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一男子靠种植水稻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2000多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6 04:33 2

摘要:2021年,江苏一男子种植水稻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每亩地的产量高达一千多斤,而且他研究出了一个绿色循环生态种植法,一亩地能挣三份钱,还带动了45户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年销售额高达2000多万元,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2021年,江苏一男子种植水稻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每亩地的产量高达一千多斤,而且他研究出了一个绿色循环生态种植法,一亩地能挣三份钱,还带动了45户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年销售额高达2000多万元,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今天的主人公名叫吴惠男,江苏省苏州市人,他原本在当地做着工程生意,一年能挣700万元,可是在2013年因为某种原因,他被迫放弃工程生意回到了村里。

在此期间,他在自家的10亩土地上种起了水稻和蔬菜供自己食用,由于自己种植的是绿色水稻,他给自己曾经生意上的朋友送了一些,没想到朋友们吃完大米后觉得很好吃,提出想要花钱购买,这让吴惠男发现了商机,于是他思考一番之后,决定大批量种植生态水稻。

2015年,吴惠男在苏州市相城区流转了300多亩地,正式开始种植绿色水稻,然而到了2015年7月,正在稻田边巡视的吴惠男却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稻穗被虫子吃得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除此之外,由于他的稻田里不打除草剂,稻田里长了很多野草,而他只能花钱请人除草,成本很高。

由于出现了这两种问题,到了2015年底,吴惠男每亩只收上来300多斤水稻,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他难受到了极点。

吴惠男以前种的水稻很少,都是拿来卖给朋友,现在种的多了,就需要他到处跑市场寻找销路。

他听说当地有一个助农平台在直播销售农产品,于是他跑去寻求合作,可对方却压根不相信他的水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还认为他是骗子。

之后,他又找了好几家大米经销商,可经销商却嫌弃他的水稻价格太高,无奈之下他的大米只能压在手里。

种水稻的第一年,吴惠男就赔了200多万元,这让他很受打击,那么接下来他该如何扭转局面呢?

首先,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水稻的亩产量和降低成本的问题。

2016年,吴惠男继续种植水稻,他听说鸭子喜欢吃虫吃草,鸭粪还可以给稻田施肥,于是他决定在田里套养鸭子除草。

他一亩稻田放养了8到10只鸭子,本来一切都很顺利,然而在不久之后,他就发现了这样做的弊端。

原来,在水稻花开之后就到了灌浆期,鸭子爱吃稻穗里的米浆,很多稻穗都有被鸭子吃过的痕迹,幸亏吴惠男发现的及时,不然又要造成很大的损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在水稻开花之后就会把鸭子赶出来,驱虫的工作靠鸭子只能完成50%左右。

此外,他还听说有的地方用酵素也能驱虫,于是吴惠男就开始用各种蔬菜做实验,最后他发现洋葱和大蒜发酵做成酵素之后效果很好。

于是,吴惠男跑到农贸市场买了许多不新鲜或者被挤压的尾菜,分拣出来大蒜和洋葱专门用来制作酵素,而其他尾菜就做成了有机肥。

吴惠男用鸭子和自制的酵素来除草驱虫,用市场上不要的尾菜做有机肥,这样做不仅降低了成本,亩产量还能达到一千多斤。

到了2017年底,吴惠男就收获了20多万斤大米,这下终于解决了产量的问题。

可是,在之前销售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相信他的大米是用绿色生态的方式种植的,那他又该怎样才能让客户相信呢?

阳澄湖大闸蟹是当地比较知名的农产品,也是当地的地理标志,吴惠男决定在稻田里养殖大闸蟹,这样既能再多收获一份收入,也能证明自己的水稻是生态种植的。

从2019年开始,吴惠男用一半的稻田套养鸭子,另一半稻田在除草之后,每亩套养600只大闸蟹。

他跟阳澄湖的蟹农合作,在插秧之后放蟹苗,蟹苗不用投喂,可以吃稻田里的虫子和杂鱼,水稻收割前把田里的水放干,这样就可以捕捞大闸蟹。

采用稻、鸭、蟹混养模式后,很多客户都相信了吴惠男的生态种植模式。

为了扩宽大米的销路,他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在苏州有一种传统的小吃叫作“团子”,当地很多人喜欢在吃早餐的时候吃团子,而制作团子需要用到大米磨成的米粉。

2019年,吴惠男又找到一些制作团子的店铺谈合作,把大米卖给他们,靠着这些办法,吴惠男生产的大米完全打开了销路,而且还吸引来了买鸭子和螃蟹的客户。

之后,吴惠男又牵头成立了合作社,还带动45户村民一起靠水稻增收致富,到了2021年他的水稻年销售总额达到2000多万元。

那么,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

来源:裘克谈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