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PhD第一大科研对象竟然是自己导师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6 07:12 2

摘要:当年我以为博士生涯的主线是“埋头做研究”,结果进了港大才发现——真正的主线是“研究导师”。 导师风格千奇百怪,选对了是学术启蒙,选错了是职场霸总手下的工具人,在他的项目组里当一颗永远在加班的螺丝钉。今天就来给大家总结一下港大导师的五大流派: ‍♂️ 佛系派导师

当年我以为博士生涯的主线是“埋头做研究”,结果进了港大才发现——真正的主线是“研究导师”。 导师风格千奇百怪,选对了是学术启蒙,选错了是职场霸总手下的工具人,在他的项目组里当一颗永远在加班的螺丝钉。今天就来给大家总结一下港大导师的五大流派: ‍♂️ 佛系派导师:你不找他,他一定不找你 你不问,他一定不催;你问了,他立刻秒回。Meeting?可以安排,但你得主动约。适合极度自驱型博士生,没人push,靠自己悟。风险:完全没有人管,容易拖到蕞后一秒才开始卷。 ⚠️ 卷王派导师:凌晨三点还能收到他的 “I hope you can finish this by tomorrow.”(此处的“明天”是早上六点)论文进度表排得比高铁时刻表还密。适合想狂刷论文数的博士生,一年顶别人三年。风险:极限考验心理素质,不会时间管理的选手容易崩溃。 社牛派导师:朋友圈全是 conference 合照 “Hi team! I'm at XX conference now.”朋友圈更新比我妈还勤,会议比你旅游还多。适合想要扩展人脉的学生,他带你走遍国际学术圈。风险:约meeting比约饭还难,可能三个月见不到真人。 毒舌派导师:每次meeting都是自尊心的极限拉扯 “你这研究思路像个本科生。”“你的writing太差了,需要re-write。”“你要不要考虑换个方向?”适合想硬核提升的博士生,毕竟毒舌虽然扎心,但真的有用。风险:心理素质不够强的,可能meeting完直接emo。 双面派导师:Zoom上是天使,线下是阎王 Zoom开会:温柔鼓励型,“Good question!”线下开会:“你最近是不是没怎么读文献?”线上“Nice job”,线下“你这结论不对吧?”适合适应能力强的学生,但你永远摸不清他的情绪变化。 总之,在港大读博,选导师比选对象还重要!有的导师带你发论文飞起,有的导师把你卷到怀疑人生,有的导师根本懒得管你…… 所以,你们的导师又是什么style? 每天更新是因为不想一个人痛苦,想拉你们一起体验学术的酸甜苦辣!一定更新比导师催稿还准时!你的follow可能就是让我坚持更新的动力(毕竟博士生随时想‍♀️路),等我爆火你就只能排队蹭干货了。#留学 #北大 #港大 #写论文的精神状态 #和导师相处 #导师 #香港留學 #香港读博

来源:看了看电话779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