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BLUE丨嘉德国际版画大会——嘉德BLUE特别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6 13:25 2

摘要:嘉德BLUE是中国嘉德的第四⼤主营业务板块。 通过⽹络365天全天候24⼩时开放的艺术品交易平台。聚焦“轻收 藏”理念,秉承“知识+美育”的价值导向,经由嘉德专家严选推出更贴近⽣活与当代审美取向的艺术品类别,甄选设计佳品与当代创作,分别以“原创艺术”、“复数艺

嘉德BLUE

嘉德BLUE是中国嘉德的第四⼤主营业务板块。 通过⽹络365天全天候24⼩时开放的艺术品交易平台。聚焦“轻收 藏”理念,秉承“知识+美育”的价值导向,经由嘉德专家严选推出更贴近⽣活与当代审美取向的艺术品类别,甄选设计佳品与当代创作,分别以“原创艺术”、“复数艺术”、“艺术⽣活”等专区呈现。

嘉德国际版画大会——嘉德BLUE专区

展览时间

2025.4.8-4.13 10:00-18:00

展览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1层-B2展位

线上预览时间

2025.4.1-4.3

开拍时间

2025.4.3-6.30

嘉德国际版画大会期间,嘉德BLUE将以五大专题,五十余件原创佳作串联起版画艺术的时空经纬。

首章《时光》以经典木刻为起点,拉开中国版画史诗帷幕——新兴木刻运动先驱李桦、古元、力群、王琦以刀锋镌刻时代印记;北大荒版画代表晁楣、张祯麒以壮阔构图定格北国气象;七、八十年代全国美展金奖得主徐匡、阿鸽则以创新语言续写传统文脉,三大时期代表性力作荟萃成一部流动的视觉史诗。

《镌刻东西•世界名家》横跨东西方艺术版图:毕加索晚年蚀刻版画展现立体主义大师的诗意哲思,米罗与塔皮埃斯的石版作品释放超现实主义及抽象绘画的自由想象,吴冠中晚年丝网版画凝练水墨神韵,赵无极六十年代石版佳作则演绎抽象宇宙的东方意境,四座艺术高峰辉映成趣。

《老经典VS新野性·当代名家版画》重磅呈现方力钧、苏新平青年时期石版力作,陈琦突破传统的水印木刻实验,见证中国版画的当代转型。更有刘野、周春芽、丁乙、冷军等中国当代领军艺术家原作复刻丝网佳作。

《国际当代佳作》汇聚小林敬生精微瑰丽的日本现代木版画,伊凡•萨默尔充满观念性的美国铜版创作,多位外国版画艺术家展现国际版画界中坚力量。

《当代青年版画艺术家》则聚焦张辉的石版佳作,侯炜国当代技法的古典转化,游宇、尚友录、梁业健在水印木刻中的当代探索,张颖在黑白木刻中的刀锋镌刻…多位版坛新锐以多元视角激活版画基因。

重点拍品推荐

1 时 光

李桦,挣扎(怒潮之一),19.5×27cm,黑白木刻,1947年

李桦(1907-1994)中国现代版画先驱、新兴木刻运动领导者及美术教育家。其代表作《怒潮之一》(1947)以黑白木刻刻画农民集体抗争,通过倾斜构图与凌厉刀法强化动势,黑白对比突显戏剧张力。画面中民众如浪潮般奔涌,手持农具象征觉醒,呼应革命必然性。作品以左翼美术“为政治服务”理念为核心,将版画的复制性与社会批判结合,成为记录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里程碑,彰显艺术作为斗争武器的时代意义。

古元,烧毁旧地契, 28.5×19cm,黑白木刻,1947年

古元(1919-1996),中国现代版画先驱,延安木刻运动代表。其1947年黑白木刻《烧毁旧地契》以土改为题,刻绘农民焚烧地契的炽烈场景:火焰翻腾,人群欢动,粗犷线条与黑白对比迸发戏剧张力,阴刻阳刻技法交织突破传统,既抒阶级解放之狂喜,又以年画式构图融民间审美。徐悲鸿誉其为“卓绝天才”,此作堪称革命主题与民族艺术融合的典范,铭刻社会变革的时代印记。

力群,饮,1940年,19.1×14.1cm,25/30,1947,黑白木刻

力群(1912-2012),中国新兴木刻先驱,延安鲁艺代表画家。其1940年黑白木刻《饮》以粗犷刀法刻绘北方农民捧碗饮水场景,圆润线条勾画健硕体态,阴刻衣纹与阳刻面庞对比凸显力量感。画面留白简洁,融合民间剪纸的平面装饰与西方写实技法,以平凡日常隐喻劳动者与土地的依存关系,成为延安时期“民族化”艺术实践的典范之作。

王琦,晚归, 27x37.5cm,72/100,1955,套色木刻

王琦(1918-2016),中国现代版画先驱,早年就读上海美专,后投身延安鲁艺,以木刻为革命美术发声。其创作扎根现实主义,融合中西版画技法,刀锋下流淌着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与时代史诗的恢弘叙事。历任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晚归》凝练的黑白语言与套色结合,记录社会变迁,被誉为“刻刀诗人”。其艺术始终与民族命运共振,在木刻本体语言探索与社会性表达间构筑起独特的美学丰碑。

徐匡,阿鸽,主人,70×70cm,47/50,1978,黑白木刻

阿鸽,鸽子, 82×50cm,45/50,1984,黑白木刻

徐匡(1938-)与阿鸽(1948-,彝族)夫妇是中国当代版画代表,合作名作《主人》(1979)以黑白木刻获全国美展金奖,刻画藏民持锹挺立,象征土地改革后“翻身做主”,刀法刚健,经幡与土地交融凸显新生。徐匡擅粗犷刀法表现藏民(如《高原阳光》),阿鸽作品(《三月》《鸽子》)融合民族与现代,二人以版画记录时代,推动民族题材艺术发展。

晃楣,北方九月,60x98.5,11/50,1972,套色木刻

晁楣(1931-2011)是中国北大荒版画派奠基人,代表作《北方九月》(1963)为套色木刻。作品以金黄主调渲染北大荒秋收盛景,辽阔麦浪间点缀机械与劳动者,刀法豪放,色彩浓烈,融合写实与浪漫,歌颂垦荒精神与自然伟力,成为新中国建设时期艺术经典,展现工业拓荒与自然共生的时代图景。

2 镌刻东西•世界名家

巴勃罗·毕加索,Autoportrait transpose et Dedouble Revantau Circle, avec Jaqueline en Acrobat a la Boule,61.5×50.4cm,32/50,1968,纸本铜版(蚀刻)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晚年创作的“347系列”蚀刻版画(1968年)包含374幅作品,以其情人与缪斯杰奎琳为原型,常融入马戏团、女性等主题。第32版中,杰奎琳化身杂技演员,展现毕加索对曲线的精湛刻画与超现实转化技巧。该系列每版限量50件,以及17件艺术家自留版,共67件,于巴黎路易斯·莱利斯画廊首发。作品通过讽刺、欲望等情感交织,探索生命本质与存在意义,延续了艺术家对人性与艺术表达的深刻追问。

胡安·米罗,Sin titulo,102×67cm,H.C,1968,纸本石版

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1983)是20世纪超现实主义大师,其石版画以符号化语言(如星星、鸟、抽象线条)和诗意表达著称,创作集中于20世纪40至70年代,尤以60年代为高峰。他常与巴黎Mourlot工作室合作,通过鲜艳色块与留白技法融合童真与东方意蕴,将梦境转化为可复制的艺术形式。作品多限量发行,注重实验性,兼具公共性与收藏价值,全球重要美术馆常展,市场认可度高,推动了版画媒介的革新与传播。

安东尼·塔皮埃斯,Series "Als Mestres de Catalunya”,78×60cm,70/100,1974,纸本石版

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1923-2012)是西班牙战后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石版画延续了“物质绘画”的核心理念。他突破传统版画技法,将沙土、布料等综合材料融入石版创作,形成粗粝浑厚的肌理质感。画面常以抽象符号、十字、字母等元素构成冥想式图景,渗透着对存在、伤痛与救赎的哲学思考。东方禅宗思想与西方先锋艺术在其版画中交融,通过物质媒介的转化,将日常材料升华为精神性表达,拓展了版画艺术的观念维度。

吴冠中,华章,67×133cm,6/99,2008,纸本丝网版

吴冠中(1919-2010)是中国现代艺术先驱,融合中西绘画精髓。其丝网版画《华章》以江南水乡为意象,提炼屋瓦、流水为几何符号,通过点、线、面构成抽象画面。作品采用丝网叠印工艺,数十层色彩叠加形成透明质感,墨线如书法般游走于色块间,既保留水墨氤氲的笔意,又借丝网印刷技术实现精准控制。画面中西方现代主义的色彩张力与东方文人画的留白气韵并存,展现传统水墨精神与当代技术语言的深度对话。

赵无极,无题,87×41cm,1960,24/140,纸本石版

赵无极(1920-2013),华裔法籍抽象艺术大师,以东西方美学交融著称。其石版画创作始于1950年代,依托巴黎工坊技术,将水墨的流动意趣与抽象表现主义结合,以书法性线条、虚实层叠的灰调及留白为特色,暗含道家“虚极静笃”的哲思。作品通过石版套色与即兴笔触,构建宇宙般的混沌与空灵,如《无题》系列以朦胧色块与光影交织,重构山水意象。其石版画被大英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收藏,成为中西艺术对话的里程碑。

3 当代名家

苏新平,寂静的小镇,50×67.5cm,10/20,1989,纸本石版

苏新平1989年创作的《寂静的小镇》石版画(实际该系列多创作于1991年,可能为时间标注差异),以黑白灰的强烈对比与超现实光影,塑造了空旷孤寂的草原小镇意象。画面中,人物与场景被简化为几何化的符号,正午强光下的冷寂感暗喻蒙古牧民的精神世界,既是对草原生活的个体经验提炼,又通过石版画冷静的工艺特质,将现实转化为形而上的精神隐喻,传递出工业化背景下人与自然的疏离与迷茫。该系列被视为苏新平早期石版画的代表作,奠定了其融合写实与象征的艺术语言风格。

方力钧,1990-1991年作系列一,48×59cm,96/99,2009,纸本石版

方力钧在90年代早期的版画创作以木刻为主,其标志性“光头泼皮”形象成为“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这些作品通过重复的光头人物,弱化个体差异,以嬉笑、打哈欠等表情呈现集体生存状态,暗喻社会规则压抑下的个体虚无。他突破传统版画技法,使用电锯等工具创作大幅作品,刀法凌厉粗犷,赋予画面工业化的力度与视觉冲击。其作品融合黑色幽默与批判性,反映时代情绪。尽管其版画多为木刻,但石版画创作较少见,十分稀有。

陈琦,上善若水NO.6,50×80cm,A/P,2012,水印木刻

陈琦的水印木刻以水波纹为核心母题,通过技术与观念的革新重构了中国传统版画的审美维度。其水波纹系列以多层分版叠印技法,将水的流动凝固为抽象印痕,既呈现摄影般的写实细节,又超越物象表象,隐喻时间、存在与宇宙的哲思。他融合传统水印木刻与数字技术,突破常规尺幅(如56米长卷),以巨幅水波营造沉浸式视觉体验,触发观者对“生灭轮回”的冥想。其创作既延续宋代马远《水图》对“活水”的视觉追问,又通过错版、复数性等手法解构传统“版画味”,赋予水波纹以当代性,形成东方禅意与数学理性的独特对话。

周春芽,桃花,78×62cm,22/100,2015,纸本综合版

周春芽,中国当代艺术代表人物,2005年开启的“桃花系列”将传统文人意象与西方表现主义融合,以高饱和度的玫红、翠绿重构花树形态,笔触狂放中见细腻。艺术家借桃花炽烈的生命张力,隐喻欲望与诗意的共生关系,独创“温和暴力美学”——以肉感色块堆叠出花瓣的视觉冲击,在自然野性与人文抒怀间形成张力。该系列既延续中国画“寄情于物”的传统,又以当代视角解构经典符号,成为新文人画的转型典范。

4 国际当代佳作

小林敬生(日本),苏醒时刻-飞翔A,68×83cm,10/10 ,1989,木口木刻

小林敬生,1944年出生于日本岛根县,1997年起任日本多摩美术大学教授,2014年任多摩美术大学名誉教授,现为日本版画协会理事长,与中林忠良、野田哲也并称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版画界实力巨匠。作为日本殿堂级版画家,被誉为“手掌上的宝石”,其木口木刻以极致精细著称,需用放大镜观赏细节。他融合自然的微观纹理与宏观景观,构建奇幻的生命空间,他擅长通过人、树木、昆虫等元素的超现实并置,映射对宇宙共生与人类命运的哲思。他坚持传统手作工艺,采用日本雁皮纸及“加贺巴里”技术(正反拼接对称图形),突破传统木口木刻的尺寸限制,赋予作品静谧的东方美学气质。其创作常结合日本社会变迁,如经济泡沫后的《苏醒时刻》系列,传递迷茫中的希望,彰显人文精神与“东方自信”。

伊凡•萨默尔(美国),天津之景,54×44cm,8/30 ,2017,纸本铜版

伊凡•萨默尔,1948年生于纽约,是美国当代重要版画家,现任教于库兹坦大学。早年跨界工科与人文领域,先后获纽约州立大学工科学士(1970)、文学学士(1973),后于耶鲁大学专攻版画获硕士(1975)。他以极简黑白线条重构建筑与自然景观,将精密几何形态化作力量博弈的剧场,通过50年持续创作,在建筑内外结构的虚实刻写中构建独特视觉哲学——既是对工业化理性的测量仪式,亦是对永恒形式美的纯粹追寻,展现人类意志与自然秩序间的深邃对话。

奥列格·尤里耶维奇·亚赫宁(俄罗斯),圣母怜子,70×60cm,5/33,2018,纸本铜版

奥列格·尤里耶维奇·亚赫宁,1945年生于列所托沃茨克,是俄罗斯当代艺术先锋,1972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后留校执教四十余载。其创作以解构现实为内核,用荒诞美学编织超验图景——扭曲的透视关系与诡谲的形态碰撞,将个体感知放大为虚实交错的剧场。笔下世界颠覆常规视觉逻辑,以夸张变形的手法撕裂理性认知,在离奇意象中投射对存在本质的诘问。他如同手持棱镜的炼金术士,将现实折射为充满隐喻的精神图谱,在绘画疆域开拓出独属的异托邦。

5 当代青年原创版画家

张辉,向光注释组画,97×138cm,12/15,2018,纸本石版

张辉,1982年生于福建,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本硕先后毕业于该校版画(2006)与科技图像研究(2013)专业。其创作聚焦当代青年精神谱系,以综合材料重构生活切片,在记忆与现实的夹层中解剖群体性生存震颤。摒弃批判视角,化身冷静的观察者,用视觉语法转译个体叙事——从琐碎日常提炼隐喻符号,将焦虑、渴望等无形心绪凝为观念性画面语言,使画布成为折射时代症候的棱镜,于虚实交错间叩击观者的身份共鸣。

张颖,无题18,220×180cm,5/12,2005,纸本木刻

张颖,1982年生于北京,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以《无题》系列革新木刻语言。她摒弃传统黑白对比,独创灰色细纹调性,刻画人际纠缠的欲望与疏离,折射当代情感困境。其作品既具现代主义的形式自律,又以模糊叙事呼应当代性,在自我剖析中升华为群体生存寓言,与培根的精神张力形成跨时空对话,于东方灰度哲思中确立独特艺术坐标。

侯炜国,刀刻圣手,114.3×90cm, 2024,综合材料(桦木、金箔、墨)

侯炜国,1988年生于河北,央美版画本、硕、博连读,现任教北京服装学院。以“版角料”创新重构版画边界,在《相马记》《复刻灵光》等个展中融合数字科技激活“铜版灵光”。其创作践行“难度与坦白”双重准则,通过自我设限逼迫艺术本真显现——在材料实验、时间沉淀与情绪博弈中,将危机感转化为糅合传统刻痕与数字肌理的生存印记,既获全国美展提名,亦以《版画的知性》理论建构拓展学科认知维度。

尚友录,22-6-P22, 小:27.5×37cm,大:57×74.5cm ,3/20,2022,水印木刻

尚友录,本硕分习油画与版画于天津美院、央美,现执教内蒙古艺术学院。其《生产》系列以水印版画复刻琼·泰伦特摄影集的非关联图像,表面恪守线性秩序与审美规训,实则借水痕的随机性撕裂既定逻辑——无序拼贴消解叙事权威,机械复制剔除感性介入,在技法失控与图像异质中,使冰冷“机械体”蜕变为拷问物性本真的“有机体”,颠覆复制行为的认知范式。

梁业健,《白霜涧印象》, 90cm×60cm,7/20,2022,水印木刻

梁业健,1987年生于广西,广西艺术学院版画硕士,现任该校教师。以水印木刻熔铸现实经验与诗性超越,将生活意象提纯为凝练的视觉符号,在刀痕水渍间构建“超自然”审美空间。其作既植根传统基因又直面当代语境,以温润灵动的灰色调平衡物象与隐喻,用平淡中的憧憬搭建观者对话桥梁,在木与纸的呼吸中完成对客观世界的诗意转译。

从历史纵深到全球视野,从大师典范到青年实验,嘉德BLUE以学术视角梳理版画发展脉络,通过五大板块的匠心策划,全景式呈现版画艺术从传统刻痕到当代语境的多元面貌,为藏家构筑一部可收藏的美术史。

点击参与竞拍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各地区办事处联络

上海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厦门

——

台湾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来源:中国嘉德拍卖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