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近300次!29岁小伙确诊癌症!母亲泪崩:他就是不听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6 23:26 2

摘要:杭州的夜晚,霓虹闪烁,29岁的小何窝在出租屋的沙发上,手里捏着手机,熟练地点开外卖App。“一份麻辣烫,加辣加麻,再来瓶可乐。”他敲下订单,揉了揉酸胀的眼睛。这是他本周第三次点夜宵了。桌子上,空荡荡的外卖盒堆得像小山,散发着油腻的味道。他懒得收拾,随手一推,继

杭州的夜晚,霓虹闪烁,29岁的小何窝在出租屋的沙发上,手里捏着手机,熟练地点开外卖App。“一份麻辣烫,加辣加麻,再来瓶可乐。”他敲下订单,揉了揉酸胀的眼睛。这是他本周第三次点夜宵了。桌子上,空荡荡的外卖盒堆得像小山,散发着油腻的味道。他懒得收拾,随手一推,继续刷剧。

一个月前,小何开始觉得不对劲。上腹隐隐作痛,像有根针在扎,偶尔还头晕、四肢发软。最吓人的是,他发现大便黑得像墨水。他没当回事I,去医院看了几次,医生建议做胃镜,他却嫌麻烦,拖着没去。直到两周前,妈妈从老家赶来,反复催促,他才不情愿地去了浙江省人民医院。结果一出,晴天霹雳——胃窦腺癌,胃癌的一种。他才29岁啊,怎么会这样?

手术后,小何妈妈守在病床前,看着儿子苍白的脸,眼泪止不住地流。她哽咽着说:“他一年点外卖快300次,夜宵还得加一两顿。我们劝了多少次,他就是不听啊……”这一刻,她多希望时间能倒流。

小何,29岁,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他身高1米78,体重却只有60公斤,瘦得像根竹竿,脸色常年蜡黄,眼窝深陷。他大学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进了这家公司,五年多从实习生熬成了小组长。同事都说他是个“工作狂”:项目赶进度时,他能连轴转三天三夜不合眼,靠咖啡和外卖撑着。他总说:“年轻不拼啥时候拼?等老了再享福!”

他的生活简单到极点:上班、加班、回家睡觉,周末也常窝在出租屋写代码。吃饭全靠外卖,三餐没规律,麻辣烫、炸鸡、烧烤轮着来,蔬菜水果基本不碰。夜里饿了,再点份夜宵,啤酒配烤串,吃完倒头就睡。他觉得这样挺好,省时省力,味道还重,能提神。

健康方面,他自认为没啥大问题。偶尔胃痛,他吃点胃药对付过去;黑便,他以为是痔疮,也没放心上。他常跟妈妈吹牛:“我身体棒着呢,别瞎操心!”可如今,他躺在病床上,大半个胃没了,才明白:健康这东西,不是你想透支就能透支的。

小何的胃癌不是一天形成的。胃肠胰外科主任王元宇接诊时,翻看了他的病史,眉头紧锁。检查显示,他得了胃窦腺癌,肿瘤长在胃的下部,幸好还没远处转移。手术很成功,王元宇和主治医师鲁超用了腹腔镜技术,切除了病灶和大半个胃。术后,小何恢复得不错,但还得接着化疗。

“29岁就得胃癌,太少见了。”王元宇感叹。他问小何的生活习惯,答案不出所料:外卖、夜宵、熬夜,样样齐全。小何妈妈抹着眼泪说:“他租的房子,外卖盒扔得到处都是。我每次去收拾,都劝他少吃点,可他说年轻人就该这样拼……”王元宇叹了口气:“这种生活方式,不病才怪。只是没想到,代价这么大。”

胃癌多发于40-60岁,可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中招。根据《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35岁以下胃癌发病率明显上升。王元宇说:“年轻患者有个共性,生活方式太糟了。”

一是作息乱。小何这样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熬夜是常态。睡眠不足,胃黏膜修复跟不上,慢性损伤越积越多。

二是饮食差。外卖和烧烤,重油重盐重辣,刺激胃黏膜。像小何这样,一年近300次外卖,加上一周一两次夜宵,胃早就“抗议”了。《柳叶刀》(The Lancet)研究指出,高盐和加工食品摄入过多,与胃癌风险显著相关。

三是侥幸心。早期胃癌70%没明显症状,年轻人体质好,忍耐力强,小毛病不当回事。小何拖了快一个月才检查,差点酿成大祸。

王元宇说:“小何的黑便,是消化道出血的信号。如果早点做胃镜,可能发现得更早,治疗也更简单。”

胃癌不是凭空来的。王元宇列出几个高危因素,小何占了不少:

不良饮食:高盐、油炸、烧烤,小何的最爱。不规律生活:三餐不定,夜宵常吃。压力大:长期加班,精神紧绷。忽视症状:腹痛、黑便不当回事。

《中国胃癌筛查指南》还提到其他高危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胃病史(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家族胃癌史、长期吸烟酗酒者。小何没查Hp,但饮食和作息已足够“致命”。

手术那天,小何妈妈守在手术室外,双手合十,不停祈祷。5个小时后,王元宇走出来:“手术很顺利,肿瘤切干净了。”但代价不小——小何的胃被切掉三分之二,剩下一个“小口袋”。以后,他得少食多餐,吃得太快太饱都会不舒服。

术后第一天,小何醒来,虚弱地说:“妈,我错了……”妈妈抱着他哭:“没事,能活着就好。”接下来的化疗不好受,恶心、掉发、乏力,小何咬牙挺着。他跟护士开玩笑:“以后我再也不点外卖了,怕了。”

小何妈妈今年55岁,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脸上的皱纹写满操劳。她和老伴在老家种地,儿子是全家的骄傲。她常跟邻居夸:“小何在杭州上班,挣得多,将来肯定有出息!”可每次视频,她看到儿子瘦得像竹竿,眼圈乌黑,心里就发慌。

她来杭州几次,看到出租屋满地的外卖盒,又气又急:“你这样吃,身体咋受得了?少点几次,妈给你做饭!”小何却笑:“妈,我忙得很,外卖多方便,你别管了。”她劝不动,只能收拾干净,给他塞点咸菜和腊肉,含泪回家。

如今,儿子得了癌症,她懊悔得不行:“早知道,我死活拉他回家,也不至于这样……”她哭着说:“年轻人啊,别老觉得自己扛得住,命只有一条!”

王元宇说,胃癌可怕,但能防。他给了几招:

改饮食:少吃高盐、油炸、烧烤,多吃蔬菜水果。《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研究显示,富含纤维的饮食可降低胃癌风险。治Hp: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时治,别拖。规律作息:少熬夜,三餐准时,别老吃夜宵。定期查:40岁以上或高危人群,每年做次胃镜。年轻人若有症状,也别硬扛。戒烟酒:烟酒伤胃,趁早戒。

“小何要是早改一半,兴许不会走到这步。”王元宇叹道。

术后一个月,小何出院了。他搬回老家,跟爸妈住一起。妈妈每天给他煮粥、蒸鱼,做清淡小份餐。他笑着说:“以前嫌麻烦,现在才知道,麻烦点也值得。”他还买了个血糖仪,学着测血糖,exploring,顺便测胃酸,调胃药,想看看胃咋样了。

他跟朋友说:“我以前觉得健康是天生的,现在明白了,得自己管。”他开始散步,每天半小时,慢慢养胃。外卖App?他卸载了,再也不碰。

小何用大半个胃,换来了29岁的教训。一年近300次外卖,熬夜拼事业,他以为年轻能扛,可身体不答应。妈妈的泪水,是对所有年轻人的警钟:别拿命换钱,别等癌症敲门,才后悔没听劝。

健康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比啥都金贵。从今天起,少点一次外卖,多吃一口菜,胃会谢你,命也会谢你。

红星新闻:《一年近300次!29岁小伙确诊癌症!母亲泪崩:他就是不听啊……》,2024-03-12。

《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柳叶刀》(The Lancet):Diet and Gastric Cancer Risk, 2019。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Lifestyle Factors and Stomach Cancer, 2020。

来源:虞医生聊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