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文学大师笔下的清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5 20:10 1

摘要: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传承民族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是人们亲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时间。除了古代的诗人对其颇多关注之外,在一些现当代作家的笔下,清明也缤纷多彩。

文学大师笔下的清明

作者:樊树林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传承民族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是人们亲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时间。除了古代的诗人对其颇多关注之外,在一些现当代作家的笔下,清明也缤纷多彩。

“清明时节,是扫墓的时节,有的要进关内来祭祖,有的是到陕西去上坟,或则激论沸天,或则欢声动地,真好像上坟可以亡国,也可以救国似的……”这是鲁迅先生在1934年清明节的杂感《清明时节》中的话语。文章涉及了两个事件,一是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要求在清明节入关祭扫清代皇帝的坟墓,引起人们的极大愤慨;二是国民党大员戴季陶同西安军政等各界要人在陕祭扫周文王、汉武帝等陵墓,“民众参观者人山人海,道为之塞……”鲁迅围绕这两件事情,阐述“死人的安危”与生人的福祸无关,证明了“扫墓”救国的虚妄不经,甚而可笑,产生了强烈的嘲讽效果。

艺术大师丰子恺回忆童年在石门湾过清明节时,充满了童趣。“清明三天,我们都去上坟。第一天,寒食,下午上‘杨庄坟’……茂生大伯挑了一担祭品走在前面,大家跟他走,一路上采桃花、偷新蚕豆,不亦乐乎。到了坟上,大家息足,茂生大伯到附近农家去,借一张桌子和两只条凳来,于是陈设祭品,依次跪拜。拜过之后,我们自由玩耍。有的吃甜麦塌饼,有的吃粽子,有的拔蚕豆梗来做笛子……”丰子恺叙述了孩子们把清明扫墓当成乐事,充满了童真。

清明时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之思。放风筝、荡秋千等户外活动正适合清明前后进行。《放风筝》是梁实秋暮年的作品,作者写道:“我对放风筝有特殊的癖好,从孩提时起直到三四十岁,遇有机会,从没有放弃过这一有趣的游戏。在北平,放风筝有一定的季节,大约总是在新年过后开春的时候为宜。蔚蓝的天,风不断地吹,最好放风筝……放风筝时,手牵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了,俯瞰世间,怡然自得。”梁实秋通过清明勾勒了儿时春天快乐闲适的生活,隽永明丽、引人遐思。

莫言在《檀香刑》中对清明节的描写情趣盎然。他这样写道:清明那天,眉娘撑着一把绘画着许仙游湖遇白蛇的油纸伞,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就为了“要和高密城里的女人们好好地赛一赛”,让男人们“看吧看吧看吧看”……尽管只是寥寥几笔,眉娘这个美丽妖娆、个性鲜明、不向命运低头的女子便跃然纸上。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品读这些文学大师笔下的清明,一定也别有韵味吧。

朗读者简介

韩元凯,增城区融媒体中心主播。书,一叶可以浅游世界模糊轮廓的小舟。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在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可解锁更多功能。

回复【找工作】掌握最新招聘资讯

回复【地铁21号线】获取广州地铁21号线快车时刻表

回复【公交】获取增城公交实时情况

回复【便民小店】查看附近的便民小店

回复【公积金】办理公积金业务

回复【天气】查询实时天气情况

回复【港澳通行证】进入网上预约/办理入口

今日精选

持续60天!增城正严查,已有多人被罚!

事关9万人!增城这个项目将于月底投产!

今天20时49分,增城正式进入......

“阅增城”视频号上新啦!

清明时节“花”纷纷

教你如何正确应对花粉过敏!

↓↓↓

主播:韩元凯

编辑:刘思泳

审校:林汝嫦

值班主编:黄家荣

终审:王戟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增城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