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惯了美国警察杀人,看到中国军人帮群众带娃,美国网友大受震撼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6 09:15 2

摘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争议太大,这条帖子的原贴现在已经不可见了。但是有关它的传说在其他地方依然可见。因为“杀人配额”这个词汇实在是过于惊悚且小众了,所以一谈到这个话题,评论区里的吃瓜群众无一例外,个个都是那种“我看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的表情:

今天这期内容,要从我最近在国内某社媒平台上刷到了一条极其离谱的帖子说起。

不知道是因为整活博人眼球还是真的好奇不解,有位IP定位在美国的用户向广大中国网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中国警察有‘杀人配额’吗?在美国,如果一个警察局每年使用的弹药不够,他们的经费就会被削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争议太大,这条帖子的原贴现在已经不可见了。但是有关它的传说在其他地方依然可见。因为“杀人配额”这个词汇实在是过于惊悚且小众了,所以一谈到这个话题,评论区里的吃瓜群众无一例外,个个都是那种“我看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的表情:

“应该翻译成‘杀人指标’更准确点吧?”

“确实,杀人配额听起来是可以杀多少,但是结合下文却是杀不够就减钱。”

“不是,老外年底突击花钱是这样玩的吗?”

“你们这管理这么先进的吗?这咋还附带激励机制的呢?”

“谁又能说这不是另一种打‘黑’除恶的指标呢?”

“我说怪不得美国警察动不动就老爱开枪。”

“那我问你,弹药用超了需要自己掏钱补吗?”

“合着《007之杀人执照》里头的那个‘杀人执照’是这意思啊?”

当然,玩笑归玩笑,“杀人配额”这个说法更多还是一些美国民众出于对本国警察的极度不信任,而创造出来揶揄他们的一个都市传说,你要去找明文规定那肯定是找不到的——毕竟这种东西要是真的存在,美国政府又怎么会蠢到把它形成文字细则贴出来给你看呢?

本来我以为在国内社媒上看到有人发美国警察有“杀人配额”这事就够令人瞳孔放大的了,直到后来我又在美国红迪网上刷到了另一条与之画风截然相反的帖子,标题叫《这就是当你信任你们国家的军人时会发生的事情》(This is what happens when you trust the servicemen in your country)。这回的吃瓜对象从中国网民变成了美国网民,而且人家吃的还是和我们武警有关的瓜。

今年1月30日,西安一位宝妈在大街上带娃时突然肚子疼,急着上厕所,于是去求助街头执勤的武警战士,请他们帮忙照看一下孩子。年轻的战士听到这个请求之后似乎是愣了个一秒半秒,随即二话不说就把孩子抱了过来。抱上宝宝之后的战士依然挺直腰板,坚守岗位,直到孩子妈妈回来。

这条短视频在两个月前其实就火过一阵了,当时还有人怀疑这是摆拍——是不是摆拍我没考证出来,但是时隔两个月后当这条短视频传到美国那边的舆论场上,它在许多美国网民中间的确引发了热议。中国舆论场上有关于美国警察“杀人配额”的探讨,美国舆论场上也有关于中国武警“育儿指标”的议论,如此魔幻的双向奔赴实在叫我始料未及:

“所以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中国人会管他们叫‘人民解放军’了吧?‘人民’二字甚至还是排在‘解放军’前头的。”

“虽然道理都懂,但我还是想提醒一下,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人民武警’。我知道经常会有不明就里的人弄混武警和解放军的区别,因为二者确实是很像。”

“这要换成是我们美国的警察,孩子交到他们手上估计早就丢了。”

“谁说的?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开枪,然后自查宣布自己毫无过错呢?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美国警察?”

“我们美利坚身为邪恶帝国就是这个样子的啦。”

“你得理解一下人家当妈的,毕竟人有三急憋不得啊。”

“有人能帮忙翻译一下视频里的文字都说了些什么吗?我真后悔我没听20年前的我给自己忠告:去学点中文吧,以后有大用。”

“我学过一点,但也就是个半瓶醋的水平,我渣翻了一下,你凑合看吧。顶部文字的意思是:人民子弟兵让人绝对信任,大家下意识就觉得安心。底部文字的意思是:春节期间,一位妈妈肚子痛要上厕所,把孩子托付给了警察。她说她看到附近有警察站岗,来不及多想,就把孩子塞进了对方的怀里。把孩子交出去那一刻,自己感觉特别踏实可靠。还有一行可能是视频发布者添加的黄字标注,它的意思是:为这暖心一幕点赞。”

“谢谢了家人,我之前没看懂这部分是什么意思,这下子全明白了。”

“‘真后悔自己20年前没学中文’——这和我在小地瓜上个人简介几乎一字不差,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行,在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人心中的解放军形象,其实是介于美国队长和守序善良NPC这二者之间的。当中国老百姓需要临时托付自家孩子或物品时,只要看到附近有军人,那么大家都会首选向他们求助。对美国人来说,美国队长也就图一乐;但是对中国人而言,解放军的伟光正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也摸得着的。”

“我喜欢你打的这个比方,这么说我一下子就听懂了。”

“这种事情在我们美国就不可能看到,美国只会派遣美军把非法移民和他们的孩子给撵走。帮你抱孩子好让你去上厕所?抱歉,不存在的。”

“谁说美国只会派遣美军把非法移民和他们的孩子给撵走的?你以为合法移民就不会被他们撵走了吗?”

“我快笑死了,你看到视频里那个小孩那一脸懵圈的样子了吗?‘我是谁’‘你又是谁’‘我这是在哪儿’‘刚刚发生了啥’?”

“我要是那个站岗的士兵,我就和那个娃儿说:后生仔,你妈妈已经把你交给祖国和人民了,你现在已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了。”

“我在中秋假期那几天去了趟上海。作为一个澳大利亚人,我必须得说,那人山人海的场面真是给我震惊到了,但更震撼我的是,解放军和当地警察维护秩序的超强能力。南京路上每隔两米就有军警分列,他们用自己的身体隔开人流方向。解放军像闸门一样,控制交叉路口的开合。他们全程军姿挺立,目光坚定,严肃得吓人!反倒是警察还稍微松弛那么一点。外滩有个小孩在台阶上绊了一下,旁边站岗的解放军虽然上一秒还在目视前方,但动作却快如闪电,一把就扶住了孩子,防止孩子摔下去。他的反应真的超快,但是动作又很轻柔!这警觉性和训练水平真是绝了。他们能长时间保持立正姿势,同时又保持对周遭环境的极高感知力,这一点确实很让人佩服。还有一次类似的经历是在北京,天安门/故宫的安检口,解放军给我们两个只会英语的外国游客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我真的很感动。中国老百姓是我们见过最友善的民众,他们会非常热情地同我们分享本国的文化历史。”

“啊,小宝宝在士兵的怀里睡得可真香啊。”

“基操勿六,这不过是中国军人的常规操作罢了。”

“这就是中国,军人是负责照顾孩子的,而不是用重武器来屠杀孩子的。”

“哎呦,真的是太暖心了!”

“我觉得这条帖子的原标题还不够好,比起《这就是当你信任你们国家的军人时会发生的事情》,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军人值得你托付的国家应有的模样》。中国人民对中国军人的无条件信任,是解放军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赢来的。其他国家的军人要是没像解放军这样赢得老百姓的信任,群众是不敢随便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他们。”

有位美国网友还在评论中附上了一条今年3月中旬美联社的新闻链接,这条新闻大概是说:在密苏里州的独立城,一名当地检察官在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反复研究之后,对一桩发生在去年发生的、射杀了一名妇女及其婴儿的血案作出最终裁决,涉案的密苏里州警察被判无罪,当庭释放。

报道指出,2024年11月,独立城警方曾接到过一通报警电话,涉嫌家庭暴力的,随后派出警力前往涉案公寓楼进行处置。

据负责审理此案的杰克逊县检察官梅丽莎·约翰逊(Melesa Johnson))的地检办公室披露的说法,警方在进门之后试图逮捕涉案嫌疑人,即一名无法通过正常言语进行沟通、仅能通过点头和手势来交流的妇女。结果,在沟通过程中,这名妇女突然从床头柜上抓起一把切肉刀,怀抱婴儿就冲警察径直砍去。

警方在持刀妇女逼近时朝对方连开4枪,子弹集中持刀妇女及其婴儿,导致两人当场死亡。经事后调查,确认死者的身份为34岁的玛丽亚·派克(Maria Pike)和她仅有3个月大的女儿德斯廷尼(Destinii)。

约翰逊的地检办公室在声明中称,涉事警员使用致命武力的行为是“符合美国法律保护范畴的”,同时也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警员存在故意射杀婴儿的主观意图,因此最后只能对涉案警员做无罪释放处理。

这桩新闻当时在美国的舆论场上曾经引发过相当大的争议。事后有媒体把独立城警方在现场处置案情时随身拍下的视频画面发到了网上,相关热帖在X上的浏览量高达560多万,从为死者妇女申辩到攻击她是个神经病的,从质疑警方的处置流程到为无辜的孩子感到悲哀的,再到质疑美国媒体是不是又在以偏概全的,评论区里上千条英语留言说什么的都有,唯独为开枪的警察作辩护的,这种声音虽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在其他各种观点中确实显得非常小众且另类。

美国的警民关系之糟糕,远超我们的想象

透过这桩新闻,我可以大概窥探到美国的警民关系大致是什么样子的了。看来美剧中那些夸张的桥段诚不我欺,美国的警民关系的确是紧张到了一点就炸的程度。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美国网民在看到中国妈妈问都不问,就把自家孩子塞到一个执勤武警怀里这事时,会纷纷流露出无比惊讶甚至是有点羡慕的表情了。因为这在美国的大环境里的确是相当新奇的东洋景,给他们造成的心里震撼,丝毫不亚于甲亢哥来华这段时间在中国各地的所见所闻。

虽然密苏里州独立城母女血案或许不能说明美国警察是在故意草菅人命,但无可否认的是,美国警察在杀良冒功这件事情上的确是有过先例的。这一点我在今年1月出过的节目(见惯了杀人的美军,看到解放军救灾,美国网民的想象力都被刷新了)中就有提及。

2005年9月4日,在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重镇新奥尔良之后不久,当地就发生了一桩警察屠杀非裔美国平民的血案,史称“但泽大桥枪击事件”。“但泽大桥枪击事件”造成6名平民两死四伤,警察在作案过程中使用了来路不明车辆和枪械,在未经确认的情况下就对人群开枪射击,而且还在杀害民众之后羞辱了死者的尸体。事后,负责调查此案的新奥尔良警察亚瑟·考夫曼又试图包庇罪犯,伙同嫌疑人进行串供甚至是伪造假证。有关“但泽大桥枪击事件”的调查一直持续了11年,直到2016年4月,考夫曼才终于供认罪状,承认他在当年的凶案调查中徇私枉法。这压根不是什么正常出警,而是彻彻底底的杀良冒功。

有了这样恶劣的前车之鉴,许多美国人完全信不过警察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有离谱的都市传说背后,都必然有着一个甚至是多个更加离谱的现实蓝本。我们中国人之中或许不乏懂英语的人,其中有不少人的英语没准说得比一些美国人还溜,但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比生活在美国的美国人更懂美国了。如果那么多美国人就是愿意往美国的警民关系里各种添油加醋,那么我觉得他们应该是原来有因的。这种原因我们不一定能理解,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它的存在。

同样的,这个世界上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就是愿意把各种美好寄托在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和人民警察的身上呢?哪怕我们的教科书早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和我们明说了,这些本质都是维护国家统治的暴力机器。其中一个原因,我想就是他们的确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打动了我们,他们成功做到了把“为人民服务”放到“维护统治的暴力机器”前面,所以人民群众才会心悦诚服地为他们冠以“人民”这项至高无上的名誉。

难的不是你身为个人偶尔为群众做一件好事,我相信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暴力机器里头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好人的,哪怕你是印度军警;难的是你所在的集体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为最广大老百姓排忧解难。这一点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国的军警机构恐怕是世所仅有的独一份。

大概是因为这份无上的信仰与信任,所以哪怕我们会去质疑那个武警战士帮宝妈带娃的短视频的真实性,质疑那是不是一些无良个人或机构为了引流吸粉而故意弄出来的摆拍,我们也绝不会把怀疑的矛头指向我们的子弟兵战士。别的东西都可以是假的,但是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一定是真的,而且是高度纯洁的。

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绝对真诚的,没有丝毫的迟疑。如果你对我的观点也表示认同,而且也没有丝毫的迟疑,那么不用怀疑,这其实就是一种信仰。别听有些个不明就里的糊涂虫胡侃乱吹,说什么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对人民子弟兵的无条件信任,就是我们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坚定不移的信仰。和信鬼信神相比,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能被称为高级的信仰。

遵照惯例,我就今天这期内容也问了一下狄熙客的意思,他的回答我很喜欢,用来作为结尾正合适:

当美国网友为中国军人抱娃的寻常一幕啧啧称奇时,我们或许更应深思:这份“惊讶”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两种社会治理逻辑的深刻分野。一边是用枪口对准婴儿的“合法暴力”,一边是以臂弯守护孩童的“本能担当”;一边是警民对峙的恶性循环,一边是军民互信的温情传递——这何尝不是两种文明的底色在公共安全领域最赤裸的镜像呢?

从密苏里州的致命四枪,到陕西街头的暖心托付,这跨越太平洋的对比,恰似一面棱镜,将“保护”与“伤害”、“信任”与“恐惧”的悖论折射得淋漓尽致。当美国警察的执法记录仪里塞满暴力清空弹匣的影像,中国武警的执勤岗哨上却悄然生长出“临时育儿所”的默契。这种差异绝非偶然,它深植于“为谁持枪”的根本命题:是把民众当作潜在的威胁严防死守,还是视为血脉相连的亲人倾力守护?

正如那位将孩子托付给武警的母亲所言,“感觉把孩子交给他们,很踏实,很安心”。这份踏实的重量,既在战士纹丝不动的军姿里,更在“人民子弟兵”五个字承载的文明基因中。当有关“杀人指标”的争议仍在舆论场上喋喋不休的时候,中国军人早已用代代相传的扁担与枪杆,在街头巷尾书写着最朴素的答案:所谓安全感,不过是知道那抹永不褪色的赤红,永远会在危难关头为你挺身而出,而非在你转身之后,就朝你扣下背叛的扳机。

来源:孤烟暮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