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德保||李现理专栏130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5 19:52 2

摘要:近几天,阅读欣赏微信群里的文章,多是想念或祭奠已故亲人、朋友的内容。一篇篇或诗或文的细节,读着让人陪着伤心不已,动情处还让我心凉地凄然泪下。

忆起德保

李现理/文

近几天,阅读欣赏微信群里的文章,多是想念或祭奠已故亲人、朋友的内容。一篇篇或诗或文的细节,读着让人陪着伤心不已,动情处还让我心凉地凄然泪下。

4月4日清明节上午九时,我回到农村老家。在西间书房寻找可阅书籍时,看见了书架上的三本老影集册。随手翻翻,二十七年前与德保的两张合影照片,让我久久凝视起来。

睹物思情,我思绪飞扬,想起了与德保相处的时光。

一九九五年三月九日,二十四岁的我请辞村小学校长职务,与四百余名学生泪别,到距家西两公里处的西贝乡政府党政办,从事文秘和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上班第二天,一位个头中等、头部秃顶的人,到党政办找我聊天说话。说叫武德保,四十岁,是门岗,老家在西贝乡东十余公里牛店乡武村,与乡党委书记张德修、政法副乡长高家梁是同乡镇老乡。

当时,我和德保的工资由乡广播站造册,农经站统发,还天天一起在乡政府食堂吃饭,于是就成了的同事。

后来听说,是德保费了好大劲,多次求助高家梁副乡长,才安排他到乡政府看大门的。

再后来逐渐发现,德保的性格很高傲,脾气也很倔强,与一般二般的人几乎没有共同语言。

一天晚上,德保请我到乡政府附近饭店吃饭。两瓶啤酒下肚,他就开始发起牢骚来,说很看不惯当时的社会风气。

“为啥?”我惊讶地不解。

“比如说吧,我上小学时一直是班长,他高家梁啥也不是。他经常偷家里的料豆子给我吃,如果我发现他不给我吃让别人吃了,敢立即揍他。你再看看现在,他是国家干部副乡长,我竟是个看门类临时工,你说这社会可公平?我认为应该反过来了:我当副乡长,让他去看门,可对?给你明说吧,就是让我当个省级干部,我也有能力干好喽!你可信?”

“一是不对,二是也坚决不信!”我立即怒怼他。

“我咋不对了,你咋不信?你好好给我说说!”他把头伸过来,瞪着眼,晃着脑袋,似乎很生气。

“请问你有多高的学问和能力?可懂得一百多年前达尔文老人家的进化论咋说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老兄啊,现在我教你两个能看惯社会的绝招:一是不看,二是挤着眼不睁开。”我说。

“啪!”他拍桌怒目而起:“你还是乡政府公认的小四大班子领导类(即领导身边搞服务的秘书、司机、财政所长、通信员),我今天特意花钱请你一人到饭店吃烩面喝啤酒,是让你给我出点子类,你说类都是啥家屎也?”

真是性格决定命运。让德保离开门岗岗位回农村老家的原因,是他胆敢两次挑战乡党委书记的权威。

一九九八年三月,张书记升到县直单位任职局长,樊乡长接任党委书记职务。

当年六月初一天,德保在方便面箱子上写了“院内不准洒粮”六个大字,找个小绳挂在大门外,打开大门后,去一墙之隔的供销社看来麻将去了,不大会儿院内晒满了小麦。

正巧,县委书记来政府大院督查麦收情况时,差点泚倒在地。陪同的县委办公室张姓副主任,掏出手机训了樊书记几句。

下午,樊书记质问德保为啥在关键时期脱岗“掉链子”。

他立即一指大门外的方便面箱子:“我挂的有牌子!”

樊书记上前一看,更是大怒:“我问你的是为啥不守在门岗!你仔细看看你写的是啥?究竟是洒粮,还是晒粮?粮食刚打下来恁贵,谁会乱洒?你真是混蛋个炸!”

次年三月中旬一天中午十二时,我和樊书记一起掂着碗说着话,走出“书记大院”去食堂吃饭。

樊书记无意往南一瞅,看见有一头老母猪,大摇大摆地连屙带尿,悠闲地甩着尾巴,扭着屁股,从南朝北进入政府大院过来,后面还紧跟着四头小猪子。

樊书记立即停步转身,咬着牙用右手指着门岗处大吼:“现理,你去看看德保跑哪去了?问问他为啥大门敞开,一大群猪进政府大院了,为啥不管不问?是不是没长眼?”

我立即把碗筷放在地上跑到门岗处,给德保严肃地说了樊书记的“指示精神”,打算与他一起把一群猪撵走了事。

保德不紧不慢地出门,朝北瞅了樊书记一眼,竟很有劲地质问我:“大门口挂的是人民政府牌子,人民群众养的猪进政府大院咋了,犯法了?你说说人民群众养个猪可容易?我早就看见了,就是不撵!,能咋着我?”

“啪”,樊书记把碗狠狠地摔在水泥路上:“武德保,我不讲以前你是靠着谁的关系来类,今天也不管你类根子后台有多硬,请你马上结清工资,卷起铺盖给我滚蛋走人!”

德保在西贝乡政府看门五年。那次被开除回家后,买了辆三轮车,经常在附近乡镇街道上,撵会干起了水果生意。

我曾在西贝乡工作二十年,如今进城工作也十一年了。

昨晚,与西贝乡几位老同事小聚聊天。一位很同情地讲,德保没到西贝乡政府看大门前,父母都去世了,也结婚生子了,可自己整天“云天雾地”的瞎胡想,把妻子打跑嫁人了,十多岁的儿子得了急病,没及时治疗也死了……。

他还很遗憾地说:“时间过得真快,德保去世时四十九岁,如今已经二十一年了……”。

作者李现理,男,汉族,1971年3月出生在老子故里豫东鹿邑县,本科文化(新闻采访专业),中共党员,现供职于河南省鹿邑县城管局办公室,第十一届半朵中文网签约专栏作家、周口市作家协会会员、鹿邑县作家协会副主席。1992年3月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和文学作品创作,已有数百篇作品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解放军报、河南日报、大河报、周口日报、《北京文学》、《党的生活》等报刊杂志发表。2018年12月出版28.2万字作品专集《二十六年新闻路》。

来源:河南文苑2i3n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