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探村记:许昌乡村的诗意与传承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3 19:44 1

摘要: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之外,许昌的乡村正悄然绽放着独属于春日的魅力。3 月 23 日清晨,百家助农志愿者服务队迎着曙光从许昌市区出发,一场充满惊喜的长葛乡村春日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之外,许昌的乡村正悄然绽放着独属于春日的魅力。3 月 23 日清晨,百家助农志愿者服务队迎着曙光从许昌市区出发,一场充满惊喜的长葛乡村春日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车队缓缓驶入古桥镇刘李村,一座青砖灰瓦的马头堡牌坊瞬间抓住众人目光。在春日暖阳的轻抚下,牌坊泛着温润光泽,仿佛带着江南水乡的柔情,悄然融入北方村庄的质朴之中。

来自扮靓乡村美葛邑

踏入村子,整洁的柏油路延伸向前,家家户户皆是古式门脸,墙角陶罐里油菜花俏皮地探出头,排水沟里菖蒲绿芽点缀其中,处处透着春日的生机与精致。

村里的文化气息同样浓厚。文化广场上,百姓大舞台即将完工,文化大礼堂庄重而大气。而那一面面文化墙,更是内容丰富,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沿着青石板巷漫步,空气中飘散的淡淡薯香,引领众人来到刘清山凉粉坊。

回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刘李村 85% 的村民都投身于凉粉制作。每天凌晨四五点,村民们便挑起扁担,带着两三盆凉粉,奔赴各个村镇的集会。那时,刘李凉粉在周边可谓是老少皆宜,极受欢迎,每户每年凉粉销量高达 30000 多斤。

100 多年来,长葛周边但凡有集会,总能看到刘李人的身影。凭借着品质上乘的 “炒凉粉”,他们成功打响品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刘李食品厂的刘清山现场炒制了一锅凉粉,秘制辣椒酱与蒜末的奇妙组合在舌尖上瞬间 “引爆”,志愿者们纷纷被这美味征服,现场热闹非凡,手机镜头记录下志愿者们争相打包的火热场景,还有刘清山夫妇被阳光映红的幸福笑脸。如今,这份传承三代的非遗美食,借助电商平台,走进了全国各地的千家万户。

午后,队伍转战至南席镇古城村。连片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闪耀着钻石般的光芒。2019 年,村两委领办农业合作社,让这座传统农业村重焕生机。每个占地 3 亩的智能大棚,年产番茄可达 4 万斤。通过 “农户 + 合作社 + 商超” 的运营模式,每个大棚年收入突破 3 万元。志愿者们看着已经成熟的部分黄瓜,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打卡,还品尝了新鲜采摘的黄瓜,赞不绝口。

此次春日探村,意义非凡。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诗画田园的美学韵味,更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当城市消费者通过直播下单购买刘李村的非遗凉粉,当商超采购员在古城村签下订单,这些数字背后,是城乡共荣的美好新图景。正如刘李村党支部书记刘冰锋所言:“我们打造的不仅是农产品,更是承载乡愁的文化符号。”

春日暖阳下,志愿者们的后备箱装满了带着泥土芬芳的特产。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馈赠,即将在城市餐桌续写 “从土地到舌尖” 的温暖篇章。或许,这就是美丽乡村最动人的模样:既有诗意的栖居,更有共富的希望。快来和我们一起感受这份许昌乡村春日独有的美好吧!

来源:广西农村的小伙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