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东副总到渐冻症“破冰者”,蔡磊在倒计时中突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5 15:33 1

摘要:2019年,京东集团副总裁蔡磊在一次体检中被确诊为渐冻症(ALS)。这个曾带领团队创造中国首张电子发票的商业奇才,瞬间跌入命运的冰窟。渐冻症,这个被称为“五大绝症之首”的疾病,平均生存期仅3-5年,患者的肌肉会逐渐萎缩直至呼吸衰竭,最终被“冻”在自己的躯壳里。

一、命运的转折:从商业精英到渐冻症患者

2019年,京东集团副总裁蔡磊在一次体检中被确诊为渐冻症(ALS)。这个曾带领团队创造中国首张电子发票的商业奇才,瞬间跌入命运的冰窟。渐冻症,这个被称为“五大绝症之首”的疾病,平均生存期仅3-5年,患者的肌肉会逐渐萎缩直至呼吸衰竭,最终被“冻”在自己的躯壳里。

确诊初期,蔡磊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挣扎。他在自传《相信》中回忆:“我站在医院的走廊里,看着窗外的银杏叶飘落,突然意识到生命的倒计时已经开始。”然而,这位互联网老兵的血液里流淌着“战斗基因”。他拒绝接受“等死”的结局,转身投入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研攻坚战。

二、破冰之旅:从患者到科研推动者

蔡磊的抗争远超个人求生。他搭建了全球最大的渐冻症患者科研平台“渐愈互助之家”,注册患者超过1.5万人,覆盖90%的基因类型。通过这个平台,患者可以上传病历、参与临床试验,甚至志愿捐献脑组织和脊髓组织。蔡磊带头签署遗体捐赠协议,成为中国渐冻症脑脊髓病理研究的“样本第一人”。

在科研投入上,蔡磊展现出惊人的魄力。2024年,他个人及团队投入超过4000万元,与70余位顶尖科学家、60余家科研机构成立8家联合实验室,推动10条药物管线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与中美瑞康合作的RAG-17药物已实现SOD1基因型患者病情稳定,为攻克渐冻症带来突破性希望。

三、生命的最后战场:渐冻症科研的“AI大脑”

面对身体机能的加速衰退(双臂完全瘫痪、依赖呼吸机),蔡磊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2025年,他启动“渐冻症科研AI大脑”计划,通过自建服务器24小时训练模型,实现对全球科研论文、临床数据的智能分析。这个系统将具备远超人类的知识获取与交叉推理能力,有望加速药物靶点的发现。

蔡磊的创新不止于此。他推动的“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整合了患者的基因、代谢、免疫等多组学数据,并与华大集团合作建立亚洲最大的渐冻症全基因组数据库。这些数据不仅为药物研发提供支撑,更揭示了疾病的潜在机制——例如,通过分析259例患者家系数据,团队发现了与疾病进展相关的关键基因突变。

四、社会回响:从个体抗争到群体觉醒

蔡磊的行动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共鸣。他的妻子段睿放弃高薪职业,与他共同运营“破冰驿站”直播间,2024年销售额近4亿元,为科研筹集资金。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出台政策:“员工若遭遇不幸,公司将负责其子女至22岁的教育与生活费用。”

然而,争议与质疑从未停止。有人质疑“直播带货”的商业性质,有人批评科研投入的“低效”。但蔡磊用数据回应:“2024年,我们让两种基因型渐冻症的救治实现突破,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他的坚持甚至改变了医疗界的态度——北京协和医院、北大第三医院等顶尖机构开始与民间科研团队合作,推动渐冻症药物的快速临床转化。

五、未竟的事业:倒计时中的希望火种

如今,蔡磊的身体已极度虚弱。他的呼吸功能仅剩常人的30%,每一次咳嗽都可能致命。但他仍坚持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通过眼控仪处理邮件、召开视频会议。在2025年新年公开信中,他写道:“未到绝境处,彼岸花不开。”

蔡磊的抗争不仅为渐冻症患者带来希望,更重塑了社会对罕见病的认知。他推动的“千人遗体捐献计划”正在改变中国脑脊髓病理研究的空白,他呼吁的“科研自救”理念激励着无数患者参与临床试验。正如他所说:“我们不是在等待奇迹,而是在创造奇迹。”

结语:生命的意义在于燃烧

蔡磊的故事是一部关于勇气与坚持的史诗。他用商业精英的思维重构科研生态,以患者的身份打破医学壁垒,在生命的倒计时里点燃了希望的火种。当渐冻症的“冰墙”逐渐消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胜利,更是人类对抗疾病的集体觉醒。正如蔡磊在AI演讲中所说:“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到绝境心已绝。”他的生命或许终将消逝,但他留下的“破冰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来源:海哥聊天下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