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的小县城乌审旗,草原上芳草如茵,牛羊成群,十多位身着蒙古袍的演员齐奏马头琴,悠扬婉转的琴声在天地间回荡。
“马头琴拉响的时候,百灵鸟唱起了歌……”
在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的小县城乌审旗,草原上芳草如茵,牛羊成群,十多位身着蒙古袍的演员齐奏马头琴,悠扬婉转的琴声在天地间回荡。
历时15年的传承与创新,乌审旗马头琴乐团从小城走向世界。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传承:塑造品牌 让文化馨香润草原
马头琴交响乐团为什么诞生于乌审旗?
“在旗县成立一个乐团并非难事,但是组建一支交响乐团却异常困难,不仅需要乐理知识深厚、演奏技巧高超的专业人才,还需大量资金购置昂贵乐器,协调复杂的排练演出安排。从无到有,再一路发展至今,每一步都浸透着无数的心血与汗水,饱含着坚持和热爱。”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团长特尼格尔说,“我们在北疆文化特色乐器马头琴的基础上创新成立民族交响乐团,是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第一例。”
“2009年,乌审旗开展马头琴特色文化人才培养和普及工作。2010年3月,乌审旗马头琴乐团成立。经过近两年的训练和积淀,2012年,乌审旗马头琴乐团去蒙古国参加了第三届国际马头琴艺术节,获得世界马头琴艺术杰出贡献奖和艺术节专场演出金奖。”特尼格尔说,此后大家信心倍增,决定在保持蒙古族特色音乐的基础上,创新融合西方的交响乐因素,将马头琴乐团升级为马头琴交响乐团。
2013年,中国唯一以传统乐器马头琴为主弦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专业多声部交响乐团“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成立。
作为乌审旗的亮点特色文化,它有着其他地方没有的“唯一性”和民族多声部音乐创新的“独特性”,也让乌审旗成为全国首个建立民族特色交响乐团的旗县。建立以来,乐团多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和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创新:打响品牌 让世界听见马头琴声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马头琴为何能走向世界?
“马头琴能跟西洋管乐一起演奏吗?”“西洋乐器跟民乐器是融不到一起的。”
当时,有很多质疑的声音。
对此,乐团顺应时代之变、大众之需,探索活化传承、创新发展的路径,让质疑的声音最终成为惊叹的称赞,让马头琴“火”出了圈。
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艺术总监、作曲家、指挥家查干曾说,这样的创新转变要历经九九八十一个磨难。
乌审旗马头琴交响乐团首席、副团长孟克回忆,当时最困难的还是演奏方式上的突破。“西洋铜管乐的金属声特别嘹亮,在声部平衡方面,每首作品作曲家都会和我们一起反复尝试,经过无数次修改,最后才能融在一起。”孟克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
经过15场地方演出后,2014年5月28日,在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查干执棒指挥,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演奏的“天马神韵”交响音乐会成功上演,展现了传统民族音乐和交响音乐完美融合的一幕。
不止草原,还有世界。乌审旗马头琴交响乐团先后赴蒙古国、韩国、日本、法国等国外地区巡演,在世界级艺术殿堂上拉响马头琴,获得12项国际奖项,让乌审旗马头琴交响乐团名声远播。
目前,乐团排练曲目有100余首,能够演绎组合性演出、合奏、大型管弦乐音乐会和诠释不同风格的国内外经典音乐作品及地方特色作品,向全世界展现马头琴音乐的悠扬之美、力量之美。
匠心:深耕品牌 让梦想绚丽绽放
马头琴为何深受大众喜爱?
从马头琴乐团到马头琴交响乐团,变的是演奏方式,不变的是匠心坚守与传承创新。
“民族瑰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乐一响,好像已经在草原上啃草了。”“有些曲子听过一遍,就好像走过了一生。”“震撼世界、震撼人心。”……在乐团的视频号上,网友纷纷留下自己的心情和赞美之语。
2022年,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视频号上线,并入驻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将马头琴演奏从剧场搬到沙漠腹地、草原深处,搬进直播间内,让更多人“云上”听马头琴,关注马头琴这件古老的乐器。
马头琴乐团诞生于此、扎根于此,他们的创作灵感也大多数来源于鄂尔多斯草原的风土人情。创作队伍中既有国内外专家,也有本土人才。
“做音乐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失败,才能步步前行。”特尼格尔说,在台上演奏是他最自豪的事。特尼格尔曾是一名专业的马头琴手,因喜爱长号,他多方求学,自己购买长号,经过反复训练,又成为一名专业长号演奏者,并与乐团一起成长为乐团负责人。
“练习马头琴要形成肌肉记忆。”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首席孟克说,拉马头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曲世界经典名曲《查尔达什舞曲》,他拉了十多年,练习和演出累计上万次。
2024年国庆节前夕,孟克与乌审旗乌兰牧骑一起去菲律宾进行了演出。许多观众都被马头琴音乐感动,更被演奏家孟克对音乐的那份深情和执着而感动。
“我们期望走向世界,让世界听见马头琴声,更希望向下扎根,让百姓听见马头琴声。”走进农村牧区、机关企业、军营学校……目前,中国·乌审马头琴乐团累计开展演出1000余场次,受众达10万余人次。
从2010年起,马头琴成为乌审旗各学校的教学课程。乌审旗已培养马头琴音乐爱好者10000余人。乌审旗还被评为“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建起了“中国马头琴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马头琴博物馆”。
弘扬北疆文化,展现经典民族音乐。乌审旗马头琴交响乐团正以更精湛的演出水准扎根草原、服务群众、传播马头琴文化。舞台上,他们如鄂尔多斯草原上的马兰花一般绚丽绽放。舞台下,民族特色交响乐的探索之旅仍在继续。 (曹玉霞 安琪尔 李丽)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