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凝心聚智同教研,以研促教共成长。陕西省西安小学每周四下午的扶智平台直播课联动多校学科教研,2025年4月3日,陕西省西安小学教科研处组织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教研组与商南金福湾小学、澄城县城关一小的老师们开展线上教研,活动由陕西省西安小学李娜副校长主持。
凝心聚智同教研,以研促教共成长。陕西省西安小学每周四下午的扶智平台直播课联动多校学科教研,2025年4月3日,陕西省西安小学教科研处组织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教研组与商南金福湾小学、澄城县城关一小的老师们开展线上教研,活动由陕西省西安小学李娜副校长主持。
本次直播由陕西省西安小学于涵玉老师带来道德与法治课《我们的衣食之源》,于老师以水稻种植为脉络,从传统劳作探源到科技增效再到责任意识建构,引导学生理解农业智慧,直观感知生产力变革,最后触发节约自觉,尊重劳动,珍惜粮食。
本节课通过解析“大米从种植到餐桌”的完整过程(育秧—插秧—管理—收割—碾米),引导学生理解农业生产者的辛劳,并引用《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强化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通过课前调查、视频观察、排序图片等任务,学生从认知到情感逐步深化对劳动价值的认同,体现了“尊重劳动、感恩劳动者”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
教师设计活动环节,将课堂延伸至生活,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农业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课程紧扣“农业是衣食之源”的主题,将劳动教育融入道德认知。例如,通过体验水稻种植工序的复杂性,学生不仅学习农业知识,更体会劳动背后的智慧与艰辛,实现德劳融合。
教学中引入农耕文化、展现农业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意义,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农耕智慧的文化认同。
陈鹏娜老师担任本次直播课的点评导师,她肯定了本次授课结合核心素养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这五个纬度,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节课课以农业为载体,成功实现了道德认知、劳动观念、文化传承与责任意识的综合培养。其亮点在于通过生活化情境、多模态资源与五育融合设计,将抽象的道德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实践体验。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差异化教学与智能工具的深度应用,推动课程向“素养本位”的全面转型。
据悉,陕西省西安小学每周通过扶智平台网络平台向兄弟学校开展优质课程分享,共同牵手云端教研,该活动不仅带动了学校三级三类教师成长,也为区域帮扶做出了可贵贡献。(供稿|冯爱虎 常媛媛 摄像| 周翱峰 许本鑫 温娜)
来源:荣耀陕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