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五年前在县城读书,最奢侈的享受是周末揣着皱巴巴的五块钱,在报刊亭前犹豫半小时,买《科幻世界》还是《读者》?这种甜蜜的苦恼像未拆封的水果硬糖,在舌尖慢慢化开期待,如今我的手机里躺着七个读书APP,囤积的电子书足够读到来生,却在每个深夜机械地刷新短视频。
二十五年前在县城读书,最奢侈的享受是周末揣着皱巴巴的五块钱,在报刊亭前犹豫半小时,买《科幻世界》还是《读者》?这种甜蜜的苦恼像未拆封的水果硬糖,在舌尖慢慢化开期待,如今我的手机里躺着七个读书APP,囤积的电子书足够读到来生,却在每个深夜机械地刷新短视频。
饥饿是台低电量手机,唯一的念头是寻找充电桩。饱足后的手机却弹出999+未读消息:朋友圈的马尔代夫、直播间的限量球鞋、知识付费的财富密码。我们的灵魂像超载的购物车,塞满从未拆封的人生选项。朋友聚会变成大型种草现场,每个人的瞳孔都闪烁着电子屏幕的蓝光。
某天在旧书市淘到泛黄的《瓦尔登湖》,扉页上有歪扭的铅笔字:"1987年购于新华书店,彼时春寒料峭,却觉内心丰盈"。忽然想起小时候攒半年零花钱买《辞海》的那个下午,蝉鸣声中抚摩烫金封面的颤抖指尖,才是真正的奢侈。
在物质与信息的双重暴食症里,我们是否正在失去对饥饿的敬畏?那些精确计算卡路里的都市人,或许更需要一场精神的辟谷。毕竟,给生活留白,方能在漫天星斗下听见自己心跳的韵律。
来源:健康养生大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