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2周年纪念日。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3月5日 ,由自治区文明办、区直机关工委、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团委、宁夏广播电视台主办,宁夏广播电视台党群工作部、宁夏广播电视台
2025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2周年纪念日。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3月5日 ,由自治区文明办、区直机关工委、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团委、宁夏广播电视台主办,宁夏广播电视台党群工作部、宁夏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广播中心承办的第十届“鲜花朵朵——致敬身边的雷锋”公益活动温暖启幕!用行动传递温暖,让雷锋精神绽放新时代光芒!
用爱与责任 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3.5学雷锋纪念日
导 语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以平凡铸就非凡,用点滴善举汇聚温暖力量。黄河银行唐徕支行大堂经理马翠玲,便是这样一位践行雷锋精神的杰出代表,她在平凡岗位上,日复一日地坚守,用爱心、耐心与责任心,为每一位客户排忧解难,成为大家心中“身边的雷锋”。请关注宁夏交广记者张华的报道:
银行营业网点大堂,是金融服务的前沿阵地,每天人来人往,业务繁杂。马翠玲在这里,却总能敏锐捕捉到那些需要帮助的身影,尤其是老年客户群体。在她眼中,每一位老人都是需要呵护的长辈,他们走进银行,或许带着对新业务的迷茫,或许有着身体不便带来的困扰,而马翠玲,就是那个为他们驱散迷雾、提供依靠的人。
马翠玲说:“记得有一次,一位残障老人走到我们大厅,然后她到我们大厅显得神情紧张又局促不安。阿姨想要办理一笔定期存款,但是又不知道我们这个流程是什么。我就全程跟住这个老年人,从取号到填单,整个流程都是陪伴着老人,亲力亲为的去完成这个业务,之后就是一直到我们网点找我办理业务,她非常放心。”
从那以后,只要老人来网点,马翠玲总是第一时间迎上去,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时候,老人只是来坐坐,和马翠玲聊聊天,马翠玲也总是热情相待,耐心倾听老人的生活琐事。耐心与负责,是马翠玲服务客户的座右铭。在金融业务日益复杂的今天,客户的问题层出不穷,而马翠玲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为每一位客户答疑解惑。无论是简单的存取款业务,还是复杂的理财咨询,她都能做到耐心倾听、细致解答,确保客户满意而归。
马翠玲说:“有一次,有一位客户对理财产品产生了兴趣,他对金融知识了解有限,观察到他的困惑后主动与他沟通,详细了解他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随后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客户介绍各种理财产品的特点、收益、风险,将复杂的金融术语转化为生活中的例子,让客户听得更加明白。”
在整个过程中,客户提出了许多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反复询问,但马翠玲始终面带微笑,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沟通,客户终于选定了适合自己的产品,并对马翠玲的专业服务赞不绝口。正是凭借着这份耐心与负责,马翠玲赢得了客户的高度信任和赞誉。
马翠玲说:“每一位来厅堂办理业务的客户我都是微笑服务的,给大家感觉非常的亲切,很多客户来这,点名要我给他们办理业务,因为他们说看到我非常放心,觉得我办事很认真,所以大家从内心当中产生一种信任感。”
马翠玲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不仅温暖了客户的心,也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认可。一面鲜艳的锦旗,便是对她工作的最好见证。
马翠玲说:“这个锦旗上写着“尽心尽责暖心服务,热情帮助温暖人心”。阿姨也激动地说:‘小马这姑娘,对我就像亲人一样,每次来都忙前忙后,照顾得无微不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听到这句话,我内心也是一种鼓舞,就是觉得我只是做了本职工作,但是却得到了如此厚重的认可。
这面锦旗,挂在黄河银行唐徕支行大厅的显眼位置,成为马翠玲工作的荣耀,也激励着身边的同事们向她学习。它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马翠玲践行雷锋精神的生动写照,见证了她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付出。在马翠玲身上,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和点点滴滴的善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什么是无私奉献。她是唐徕支行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身边的雷锋,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用爱与责任,书写属于自己的温暖篇章。
来源:宁夏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