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这个骗局,重庆晨报分别于2024年5月31日和7月3日两次进行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在本报报道之后,数百名受害者到相关部门投诉,引起公安机关重视。今天,重庆晨报第三次报道时,这个涉及全国多地多人的巨额诈骗案已经进入侦办阶段。
“必须追究这个公司的责任,不要让更多人上当受骗。”日前,福建厦门的陈泰对重庆晨报记者表示。
2023年5月,陈泰与重庆多弗儿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签订职称申报协议,交了服务费5000元,谁知一年多过去,职称评不下来,钱也不退,最后还玩起了消失。
关于这个骗局,重庆晨报分别于2024年5月31日和7月3日两次进行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在本报报道之后,数百名受害者到相关部门投诉,引起公安机关重视。今天,重庆晨报第三次报道时,这个涉及全国多地多人的巨额诈骗案已经进入侦办阶段。
套路
号称包过 收钱后啥都不做
2023年5月,35岁的陈泰想要申报机械设计工程师的中级职称,根据申报条件,他还差一些材料。他于是到网上寻找解决办法,一家叫重庆多弗儿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给他打来电话。“我至今不知道他们怎么拿到我电话号码的。”陈泰在电话中明确告知对方,自己还差一些材料,硬件不达标,跟他联系的王老师却说,“你缺什么材料我们可以帮你补齐”“我们有内部渠道,职称评审包过”。
陈泰觉得有些疑问,自己的所在地是厦门,职称评审都由当地的人社部门进行,一家重庆的公司凭什么能够搞定福建的人社部门?王老师神秘地告诉他,自己公司在全国都有资源,和多地人社部门保持合作,可以通过内部渠道办理申报。“我们每年是有(成功申报)名额的,可以保证您今年获得证书”。对方还把公司的营业执照发给陈泰看,表明自己是一家正规公司。
对于收费,王老师报价6800元,陈泰觉得太贵,表示再考虑一下。王老师当即表示,公司正在做活动,可以打折到5000元。于是在2023年5月25日,陈泰与重庆多弗儿签订申报服务协议书,并支付5000元。
记者在服务协议书上看到,上面注明陈泰支付的费用80%为辅助个人资料信息完善费,20%为综合服务费用。协议中明确列明10项收费服务,并列明每项服务在收费中的占比,诸如:辅助发表职称申报需要的论文16%、督促学员完成继续教育学时打卡9%、协助完善工作经历13%、根据申报地政策辅助完成其他相关申报材料16%等。
但陈泰告诉记者,对方除了让他提供了身份证、学历证书、医保社保、公司从业证明这些基本资料之外,没有找他要任何关于职称评审必需的论文、成果证明,也没有提供任何辅导、辅助,陈泰以为这些材料对方都会帮忙搞定。
2024年4月2日,王老师通知陈泰,第一次职称评审没通过。陈泰提出退款,对方告知:“我们的合同服务期是两年,要是在两年的服务期内没有协助您评审下来的话,那就要按照合同办理全额退款,现在退款的话只能退还20%的费用。”于是陈泰同意进行第二次申报。
2025年1月16日,经陈泰多次催促后,对方答复第二次申报也没有通过,并发来退款协议,让陈泰填写后退款。记者在退款协议上看到,“在收到退款后,学员退出微信群,包含12305平台、重庆问政投诉平台以及报警、请律师等退费后必须立即撤诉。”滑稽的是,12305是国家邮政申诉电话,明显与职称申报无关,这是把12315误写成了12305。
退款协议填写后,陈泰多次询问对方退款进程,王老师就此消失,不再回复任何信息。陈泰在网上搜到重庆晨报2024年7月3日对多弗儿公司职称评审骗局的揭露,于是找到重庆晨报记者反映。
陈泰告诉记者,“申报职称要提供很多材料,所以我才想找捷径。事实证明我想钻规则的空子,就只能承受被骗的结果。”
记者联系多名受害者,发现都是统一的套路,收钱后对方什么也没做,甚至连申报材料都没有提交,属于典型的空手套白狼。
调查
公司蒸发 受害者组团维权
记者从天眼查和工商信息系统查询得知,重庆多弗儿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最新变更后的注册地址在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冬山路7号附96号。
日前,记者来到中梁山冬山路,发现冬山路7号属于中建·御湖壹号小区,而附96号是C区外的一个商铺,商铺的门牌上清楚标明了冬山路7号附96号。但是这个商铺大门紧闭,根本没有装修,从门缝中可以看到,里面处于清水状态,除了一点垃圾外空无一物。旁边洗衣店老板告诉记者,这个商铺从修好后就没有租出去,一直空着。记者拨打开发商的租赁电话,对方也确认这个商铺从修好后,既没有卖出去,也没有租出去过。
吊诡的事情发生了,公司变更地址,需要产权证原件或复印件,多弗儿在没有商铺产权或租赁权的情况下,是怎么实现的公司地址变更?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公司注册数量和变更数量很大,市场监管部门不可能每一个变更都去现场核查,如果公司提供虚假租赁合同和产权证明,也是有可能实现地址变更的。
记者查询到,多弗儿最近的地址变更发生在2024年5月28日,这家公司从2022年12月5日至2024年5月28日的一年半时间里,频繁变更注册地址达4次,涉及沙坪坝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如果一家公司频繁变更注册地址,消费者就要注意了,甚至要引起警惕。”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因为被消费者投诉,而市场监管局在注册地又找不到该公司,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事实上,最先发现该公司地址虚假的,正是受害者。安徽的王先生告诉记者,2024年6月初,他看到重庆晨报的第一篇披露报道,揭露的是与重庆多弗儿同一个法人屈成名下的另一家公司重庆玖贰柒教育信息咨询公司,报道中提到该公司已经人去楼空。于是他委托重庆的朋友根据多弗儿的经营地址去现场寻找,结果发现只是一个空置的门面,而工商系统上留的法人电话,却是代账公司的电话。也就是说该公司实际上人间蒸发了。由此他向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进行了反映。
7月3日,随着重庆晨报第二篇对屈成名下公司职称申报骗局报道的揭露,发觉不对劲的受害者越来越多,从2024年7月到2025年3月,三百多名代办职称申报的受害者通过重庆网络问政平台进行投诉,投诉涉及屈成名下的多家公司,重庆晨报的报道多次被投诉者引用。记者查询到,屈成名下一共有13家公司,有两家已经注销,11家正常营业状态。而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屈成名下被投诉的公司多达10家。而且13家公司中,有11家处于因登记的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而被注销的两家公司,也在网络问政平台被大量投诉。
除了通过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投诉,受害者也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披露。吉林孙先生的抖音号只发了6条视频,全是揭露屈成名下公司的代办职称骗局。他专门将重庆晨报2024年5月31日的报道做了一条视频,在视频下他用文字介绍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与对方公司的交流中,工作人员告诉他,通过他们申报职称的有1500人,估算涉案总金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多名受害者在孙先生的视频下留言,纷纷反映与重庆多弗儿或者屈成名下其他公司签约,遭遇同样骗局,受骗金额从5000元到15000元不等。他们组成微信群组团维权,有数名受骗者已经直接向法院进行起诉。
追查
涉嫌诈骗 涉案人员被捕
多名受害者向记者反映,在2025年1月份,公司工作人员再也无法联系上,电话打不通,微信不回或者被拉黑,从而受害者投诉量开始爆发。
九龙坡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2月份他们接到多起职称申报受骗要求退费的投诉,由于事涉辖区内的公司,他们派人到多弗儿公司登记的经营场所去实地调查,发现是一个虚假登记,该公司没有在那里营业。于是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初步认定属于电信诈骗,并于2月底将收集的线索移交公安机关。
承办此案的江北区公安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日前重庆多弗儿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法人屈成和多名员工已经被抓捕,名下多家公司涉案,初步统计数百人受害,警方正在进一步侦办并追查资金流向。
新闻提醒
职称包过都是骗局
九龙坡区人社局对此作出提醒,所谓评审职称包过、不成功退费,这些都是骗局。重庆市未指定任何中介或机构代办职称申报,经核准备案的各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及组建单位目录详见市人社局官网,并按照相关规定收取职称评审费用。建议通过正规渠道申报职称,不轻信虚假宣传,不违规找第三方机构办理申报,切忌向陌生人支付任何费用,以免上当受骗。若发现有中介机构和个人散播可“保过”代办职称申报评审等不实信息的,请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受害者陈先生目前已经向九龙坡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代理律师王政就此案向记者做了分析。他认为,整个案件是精心设计过的。一是合同很规整,措辞相当严谨,看得出来该公司在拟合同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准备,尽量把案子包装成一个合同纠纷而非诈骗。二是在合同中,约定解决争议的方式是向重庆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他们挑选的受害者基本都是外地人,到重庆申请仲裁的成本非常高,很多人就只能自认倒霉不再追究。三是合同金额一般都在几千元到一万元左右,这个金额不算太大,不会让受害者死磕到底。四是合同中职称申报周期设计的是两年,足够他们转移资金,并让一部分失去耐心的申报者自行出局。而到最后,若还是有申报者坚持要退款,他们就采取失联的方式躲避维权。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
来源: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