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以现代文明的理念、绿色生态的方式开展祭祀活动,连日来,阳山县各乡镇、各社区以清明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环保的祭祀新风尚,营造文明节俭、低碳环保、安全
又是一年芳草绿,梨花风起清明祭。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以现代文明的理念、绿色生态的方式开展祭祀活动,连日来,阳山县各乡镇、各社区以清明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环保的祭祀新风尚,营造文明节俭、低碳环保、安全有序的良好氛围。
深化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4月2日,阳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到杜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绿色清明 文明追思主题活动,传承传统文化,共育时代新人。
活动中,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清明节的起源、历史变迁以及祭祖扫墓、踏青游玩、放风筝、吃青团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活动中强调文明祭祀、殡葬改革的知识和重要性,并通过“十抵制·十提倡”移风易俗拼图、讲述怀念已故亲人事迹互动加深群众树立环保的意识,引导群众自觉摒弃腐旧思想和焚香烧纸、燃放爆竹等祭扫方式,倡导群众采取敬献鲜花、网上祭祀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共同营造文明祭祀的良好社会氛围。
连日来,各乡镇还在集市、村口、文明实践所(站)入口处设立宣传服务站点,组织志愿者向群众发放《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倡议书》、《殡葬改革政策指南》等宣传单,现场为群众讲解鲜花祭扫、丝带寄语等文明祭扫方式,并结合典型案例讲解焚烧纸钱的安全隐患与危害。同事,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步开设“移风易俗大讲堂”,开展“绿色清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诗歌朗诵等形式,倡导低碳祭扫理念,弘扬孝亲感恩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爱国精神
4月3日,阳山县博物馆开展“铭记先烈·清明追思”红色研学——爱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教育让红色基因入脑入心。
在馆内红色阳山展区,老师生动讲述了黄大钧、陈枫等先烈的英勇事迹,学生们认真聆听革命故事。引导青年干部要继承先烈遗志,厚植家国情怀,将爱国情怀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
各单位、各乡镇也纷纷开展清明祭扫及红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职工,以及群众、青少年群体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
基层宣讲入心 新俗践行见效
近日,县委办联合阳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城北西社区组织开展“倡导文明祭扫 共建文明新风——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文明实践志愿者通过“理论+案例剖析”的形式,向广大居民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集中宣讲结束后,志愿者向周边居民、商铺延伸宣传,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新风尚,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敲门入户送安全 清明筑牢“安全网”
近段时间,阳山县全面开展森林防火承诺书签订工作,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家长会”“村小组会议”,特别是对宗族负责人开展入户劝导。
同时,结合移风易俗,提醒大家严禁携带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上山扫墓,并且在扫墓祭祖前要将周边杂草清理出足够的安全范围,祭扫结束后务必确保火种完全熄灭后才能离开,防止发生森林火灾。
在黎埠镇,当地针对祭扫时要燃放鞭炮的习俗,各村(居)在进山路口设立“文明置换服务点”开展“领礼炮”“鞭炮换礼炮”活动,以便将村民群众携带的鞭炮置换为礼炮。返乡祭祖的陈先生表示:“用礼炮既保留了祭祀的传统仪式感,又避免了火灾风险,这个办法我们还是乐意接受的。”
清明新风起 线上共倡议
近期以来,阳山还采用“乡村新闻官”宣传模式,发动乡村新闻官创作“移风易俗短视频”创意视频向辖区群众宣传文明新风尚。
同时,利用乡村“大喇叭”和移动喇叭等方式播放文明祭祀倡议。通过多措并举,有效强化了广大市民群众对移风易俗理念的认识,也为营造文明、和谐、绿色、安全的清明节氛围奠定了基础。
来源:阳山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