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画”巨匠 • 时代传奇之第一画—— 宋明远先生与海洋画派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5 12:31 1

摘要:宋明远,1938年生于辽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海洋画派创始人,中国海洋画学科创立者,美术教育家。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会长、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心海慈航宋明远海洋艺术公益基金发起人。

宋明远,1938年生于辽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海洋画派创始人,中国海洋画学科创立者,美术教育家。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会长、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心海慈航宋明远海洋艺术公益基金发起人。

在版画、年画、水彩、油画、中国画等领域均卓有建树。发起“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从2014年至今已在北京、三亚、南京、舟山、荣成、凌海等地成功举办了11届。

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首都博物馆、中国紫檀博物馆、人民美术出版社等机构收藏。

2017年,《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宋明远》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21年,《茶余饭后话沧海》《儿童海洋简笔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25年《宋明远海水画谱》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曾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人美年度艺术家”称号及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70周年“优秀作者”称号。

在上个世纪的中国绘画多元格局之中,宋明远先生,这位高瞻远矚、先觉先行的艺术家,以其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艺术探索和开拓精神,开启了两次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不仅改变了先生个人的艺术轨迹,更是催生了一个全新且独特的画派——海洋画派。海洋画派的创世,书写了中国美术发展新格局。海洋画派的发展,与宋明远先生辛勤地付出与执着努力地推动息息相关。

第一部分 两大转型三大拐点诞生海洋画派

一、艺术根基——版画二十年

版画《练为战》1974年宋明远作 同年参加纪念建国25周年全国美展 参加中国版画展赴欧十三国巡展 参加东北三省版画联展 发表于东北民兵封底 布置首都宾馆

宋明远先生在上世纪60—70年代,从事二十年的版画艺术创作,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代表作品版画《练为战》,参加建国25周年全国美展及中国版画赴欧十三国巡展,《青年林》参加全国第七届版画展等。他的版画作品反映了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丰厚内涵和人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可以看出宋明远先生始终以投身生活、关切现实、为人民服务、讴歌时代主旋律来培根铸魂,这份守正图强的艺术理念,在先生二十年版画创作中形成并深刻影响他未来艺术的成长和发展,为先生从艺七十年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画种创作中,能够一直走在为人民服务、高举时代旗帜、不断创新出精的艺术道路上,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艺术基础。

二、第一次艺术大转型——年画十年

年画《快快长》1981年宋明远作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宋明远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从二十多年的版画创作转笔投向人民大众喜爱的年画创作,这是宋明远先生艺术创作的第一次大转型。

改革开放,风云际会,宋明远先生紧随时代,发现新的创作课题,深刻反映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渴望与理想追求,而年画又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于是先生勇于选择时代主题与传统年画相结合,再次成就十载年画艺术辉煌。

代表作品《快快长》《明春花更红》等30余件作品分别由人民美术出版社、辽宁、上海、天津、吉林、岭南、湖南、青海等十省、市美术出版社出版并于全国发行。这些经典作品传达出的真善美智,温润地启迪人们的心灵,影响到几代人成长,至今仍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爱。

三、第二次艺术大转型——中国海洋画四十年

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今近四十年,宋明远先生以中国画传统为基础,以海洋为特定题材,致力于探索创新中国海洋画的理论与技法体系,开创海洋画派,创立海洋画学科,为奠定、形成、发展与传承中国海洋画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取得重大成就,成功完成先生艺术生涯的第二次大转型。

(一)进军海洋画

海洋画《浪的誓言》2014年宋明远作

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宋明远》

九十年代初,正是我国全面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宋明远先生多次提到:“人们形象地将改革开放比喻为时代大潮。这触碰了我的创作神经,我认为大海是表现时代大潮的最好载体。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传统绘画领域中,海洋画科还是一个空白。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再让它空白下去,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我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个空白填补起来。这时我由原来对大海的热爱、要画好大海、把大海捧献给爱海的人们这种朴素的思想上升为一种责任与担当,于是我决定将画笔伸向大海。”

1990年,52岁的宋明远先生南下广州美术学院研学,在那里有幸师承关山月、黎雄才这样的国画大师。这一求学经历为先生的艺术生涯注入了深厚的传统国画底蕴,如同肥沃的土壤,滋养着先生艺术思想的萌发与成长,也为先生之后专研海洋绘画新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明远先生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仅局限于传统国画的既定框架,而是在传统国画的深厚底蕴基础之上,将创作领域锁定海洋绘画。此时的宋明远先生如同一位勇敢的“航海者”,毅然驶向这片未知的艺术海洋,试图开拓出属于自己也属于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天地。

在广美学习期间,宋明远先生完成了一批批海洋画作品,先后于广东省美协画廊、深圳博物馆、深圳艺术沙龙、顺德博物馆、东莞博物馆等地举办个展、联展,这些展览犹如声声惊雷,在当时的岭南画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先生的海洋画如一扇崭新的艺术之窗,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绘画语言,让观众看到了传统国画在全新题材领域表现出的无限之可能,并向观众展示了海洋那神秘而充满魅力的世界。先生画作里那波涛汹涌的大海、灵动变幻的海燕以及海洋所蕴含的神秘气息,都被先生以独特的艺术笔触展现出来,这些作品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绘画的主题范畴,而是将大海的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生动地呈现在宣纸之上,吸引了众多的艺术爱好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

(二)开派新加坡

海洋画《红日出海》1999年宋明远作

为了进一步探索中西艺术在海洋画创作上的融合发展,1996年,宋明远先生南下新加坡。这一旅程成为先生海洋画艺术探索历程的重大拐点之一。新加坡这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以其多元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艺术交流机会,为宋明远先生继续探索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视野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片土地上,他继续深入探索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发展,他不断尝试将东方国画的笔墨韵味与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在海洋绘画领域进行大胆的创新。使得他的海洋画作品既有东方文化的深邃意境,又很好地融入了西方绘画的写实、透视、光影与立体感。新加坡美术总会前会长何和应先生对宋明远先生及其画作是这样评价的:“对海的描写简直是诗意一样的、像交响乐一样的漂亮。细心观察、亲身体会他笔下的海洋韵意和他对海洋的执着,依我看这么多年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他。”

2021海洋画派荣成采风写生团在小西村采风

宋明远先生在《海洋画派诞生记》一文中写道:

“随着21世纪海洋世纪的到来,人们的海洋意识普遍增强、海洋科技不断进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文化极大繁荣,“作为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绘画,仅以一个人、二个人的一张画、两张画是很不够的,必须以一个画家集群,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对海洋这一新的绘画领域进行研究、探索、实践、总结,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技法体系,使海洋绘画呈现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特有的艺术风格;使其即有整体风貌又有各自特点的一个艺术流派,使其具有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以满足时代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要以一个画派的力度切入海洋文化之中,使海洋绘画同海洋文化进而与中华文化一道,为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与中华经济的腾飞与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基于这种认识,开创一个新的艺术流派的理念油然而生。一个画派的诞生是发展中国美术的需要,也是时代繁荣昌盛的象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任何力量不可阻挡的。”

“1999年,我旅居新加坡。2002年5月,我获得新加坡绿卡后,便立即注册创办新加坡南洋画院并设立海石彩墨艺术研究中心,以期通过画院和中心的运作结识志同道合的海洋画家,共同创建一个新的艺术流派,于是,海洋画派随着南洋画院的创立便于新加坡宣告诞生。”

“我随后又于画院创办《南洋艺术与收藏》杂志;并注册成立新加坡南洋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南洋艺术基金会等机构,为海洋画派的发展创造了必备条件。”

2002年,对于宋明远先生和海洋画派来说是非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是先生海洋画艺术历程的第二重大拐点。这一年海洋画派犹如一面旗帜,在海风中猎猎飞扬,更似一颗新星,在浩瀚的艺术星空中闪亮。南洋画院的成立不仅是宋明远先生个人艺术探索成果的体现,更是先生海洋绘画融合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新加坡南洋画院成为海洋画派的发祥地,为海洋画派初期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海洋画的涉海性,决定了海洋画和海洋画派的世界性。宋明远先生先后又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日本及港澳地区举办海洋画个展、联展和艺术考察活动,所到之处,见到人们对海洋画的喜爱和对海洋画派的认可,极大地增强了先生的海洋画创作信心和推进海洋画派发展的勇气。

(三)回国开新局

2015年海洋画派部分艺术家集体创作《丝绸之路从远古走来》捐赠海南省人民政府

祖国是一个拥有一万八千里海岸线和三百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海洋大国,那里有温暖的阳光、滋润的雨露、肥美的沃土,海洋画派的这颗种子定会在祖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怀着一份对祖国的深情眷恋,2003年,宋明远先生毅然回国定居北京,将在自己的祖国全力开启推进海洋画艺术与海洋画派发展的新征程,自此也启动了先生海洋画艺术历程的第三大拐点。

先生怀着对海洋画派发展的满腔热情与坚定的信念,立即注册新加坡南洋画院北京分支机构——北京狮城南洋画院,继续开展海洋画的创作、交流、展览、研讨及海洋画派的发展等工作,对画派的理念、思想体系、理论体系、技法体系、队伍体系、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研究、探讨、公示等。

自2003年回国至今,又成立了多个重要的艺术机构——北京狮城南洋画院、中国海洋画家协会、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以及宋明远海洋艺术研究院等。创立“沧海颂”作为海洋画派艺术品牌,发起“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作为海洋画派专有展览品牌,已成为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之一,自2014至2024已在北京、三亚、南京、舟山、荣成、凌海等地举行十一届。海洋画派学术研讨会也举行了九届。从中我们看到先生将全身心都投入到推动海洋画派发展壮大的伟大事业之中。在先生不懈的努力之下,经过了二十多年持之以恒的精心培育与推动发展,海洋画派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技法体系和队伍体系,成为我国海洋艺术领域中一支生力军。

第二部分 三大成果奠定海洋画派

参加2021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的海洋画派部分艺术家在宋明远长卷作品《大海依旧在那儿 中国永远在这儿》(高2.4米长24米)前合影

一、建立画派体系

宋明远先生确立的海洋画派思想体系犹如灯塔,为画派成员指明了创作方向,那就是深入生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强调海洋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时代精神的融入;从理论体系上,明确了海洋画派的创作宗旨和艺术追求,通过众多艺术家和学者的研究探讨,逐步形成了一套关于海洋画创作的审美标准、艺术内涵、海洋画概念界定等理论框架,规范了创作内涵与外延,并使其理论不断充实完善,为海洋画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技法体系则是画家们表达海洋主题的具体手段,通过独特的笔触、色彩运用、构图形式等展现海洋的万千风貌,并且每位艺术家都有非常深入的个性化艺术语言特征,使中西方绘画技法在海洋绘画上独特融合,它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海洋的独特认知,同时融合了现代社会对海洋价值观念的理解与升华。

二、培养画派人才

海洋画派的队伍体系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已拥有近百人的专业画家,这些画家如同繁星点点,共同为海洋画派发光发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艺术力量。 海洋画派大群体也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专业从事海洋绘画和艺术创作的群体。其中有省、市专业画院的领导,专业画家,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集海洋科技专家与资深学者于一身的海洋画家,他们中有从艺六七十年、从事海洋画创作三四十年的老一辈艺术家,也有年富力强、海洋画技艺精湛的中青年画家。海洋画派尤其是在培养中青年艺术人才方面成果显著,这些年轻的海洋画创作者们充满了活力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扎实的基本功,以海洋画的新面貌,连连闯过国展大关,连年晋级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为海洋画派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必将成为海洋画派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丰富作品内涵

海洋画《屹立》2011年宋明远作

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宋明远》

海洋画派作品的题材广泛,涵盖海洋文化、海洋人物、海洋自然、海洋历史、海洋军事等诸多方面,如同海洋文化的全景式画卷。尤其在刻画海洋时代精神方面,海洋画派的主题性创作展现出独特的思想魅力和艺术价值。宋明远先生的反映海洋强国建设成就的《沧海颂》《大洋新乐章》三部曲和以宋明远先生主笔、海洋画派十多位画家合作创作的长卷作品《丝绸之路从远古走来》、邓子敬先生的《情溢海色》五大长卷系列、郭文伟先生的表现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亚洲最大疏浚船舶《天鲸耀中华》和《经略海洋先行者之歌》等经略海洋及海防主题创作系列、陈明先生的辽宁舰航母系列主题作品、冯兆平先生的以我国最早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为内容创作的专题系列作品、邹才干先生的南海雨林风情系列作品、应世坤先生的赞美海洋强国建设中的海洋人物《海风》系列等主题作品、邴锋先生的《中华魂》二百米长卷作品等等,代表了海洋画派和海洋画主题创作的新成就。

这些作品生动地抒发了海洋时代的强者风貌和情怀,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海洋、探索海洋、保护海洋。他们用画笔捕捉到在海洋开发、海洋保护等时代进程中,人们积极向上的形象和伟大崇高的精神品质。它将海洋这个庞大而神秘的主题以艺术的形式不断推陈出新,让更多的人通过海洋艺术作品认识海洋、热爱海洋、关注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打破了传统绘画题材的局限,开拓了新的艺术视野,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犹如一艘领航的巨轮,带领着海洋画艺术不断向着新的辉煌航程进发。

海洋画派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创新与探索的奋斗史,宋明远先生身先士卒、无私奉献,带领着海洋画派一路披荆斩棘、踔力前行。在海洋画派成长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来自祖国各级政府、多家机构、众多同仁的大力支持,还有海洋画派各位艺术家的团结协作、契而不舍、奋发努力、向海图强,才使得海洋画派在中国画坛绽放出璀璨光彩。相信未来,海洋画派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蓬勃的发展态势,在当代中国绘画的艺术长河中熠熠生辉,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并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海洋画作品,为海洋文化的传播和中国绘画艺术的多元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长青子 2025.2.9 )

作者简介: 长青子,原名张弛青青 ,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及国家、省级各类展览。文学作品多发表于网络报刊。

来源:玩转绘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