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注意:这6类人将被辞退开除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4 03:20 1

摘要:坊间流传的"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戏言,正在被新时代的浪潮冲刷殆尽。

前言

曾几何时,"编制内"三个字是安稳的代名词。

坊间流传的"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戏言,正在被新时代的浪潮冲刷殆尽。

机关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并非免死金牌,而是系着纪律准绳的千钧重担。

从《公务员法》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制度铁网已悄然收紧——今天仍在岗位上混日子的某些人,或许明天就会成为以下6类被清退对象。

六条红线:触碰即出局

一、政Z立场动摇的人

公开讲些跟公家唱反调的话,加入那些不合法的团体、泄露国家机密、违规取得境外身份等行为,直接触发开除机制。

党员身份不是护身符,而是更高标准的紧箍咒,任何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都将面临"双开"结局。

二、玩忽职守的渎职者

疫情防控中擅离职守、安全生产监管弄虚作假、重大项目中收受好处放任质量问题。

以上这些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行为,即便没有主观恶意,也将因"不作为"被永久踢出公职队伍。

三、染指铜臭的腐朽者

收受千元购物卡、虚报差旅费、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谋利,这些"小打小闹"在监察体系下无所遁形。

最新修订的政务处分法明确规定:凡涉及经济问题,不论金额大小,视情节可予撤职直至开除。

四、道德底线下滑者

下班后参与网络赌局、酒驾被治安拘留、婚姻关系混乱引发举报。

这些"八小时之外"的放纵,都可能被认定为"严重违反社会公德"。

某地教育局干部因KTV不雅视频曝光被开除的教训,至今仍在系统内流传。

五、身陷囹圄的犯罪者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家暴构成故意伤害、违规放贷演变成非法经营,一旦被法院判处实刑,公职身份自动解除。

即便缓刑考验期表现良好,也永远失去重回体制的资格。

六、消极怠工的躺平者

连续两年考核垫底、累计旷工超过30天、拒不接受必要岗位调整,

这些看似温和的违规行为,正在成为单位优化队伍的法律依据。

五道护身符:守住你的编制

一、把讲政Z刻进骨子里

工作群不发牢骚、朋友圈不转敏感文章、饭局上不议论政策,这是当代公职人员的生存本能。

二、让廉洁成为条件反射

推不掉的礼品立即上交纪检组、项目审批全程录音录像、家属经商主动报备,建立透明的职业防火墙。

记住:收下一盒月饼可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三、把考核当生死线

年度目标分解到季度、重点工作留存痕迹、民主测评提前准备述职材料。

四、生活纪律带电长存

安装国家反诈APP防赌防骗、行车记录仪兼作纠纷证据、家庭矛盾及时调解避免报警记录。

公职人员的私德瑕疵,随时可能变成政审档案的污点。

五、用法律武器守住底线

遭遇不实举报时保存通话记录、收到辞退通知时要求书面说明、权益受损时在15日内提起申诉。

某局职工通过法律程序,成功撤销了违规处分决定。

结语

"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一切也就完了。"苏联部长雷日科夫的警句,此刻显得格外振聋发聩。

体制内的安稳从来不是理所当然,而是用如履薄冰的谨慎换来的职业特权。

此刻不妨自省:你电脑里是否存有涉密文件?手机里有无不当聊天记录?办公抽屉是否收着不该拿的东西?

立即自查整改,或许就是保住编制的关键一步。

#图文打卡计划#

举报/反馈

来源:村民~刘大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