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老王照例上山打理板栗树,路过片烂泥地时,突然瞅见个黄不溜秋的玩意儿。凑近拿树枝戳了戳,这东西颤巍巍直晃悠,摸上去冰凉软弹,活像块会动的肥膘肉。
在辽宁东港的雪洼村,有个叫王承德的普通农民,前半辈子和土地打交道,最大的愿望不过是板栗树能多结几个果。
可谁能想到,2014年秋天的一次上山劳作,竟让他成了全国闻名的“天选之子”:只因他在烂泥地里踩到了一坨140斤的“肥猪肉”。
那天老王照例上山打理板栗树,路过片烂泥地时,突然瞅见个黄不溜秋的玩意儿。凑近拿树枝戳了戳,这东西颤巍巍直晃悠,摸上去冰凉软弹,活像块会动的肥膘肉。
"该不会是野猪拱出来的啥脏东西吧?"老王嘀咕着,随手把它撂在原地,扛着锄头继续干活去了。
直到2015年的春天,电视里播放的"太岁"专题让他一拍大腿:"这不就是我在山上见着的那个怪东西吗!"老王连滚带爬冲回山上,果然那坨"肥肉"还在原地等着他。这回他可学精了,抄起麻袋就把这宝贝疙瘩扛回了家。
要说这太岁,古代《本草纲目》吹得神乎其神,说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百病不侵甚至长生不老!其实现代医学也说不清它的药用价值,只是说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但架不住民间传了几百年了,当它是稀世珍宝。尤其老王捡的这块重达140斤,堪称"太岁界"的巨无霸。
消息一出,全国各地的买家踏破了老王家的门槛。有老板当场掏出几万现金买走一斤,有收藏家半夜打电话加价抢购。
最绝的是这玩意儿扯下一块还能自己长回来,活脱脱像会下金蛋的母鸡。最后老王留下3斤当传家宝,剩下全卖了,银行卡里哗啦啦进账300万!
搁别人身上,50岁突然暴富,早该躺平享福了。可老王偏不!他穿着破胶鞋站在自家漏风的老屋里宣布:"我要用这钱当本钱,带乡亲们一起发财!"
他先是砸150万建起"德福山庄",又花20万承包鱼塘,接着买来50头毛驴搞养殖,还整了个食用菌合作社。
最夸张的是,这个百万富翁每天开着几万块买的二手面包车,在泥巴路上颠来跑去监工,老婆气得直骂:"你比当年种地还忙!"
可惜创业剧本没按老王的设想走。2017年一场暴雨把鱼塘冲成了大泥坑,20万投资打了水漂。他咬牙卖掉毛驴填窟窿,转头又遇上母亲病逝。2018年合作社刚见起色,偏赶上市场行情暴跌,最后只能含泪转手。
最惨的是"德福山庄",150万砸进去连个水花都没见着。老王干脆把招牌换成"太岁山庄",天天在门口支个摊卖山鸡。
没想到这歪打正着的生意倒成了救命稻草:跑山鸡三年卖出3万多只,毛收入200多万,连邻居都跟着他养鸡发了点小财。
如今老王的日子过得像坐过山车。骨刺疼得直不起腰时,他趴在炕上让媳妇揉背;猪圈里50头野猪嗷嗷待哺时,他又生龙活虎地拌饲料。
村里人笑他是"劳碌命",他吧嗒口旱烟回怼:"钱躺在银行能下崽?就得让它流动起来!"
虽然300万家底折腾得只剩个零头,但老王依然守着太岁山庄。有人问他后不后悔,这个满脸褶子的东北老汉嘿嘿一笑:"当年那坨太岁要是真能延年益寿,我还得再奋斗50年呢!"
说到底,老王的故事哪是什么一夜暴富的神话?分明是个中国农民刻在骨子里的韧劲儿:给座金山银山,他也要亲手开垦出片新天地。
来源:收藏大视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