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工作6年,辞职1小时就被踢出群,一气之下删除所有同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5 22:19 4

摘要:上海某单位的职场故事,最近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一位工作6年的女性职员辞职后,刚提交手续不到1小时,就被自己亲手带出来的新人踢出工作群。更扎心的是,另外2个关联工作群也同步"秒踢",她一气之下拉黑31个群、删除100位同事,配文"有些人注定做不了朋友"的朋友圈截

上海某单位的职场故事,最近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一位工作6年的女性职员辞职后,刚提交手续不到1小时,就被自己亲手带出来的新人踢出工作群。更扎心的是,另外2个关联工作群也同步"秒踢",她一气之下拉黑31个群、删除100位同事,配文"有些人注定做不了朋友"的朋友圈截图,瞬间点燃全网情绪。

评论区里,有人晒出类似经历:"我抱着文件盒走出公司大门时,手机里已经收到退群提醒";也有人犀利吐槽:"你当人家是战友,人家当你是潜在泄密者"。事件发酵后,HR圈流出内部培训视频,播放量直逼百万——这场教科书级的职场"断舍离",撕开了现代职场最赤裸的生存法则。

这出"秒踢大戏"真正刺痛我们的,不是删除同事的决绝,而是职场人际关系那张一捅就破的窗户纸。那些朝夕相对的工位邻座、团建时勾肩搭背的"兄弟姐妹",转身就能变成最利落的"踢人执行者"。但说实话,与其说公司冷血,不如说我们早该认清:职场从不是用来存放温情的地方,它本质上是戴着文明面具的原始丛林。

我见过最讽刺的职场告别:某总监离职宴上,下属们举着酒杯哭成泪人,第二天晨会,新总监还没到岗,所有人已默契地清空了前任的朋友圈权限。这让我想起自己第一次离职时的场景——抱着收纳箱站在电梯口,手机突然疯狂震动,低头一看,十几个工作群的退出提醒像雪花般砸来。那一刻突然明白:在职场上,你的存在价值永远绑定在工牌上的那串编码里。

有人指责女子"玻璃心",说她不该在工作群发告别小作文。但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总把职场错当成可以寄存情感的地方。那些加班时共享的宵夜、项目攻坚时的击掌庆祝,不过是利益共同体制造的温情幻觉。就像网友神评论:"公司群聊里没有活人,只有戴着工号牌的NPC。"

更值得玩味的是接替者——她亲手带出来的新人。在师徒情谊与职场规则的对撞中,新人选择第一时间完成"清理门户"的KPI。这恰恰印证了职场铁律:当个人情感与组织利益冲突时,99%的人会选择后者。毕竟,在生存面前,没有人愿意赌上自己的职场信用。

而那些喊着"删光同事太极端"的理中客们,或许没体会过被踢出群的狼狈。但真相是:职场社交的本质就是阶段性同盟关系。 我认识一位资深猎头,他的通讯录永远只保留现同事,离职当天必定批量删除前同事。"职场人脉要靠价值维系,而不是聊天记录",这话听着冷酷,却是血淋淋的现实。

这场闹剧最深的启示,或许在于教会我们如何与职场保持安全距离。别把平台当本事,别把同事当知己,更别把离职当成人性试金石。当你能平静接受"秒踢出群"的规则,才算真正读懂了职场生存手册。

下次离职时,不妨学学聪明人的做法:提前备份重要资料,主动退出所有群聊,给真正交心的三五人私发告别。至于其他99%的"熟人",就让他们静静躺在通讯录里积灰吧——毕竟职场这座旋转门,谁也不知道下次相遇时,彼此又会戴着怎样的面具。

说到底,职场从不需要眼泪和控诉,它只信奉最朴素的法则:来时干干净净,走时利利索索。那些被删除的同事、被清空的群聊,不过是提醒我们:职场这场游戏,体面退场比华丽入场更重要。

来源:幽默百香果a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