、宣南书店等民生业态,鼓励居民自发参与房屋改造……近年来,宣房大德公司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服务理念,开展房屋腾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胡同景观提升、重点院落改造等工作,推动业态转型升级,补齐民生功能短板,推进微循环渐进式城市更新模式,激发街区活力,提升居民群众在城市更新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为推动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更新北京模式贡献出了“西城经验”。
“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以绣花精神开展城市更新工作,推动老胡同迎来‘新生’,提升‘看得见’的幸福感。”宣房大德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城市更新主体作用,积极配合属地街道,接续推进天景胡同等改造提升项目,不断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示范街区,助力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
文字:宣房大德公司 赵可莹
图片:宣房大德公司
校对:侯明月 赵世杰
责编:王昭
审核:姚苗苗
签发:李卓
本文来自【北京西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星期二门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