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就业工作没有旁观者,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责任人;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2024届离校后仍未就业毕业生要持续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同时,要全面认识2025年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全力推进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10月22日上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就业工作没有旁观者,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责任人;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2024届离校后仍未就业毕业生要持续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同时,要全面认识2025年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全力推进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10月22日上午,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会在实训楼105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书记范伟在会上强调,各单位要把就业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全员同向同行,共促就业。
(图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会)
今年以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思路举措,在访企拓岗、校园招聘、就业指导等方面打出“组合拳”,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有序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提质扩容。
全力加强顶层设计,擘画就业蓝图
10月17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制定下发《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全员共同参与抓就业、促就业的良好工作局面。
此外,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还举办了“凝心聚力促就业 ‘职’引前程向未来”2024届毕业春季促就业专场招聘会、“企业进校园”宣讲招聘会、“服务促就业聚才在产业”暨“职引黔程点亮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会、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4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千方百计拓岗位提速增效促就业”专场招聘会、2025届毕业生“职场启航”线上宣讲招聘会等,参会企业300余家,共提供岗位数4000余个。
(图为2024届毕业春季促就业专场招聘会)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实现高质量和充分的就业成为我们工作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各二级学院必须深刻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需要提前规划和布局,充分利用校园招聘这一主要渠道,共同搭建起‘校政企’合作交流的平台,以确保毕业生能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范伟向广大用人单位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并对学校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全力搭建就业桥梁,保障岗位供给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坚持挖掘优质就业岗位,2024年以来,校领导分别带队走访对接用人单位,开拓就业市场、拓展岗位资源;学校结合毕业生求职台账,校院联动,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赴遵义、贵阳、四川等地,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邀请贵州国台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京东集团旗下贵州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天府银行等多家单位入校开展校院宣讲会。
(图为校领导到贵阳贵安参加人才招引座谈会)
截至目前,积极组织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秋冬季校园招聘系列活动3场。另外,学校各学院大力宣传动员,通过班级群、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广泛发布招聘会信息,引导毕业生积极就业、尽早尽快就业,鼓励毕业生留省就业、到基层就业,营造全校共同支持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半篇文章’,加大访企拓岗力度与校园招聘热度,为毕业生提供数量充足、质量上乘的岗位资源,全力推动2025届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就业办副主任(主持工作)屈青松表示。
全力科学分析研判,深化就业指导
“我们结合学校2025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数据结果,着力开拓相关用人单位来校举办专场招聘宣讲活动。”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就业办副主任(主持工作)屈青松表示,学校在研究《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就业办关于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实施方案(试行)》、2025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基础上,科学分析和研判就业形势,制定明确的就业工作方向和切实可行的促就业工作举措,主动对接洽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选派具有丰富就业指导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授课教师、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校外专家到校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在提升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素质上发力,在提升就业课程育人水平上发力,在提升就业帮扶精度上发力。据悉,截至目前,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聚焦毕业生实际求职需求,已经举办了11场就业指导讲座及培训,累计参加人数达1700余人次,全面优化就业指导课程质量、扩大课程覆盖面,凝聚就业育人合力。
(图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就业办副主任(主持工作)屈青松为学校新进教师开展就业指导培训)
下一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将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宏志助航计划”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切实开展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跟踪指导和服务,为重点群体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稳定性强的就业岗位,助力困难群体毕业生尽早就业。(范扬)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