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刊文指出,西方可能认为特朗普的种种行动让中国感到焦虑,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这其实为中国重新绘制亚洲地缘政治版图创造了机会。文章指出,相较于特朗普第一任期,如今中国的姿态更为强硬,中国早就意识到美国过于极化且力不从心,难以维持其全球角色,中国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
2024+2025双年、2025+电子刊,组合下单更优惠
投稿邮箱:wenhuazongheng@gmail.com
《文化纵横》邮发代号:80-942
✪ 经济学人
✪ 章如峰(译)
兰犀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导读】
连日来,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全球关税战”不仅引发世界性的经济震荡,也引发世界性的舆论之争。近日《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刊文指出,西方可能认为特朗普的种种行动让中国感到焦虑,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这其实为中国重新绘制亚洲地缘政治版图创造了机会。文章指出,相较于特朗普第一任期,如今中国的姿态更为强硬,中国早就意识到美国过于极化且力不从心,难以维持其全球角色,中国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特朗普实施如此鲁莽的自我伤害和普遍破坏时,反倒显得尤有先见之明——而且自2012年以来,中国就一直为今日乱世做准备。文章分析近几年来中国在经济自主、刺激消费、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等方面的政策调整,认为这些经济机遇也伴随着地缘政治机遇。文章认为中国前方的道路仍充满风险,能否抓住历史时机最终取决于中国自己,但这个机会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特朗普。
本文转自“兰犀君”,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参考。
美国如何最终成就中国的伟大复兴?
一个天大的良机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发动新一轮关税攻势,并且其政府高调宣扬与亚洲的军事联盟,外界可能认为,这正是让中国——这个被美国视为“头号对手”的国家——感到焦虑的时刻。然而事实上,我们在北京的报道揭示了截然不同的画面。美国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确实在给中国施压,但同时也为中国重新绘制亚洲地缘政治版图创造了机会。
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的咆哮对中国影响不小:加上新增加的34%关税以及已有的关税,总税率已升至65%,若包括对小额包裹关税豁免的取消,影响还要更大。考虑到出口依然占中国GDP的大约20%(与2017年相近),这无疑将对经济造成伤害。中国企业以越南等国为中转地、试图绕过关税的策略,如今在美国全球设置贸易壁垒的背景下,也将难以奏效。
尽管如此,相较于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如今中国的姿态更为强硬。中国早就认为美国过于极化且力不从心,难以维持其全球角色。中国提出的对世界形势的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今在特朗普实施如此鲁莽的自我伤害和普遍破坏时,反倒显得尤有先见之明。
自2012年以来,中国就一直为今日之乱世做准备:推动经济和技术的自立自强,降低自身受美国遏制(诸如制裁和出口管制等手段)的脆弱性。尽管中国的银行体系仍需获取美元,但在非银行国际支付中,人民币的使用已经成为主流。
中国国内经济其实也有被忽视的优势。激烈市场竞争与大力发展科技,使得中国的工业企业在电动汽车、“低空经济”(例如无人机和打“飞的”)等方面全面击败西方对手。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把底特律拖回20世纪70年代的衰退时代,他对大学的打击也将拖慢美国的创新步伐。
本文发表截图
一个代表中国潜力的例子是DeepSeek公司,其被视为中国可以绕开美国半导体封锁进行自主创新的标志。中国政府乐见本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这也可能使得AI在中国的普及速度快于西方,从而提升生产力。这些迹象,加上更加包容企业家的政策态度,也解释了为何在2025年的MSCI指数(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股票指数)中,中国上涨了15%,而美国股市却在下滑。
房地产市场在泡沫破灭四年后,终于开始不再拖累经济。包括上海和南京在内的一些城市,房价已经开始回升。政府也采取措施刺激消费。地方政府可在三年内通过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8300亿美元)的新债券进行再融资,今年还将发行4.4万亿元的“专项债券”。部分资金将直接流向家庭。
中国经济仍需进一步刺激消费,并更坚决地稳定房地产市场,这对恢复家庭信心至关重要。消费增长还将改善中国对外关系,有助于消化产能。随着美国筑起高墙,中国将有机会重设全球贸易关系,转向在伙伴国投资制造业,而不是简单地向外输出产品。
这些经济机遇也伴随着地缘政治机遇。美国的对华政策令人忧心地模糊不清。美国政府内部的鹰派认为,美国减少对欧洲的投入是为了腾出资源遏制中国。然而,特朗普本人钦佩中国领导人,并派遣盟友、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赴北京试水协议。在他首个任期中,特朗普与中国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如今,他希望围绕TikTok重新谈判。
中国判断,MAGA派所谓“逆基辛格”策略(即美国试图拉拢俄罗斯、疏远中国)纯属荒唐。特朗普式的保护主义、对盟友的轻视及对人权的冷漠,彻底背弃了美国的价值观——曾经的“自由世界灯塔”如今变得反复无常、令人担忧。中国无意填补美国留下的全球权力真空,但有机会扩大自身影响力,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国家。如果中国在推广清洁技术的同时,也在国内更积极减排,它也有可能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展现领导力。
特朗普对北约和乌克兰的不屑态度,已削弱外界对美国履行亚洲盟友承诺及其所谓“保卫台湾”意愿的信心。若美国自己能制造更多先进半导体,所谓“保卫台湾”的战略动机也会下降。对中国而言,这是天赐良机。
不过,中国前方的道路仍充满风险。贸易战可能引发全球性衰退。如果特朗普未能与中国达成协议,他可能在汇率问题上发难,甚至祭出更多制裁。能否抓住历史时机,最终取决于中国领导人。但这个机会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另一个人——特朗普。
本文由“纵横说”播客节目整理而成。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打赏不设上限,支持文化重建
010-85597107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早8点至晚8点
来源:文化纵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