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钾,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很容易被误认为食盐,误用可能造成巨大危害。
饭店实时监控画面的左下角
一袋放在冰柜和饮水机夹缝里的
绿色包装物引人注目
敏锐的监管人员
倒查历史记录
在3月21日10时46分26秒
看清了包装上的产品名称
亚硝酸钠!
摄入量超过3克可致人死亡
这是“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
全面升级后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
在餐饮服务领域
开出的首张“非现场执法”罚单
从监管到立案再到处罚
整个案件均在线上完成
执法人员在线调取历史监控画面。陈玺撼摄
超过3克可致人死亡
餐饮业不应采购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钾,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很容易被误认为食盐,误用可能造成巨大危害。
摄入亚硝酸盐达到0.2克至0.5克时可导致中毒,摄入量超过3克时可致人死亡。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这次发现的亚硝酸钠,包装标称净含量是1000克,如果被经营者误用,单次添加量就可能超过3克,食品安全隐患巨大。所幸发现及时,该包亚硝酸钠未被使用。经营者表示,这是之前经营户留下的东西,一直扔在角落,没有注意到。
当事人的生产经营行为不符合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过程要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被闵行区市场监管局警告。
需要说明的是,亚硝酸钠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可在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西式火腿、肉灌肠等8类食品中添加,最大使用量为0.15克/千克,可以防止鲜肉在空气中被逐步氧化成灰褐色的变性肌红蛋白,使肉制品保持鲜红色泽,还能抑制肉毒芽孢杆菌。
然而监管部门发现,相比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亚硝酸钠用量的食品生产环节,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水平较差,过量添加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不同于食品生产环节,餐饮环节一般没有添加亚硝酸盐的必要性,因此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明确,餐饮业不应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钠。
如果该标准得到严格执行,能够通过限制亚硝酸钠进入餐饮环节来排除经营者误将其当作食盐使用的风险。
食品生产环节使用的亚硝酸钠。
执法人员通过智能摄像头
直接呼叫饭店后厨
记者4月3日在闵行区市场监管局的“智慧监管·云中心”内看到,执法人员正在通过智能摄像头呼叫一家小饭店的后厨。
实时画面中,三位配菜员均未佩戴帽子,并将一瓶疑似洗洁精的塑料瓶放在了原料操作台上。听到呼叫后,该店在3分钟内就完成了整改。
从发现到整改,总共不到5分钟。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赵卫峰表示,探索无感监管、透明监管等新的监管手段,是对监管效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合规经营成本,让企业能集中精力用于经营活动。
八合里潮汕牛肉火锅万象城店负责人表示,过去的现场执法检查,一次至少20分钟,饭店要派人全程陪同,还容易引起现场消费者的紧张或怀疑,“说不影响生意是不可能的”。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后,执法干部没来过现场,在线监控到轻微的问题或隐患,会第一时间打电话来提醒指导。
这让经营者普遍认为,虽然“互联网+明厨亮灶”并非强制要求,但确确实实能帮到他们。只要看得到实用性、觉得被激励到,经营者都愿意让后厨更“透明”。
执法人员可以随时在线检查,提醒经营户及时整改,画面中,饭店后厨工作人员正将蓝色的帽子戴上。陈玺撼摄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
“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
还能让我们直接查看外卖店铺后厨
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第三方平台应当在经营活动主页面醒目位置提供接口、展示页面,为消费者查看入网食品经营者上传的视频信息提供方便。
例如在美团APP首页点击外卖,在搜索栏输入“明厨亮灶”,即可进入美团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合作的“明厨亮灶”专题页面,其中的商户均有“互联网+明厨亮灶”功能。接着再进入某家商户页面,点击“商家”一栏,选择“明厨亮灶”,就能看到该商家的后厨状况。
美团外卖某商家后厨画面
在饿了么app上,则需要按照下面的图示进入“透明餐厅”,然后进入列表商户,点击商家,查看后厨直播。不过小编测试发现,开通透明餐厅的商家很少,且后厨直播均显示摄像头正在线下维护中。
饿了么APP上寻找“互联网+明厨亮灶”商户的方式。
据上观新闻此前报道,一些平台还曾提出激励方案,为坚持“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商户提供突出展示、排名上浮等促进销量的好处。这些举措如果得到落实,商户的积极性也将大幅提升。
饿了么推出的“透明餐厅”标签,还有美团外卖的“阳光厨房”专栏都具有类似激励效果,但因为辨识度有限,消费者找起来很麻烦,可能对“互联网+明厨亮灶”商户实际的激励效果有限。
来源:郑说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