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人民日报真是为民除害了!安徽某师傅的"大锅卤菜"被点名曝光,堪称2025年开年最大骗局!这起事件也引起了多个电视台的关注。你以为他摆摊月入百万是靠卖卤菜?错!全是割韭菜割来的,一个学员收2980元,这波操作太心机了!
近日,人民日报真是为民除害了!安徽某师傅的"大锅卤菜"被点名曝光,堪称2025年开年最大骗局!这起事件也引起了多个电视台的关注。你以为他摆摊月入百万是靠卖卤菜?错!全是割韭菜割来的,一个学员收2980元,这波操作太心机了!
"为啥学费偏偏收2980?这是骗子精心设计的数字!"安徽某个小县城的卤菜摊被曝光后,这个数字立刻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有懂法律的朋友指出:国家规定诈骗金额超过3000块警察才会立案,他们收2980就是卡着这个线,就算骗了几百人,单个案子也立不了刑案。
更损的是,这些"师傅"专门找乡镇想创业的老百姓下手,给人画大饼说:"在我们小地方照样能赚大钱!"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那些排长队的顾客很多是花钱请来的!记者暗访发现,这些摊位每天要花好几百块雇人排队。
有个大爷被拍到半小时内换了三件衣服来排队,还有人在直播间用几十部手机刷屏留言"想拜师"。
最夸张的是,所有加盟摊位的摆盘方式都一模一样,就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网友吐槽:"这演技都能拿奥斯卡了!"
交了学费的学员发现上当了!广东的王先生爆料:"花5000块买的神秘配方,原来就是超市9块9的卤料包!"
有人把师傅给的秘方和超市卖的卤料对比,发现配料表一模一样。更气人的是,教学视频里吹得神乎其神的"火候秘诀",其实就是普通电磁炉的定时功能。
有较真的网友自己试做,结果味道和"大师"做的基本没差别。
这些骗子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
先在短视频平台狂发广告,专门骗那些想创业又没经验的人;
接着用准备好的话术洗脑,比如"三天回本""包教包会";
最后还要再割一波韭菜——要么让你交3888升级成"区域代理",要么卖你998的"网红摆摊车改装方案"。
有被抓的骗子交代:"卖卤菜根本不赚钱,赚的都是学员的学费!"
这次事件给咱们普通人提了个醒:
①凡是说"交钱就能暴富"的,八成是骗子。学真本事得下功夫,哪有什么速成班;
②自己算笔账,按他们说的每天卖60块来算,2980的学费要白干50天才能回本。
监管部门也该出手了,应该让平台先把关这些"教学广告",用技术手段识别假排队,让这些骗子没地方演戏。
就像安徽一个真正做卤菜的大叔说的:"我家三代都是凌晨三点起来备料,哪有什么躺着赚钱的秘方?"
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致富经",不是要骗你学费就是想卖你东西。
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可能是铁饼!
咱们普通人想赚钱,还是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现行《刑法》第 266 条关于诈骗罪的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同时,《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9 条对诈骗金额不足 3000 元的处罚措施(可处 5-10 日拘留 + 500 元罚款)。
有专家指出:虽然单笔金额不足 3000 元,但累计诈骗金额达到立案标准仍可追究刑责
1、市场监管总局 2021 年发布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平台对 "创业培训" 类广告进行资质审核。
2、多地已推行的 "培训预付资金监管" 制度。
3、公安部门正在推进的 "云端打击" 专项行动
缺少这些内容,会让读者产生 "问题无解" 的消极印象。
受骗者的心理共性:
对 "阶层跃升" 的焦虑:乡镇创业者普遍存在 "小成本逆袭" 的心理诉求。
信息不对称困境:基层群众缺乏识别商业陷阱的知识储备。
从众心理作祟:看到 "排队盛况" 就盲目跟风。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建立更深刻的认知防御体系。
来源:心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