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拍摄过无数明星大片的我,很明白团队要表达的是什么。可是,理念有了、明星有了、品牌也有了,为何就拍得如此尴尬呢?
Hello,我们又见面了!
还记得我们早前写过PRADA给马龙植入了一期户外大片吗?穿Prada的马龙,是谁把他打扮成杀猪盘?
戴着墨镜喝咖啡
拿着英文报纸张望
继续戴着墨镜淋雨
网友评论:将当今国兵最高身价的大满贯选手,打扮成了杀猪盘。
细节失控的大牌广告
拍摄过无数明星大片的我,很明白团队要表达的是什么。可是,理念有了、明星有了、品牌也有了,为何就拍得如此尴尬呢?
说白了就是执行不到位。
拍摄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工作,一个细节执行不到位就一败涂地。所以,为何有天价摄影师。不仅仅是因为他拍得好,而是他操控全局的能力足够强大——每个细节都执行到位。
马龙又要被迫营业
最近,PRADA的全新广告又上画了:悲催的马龙又被PRADA拉来喝“悠闲下午茶”。这次他不再是一个人孤独地在户外淋雨喝咖啡,而是跟一群明星一起。
本来拍片子有了人气,就有气场。就如运动会开幕式的人墙方阵,人一站,至少有了人气,气场就不会弱。
但是,诡异的是:尴尬的气氛依然无处不在。
片方将一群明星设计为咖啡馆的客人,三五成群地或坐或站散落在一个角落。本来,对于明星尤其是演员来说,这种拍摄一点难度都没有。不就是穿上大牌衣服,松弛地谈笑风生就好,不就等于片场后的演员候场嘛?
明星下午茶变陌生人搭台
拍摄地点就是PRADA的荣宅。
可偏偏出来的气氛尴尬至极。首先是视觉心中的马伊琍马龙就很出戏。他们对坐着,却一面我们不熟的陌生感,但偏偏又要表现好友之间,不说话都很自在的松弛感,最后出来的效果就像两个陌生人搭台的关系。
拆解一下动作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先是点头打招呼,这是他们唯一一次四目对视。
然后先后拿起咖啡喝,以缓解尴尬。喝完咖啡之后,马伊琍左看右看,就是不看“对面的男孩”马龙。
为了掩饰尴尬,老戏骨马伊琍还无奈地看向远方,真是要命的神补刀。
至于马龙呢,也一副我跟她不熟的表情。好像放下咖啡,就要跟对手马伊琍来一场厮杀比赛!
最搞笑的是,后面还有一个一脸不悦的杜鹃。本来她的长相就够清冷。三人的表情,像极了本身想各自一桌,又不幸被服务员调剂到一起的客人,内心戏无比丰富,写满了尴尬、无奈、不满以及假装若无其事。
大牌供应商太好当了
在画面里,还有一个站着的王影璐。她拿着剧本,试图表演一场“春日里的思考”的独角戏。但观众看在眼里,却很像在等位只能找点事情掩饰尴尬的消费者。话说,随便刷个手机也都自然一点啊!
所以,画面中最为自然的就是左边的两位男明星,他们倒是很像咖啡馆的客人。只是因为咖位太卑微,沦为背景板了。
有时候,看到这些宣传片,也会觉得很奇怪:为何这样的出品,品牌方还会收货呢?看来,大牌的供应商还是太好当了。
大牌为何集体“反智”?
以前,我们总会归咎为这是外国大片来到中国的水土不服,最终本地的制作团队背了锅。但还记得上次跟大家分析过的DIOR今年主打包款的广告大片?他们拉来了一众含金量十足的国际巨星出演,结果也是尴尬溢出屏幕。
当时,有粉丝反驳我。其实这条片子的立意很高:这是DIOR在搞抽象,模仿的是上世纪美国的电视广告,或是这是一个反刺广告。
或许立意是如此,但是片子出来之后,我们看到的就是装腔作势,每一个画面都无比搞笑。
看了PRADA这个异曲同工的广告,我们不禁陷入了沉默。难道这种尴尬真的是刻意而为?就如是MIUMIU的古怪少女还是PRADA的知识分子反讽,或许是品牌的深意表达。
都是社交媒体的错?
或许,一切都是社交媒体的错。只要广告出圈了,就有了流量,有流量就会有销售。演员再尴尬,那都跟产品无关。只要产品能被大范围看见,就是成功的。哪怕广告看起来有多反智,也无所谓了。
可能,这就是流量为王的时代,广告片的基本逻辑吧?
From Gigi
更多有趣日常,可以点击本期爆款
●
甲亢哥中国行,每一天都是剧本
44岁陈冠希断崖式衰老,命运的打击瓦解了他的高颜值
13岁甜馨发布新单曲,她的父母终究还是放不下流量
※
Gigi的时尚现场
来源:Gigi的时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