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12月29日,由于使用了劣质注射器以及未穿戴实验服进行实验,一名23岁的研究生谢里·桑吉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实验室遭遇严重事故,并最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
2008年12月29日,由于使用了劣质注射器以及未穿戴实验服进行实验,一名23岁的研究生谢里·桑吉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实验室遭遇严重事故,并最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
桑吉的悲剧促使学术界对实验室安全给予了更多关注。然而,在接下来的十年中,类似的事故仍然频发,造成了更多的伤害和损失。
事发当天,桑吉正在处理一种名为叔丁基锂(t-BuLi)的高危险性化学物质。她刚成为研究生不久,这是她第二次接触该物质。
根据记录,她在转移160毫升的t-BuLi溶液时,使用的塑料注射器突然失效,导致化学物质暴露于空气中自燃。
事故发生时,桑吉仅戴着丁腈手套,没有穿实验服或佩戴眼部保护装备。火势迅速蔓延至她的衣物,尽管有同事试图扑灭火源并用水冲洗,但为时已晚。
实验室主管帕特里克·哈兰后来回忆称:“她的上身几乎全部烧伤,腹部和手上出现了严重的水泡。”
加州职业安全与健康部门因此事件对UCLA处以31,875美元罚款。教授哈兰面临刑事指控,但在2014年达成协议后免于监禁。
桑吉的死亡震动了整个化学界,激发了对实验室安全文化的改进尝试,但大规模系统性变革进展缓慢。
此外,2015年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孟某健在氢气爆炸中丧生;2010年德克萨斯理工大学Preston Brown在镍肼高氯酸盐爆炸中受伤;2016年夏威夷马诺大学Thea Ekins-Coward在气体爆炸中失去一条手臂。
桑吉的家庭至今仍在怀念她,父母每周都会去墓地探望。许多大学因此加强了实验室着装规定,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例如,2023年一些高校发布的科研变装视频引发争议,显示出公众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关注。
Nature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86%的科学家认为自己的实验室是安全的,但一半人经历过不同形式的伤害。这表明,提升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培训仍需持续努力。
来源:研究生的酸甜苦辣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