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年仅27岁就升任国企总经理的年轻人,短短3年内收了232万元现金“好处费”,最终被判刑4年10个月。这位曾被称为“职场天才”的年轻人,为何从风光无 限到身陷囹圄?他的故事背后,藏着怎样的警示?
一位年仅27岁就升任国企总经理的年轻人,短短3年内收了232万元现金“好处费”,最终被判刑4年10个月。这位曾被称为“职场天才”的年轻人,为何从风光无 限到身陷囹圄?他的故事背后,藏着怎样的警示?
1995年出生的闫科翰,201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成都某国企,担任法务专员。靠着“能吃苦、脑子活”,他3年内连跳三 级,从普通员工升为副科长,再到投融资部副部长。2022年,年仅27岁的他更是被提拔为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成为同龄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手握融资审批大权的他,很快被卷入利益旋涡。面对动辄上亿元的项目资金,他逐渐心理失衡:“别人赚千万,我拿的报酬太寒酸。”正是这种落差,让他迈出了错误的一步。
1. 只收现金:为避免转账记录,其他好处费都以现金交付,单笔达35万元;
2. 分批藏匿:将现金分批藏在新房角落,自称“看到成堆钱像人生赢家”;
3. 伪装拮据:申请消费贷款制造“缺钱假象”,日常不敢高消费,生怕露馅。
即便如此,他仍难逃法网。2023年9月被调查后,11次收受贿赂的细节全数曝光,最终被判刑并处罚金30万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都新都区近年来国企发展迅速,但闫科翰的案例暴露出管理漏洞:
权力集中:融资专员既管项目审批,又对接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监察;
教育缺位:年轻官员缺乏廉洁教育,面对引诱易动摇;
晋升过快:6年升任高管,心理建设未跟上职位变化。
当地近年已有多名官员被查,例如德阳市住建局副局长徐昌明、农业农村局原副局长胡智等,均因“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落马。
闫科翰并非孤例。近年多地曝出“90后贪腐案”:
-借贷装穷:某95后官员为掩盖受贿,长期申请网贷;
沉迷享乐:一名乡镇官员挪用公款 充值游戏、打赏主 播;
家庭压力:有年轻官员坦言“父母催婚买房,报酬不够花”。
这些案例折射出部分年轻人面对职场压力、物质引诱时的价值观扭曲。
“年轻有为不是捷径,守住底线才是正道。与其羡慕别人‘躺赢’,不如踏实走好自己的路。”闫科翰的案例如同一面镜子,照见贪欲的代价,也提醒其他人:人生没有“快车道”,一步错,满盘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卡皮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