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国画学会谱写中外友好华章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7 12:08 2

摘要:2025年是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向海外送“福”的第10年。10年间,50多万张“福”字化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交流符号,远赴旧金山、纽约、华盛顿、罗马、巴黎、多伦多、东京等世界知名城市,为海外同胞与国际友人送去新年问候。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与时代内涵,在写“福”送“福

江南时报讯 一张张名家“福”字,勾勒出中国年的独特韵味;一个个动人故事,传递着中国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一段段艺术之旅,绘就了文明对话的磅礴画卷……

2025年是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向海外送“福”的第10年。10年间,50多万张“福”字化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交流符号,远赴旧金山、纽约、华盛顿、罗马、巴黎、多伦多、东京等世界知名城市,为海外同胞与国际友人送去新年问候。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与时代内涵,在写“福”送“福”中娓娓道来;中外民间的美好情谊,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愈来愈浓。

2019年,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艺术学院,张广才为大学生展示中国画艺术2025年,美国纽约时代广场送“福”现场

跨越国界的“温暖信物”

10年来,“福”字连续踏上海外之旅,成为跨越国界的“温暖信物”,让世界一次次感知中国、读懂中国。

10年前的猴年正月初一,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徐培晨的中国画作品《金猴献瑞》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看到画面上六只可爱小猴齐心协力抬着一只硕大桃子,往来游客不禁开怀大笑。各国游客手捧徐培晨书写的“福”字及对联“金猴献瑞天地同春,人民祈福世界和平”,在喜笑颜开中共同庆祝中国年。

10年后的蛇年正月初一,在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的策划下,伴随着《今天是个好日子》音乐,中国舞狮和腰鼓队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激情舞动,以六国语言书写并印制的红色“福”字和红色围巾,经由中美艺术家、侨领和志愿者们分发到各地游客的手上,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底蕴和气度。

“福”字,一笔一墨,浓缩文化。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期盼,历经千年而不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在江苏省中国画学会连年送“福”活动的感召下,越来越多海内外艺术家为“福”字注入匠心,有中国的章剑华、高云、管峻、彭利铭、韩显红等,有美国的大泽人、海蔚蓝、古铣贤、赵建民、江广富等,还有意大利的保罗·劳迪萨、法国的李中耀等。福文化被赋予独特的国际表达形式,走向了世界。

“幸福始终是人类不断探索的终极目标,因而‘福’字最能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接受和喜欢。”江苏省文联主席、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长章剑华说,送“福”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种生动实践。

写“福”送“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创造。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认为,面向海外,一个个“福”字就是一个个饱含善意的中国故事,传递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美好祝福。

2025年,美国旧金山奥克兰屋仑公寓屋村,为老人送“福”现场2016年,徐培晨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向全球拜年

“福”字串联动人记忆

10年来,中国“福”从时代广场无限延伸,遍及海外多个角落,引发一段段中外友谊茁壮生长、生生不息的故事。

2023年正月初一的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数十位艺术家及华侨捧着“福”字穿梭在络绎不绝的人流中。一对白人中年夫妇推着一个坐轮椅的亚裔小女孩,缓缓走在广场上。女孩十一二岁,失去了两只胳膊和一条腿,茫然地望着四周。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拿着“福”字走上前,热情地将“福”字递给白人夫妇,还包了20美元红包递给小女孩,告诉她这是压岁钱,在中国意味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关爱。小女孩似乎听懂了,脸上绽放出天真烂漫的笑容。白人夫妇连声道谢,并主动要求与艺术家合影留念。

2024年新春的旧金山奥克兰屋仑公寓屋村里,200多位老人看到中国艺术家携“福”而来,激动不已。这些老人中有不少华人,看到祖国亲人带着祝福越洋前来探望,思乡之情达到顶峰。临别时,紧握“福”字的老人们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纷纷问道:“明年你们还会再来吗?”艺术家们回答:“放心,肯定来。”时隔一年的蛇年新春,艺术家们再次来到奥克兰屋仑公寓屋村,老人们激动地将艺术家们团团围住,亲人团聚般的感动萦绕彼此心间。

2025年新春,华盛顿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内,当地民众对于体验中国纳福迎新的习俗热情高涨。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欢乐春节”活动中,中外艺术家携手写“福”送“福”作为活动环节之一,意外成为现场的一大亮点。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翟优一行连续挥毫泼墨,却依然抵挡不住民众“求福”的热情。“我们写到腰酸腿痛,最后都洗了毛笔,发现后面还有人在排队,于是又蘸墨写起来。”翟优说,当天,五位艺术家连续书写四个多小时,为2000多民众送“福”。

今年2月,“金蛇贺岁 福满乾坤——2025春节中外艺术家送福拜年活动”圆满收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特意向省中国画学会发来感谢信。信中说:“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湛的艺术水准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之美和中国春节的丰富内涵,体现了过硬的艺术素养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高度责任感,大大拉近了中美民心距离。”

2025年,百慕大艺术中心,百慕大艺术家向翟优和樊蕾赠送自己的作品2019年,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幕上,中国艺术家张广才向全球人民拜年

中外艺术在送“福”中奇妙碰撞

10年来,“福”字化身文化交流的使者,成就一场场中外艺术的双向奔赴,促进不同国家艺术文化各吐芳华、互映神采。

2019年送“福”之际,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张广才走进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艺术学院,为大学生讲述中国画艺术。在中国画的历史及特点讲解中,张广才现场示范画了一幅四尺整张的《独俏一枝春》仕女画。当婀娜多姿、明眸善睐的唐代仕女跃然纸上,大学生们纷纷鼓掌喝彩,赞叹中国画之神奇。随后,张广才写下“艺海无涯”四个大字,勉励学生在艺术的道路上不畏艰辛、坚忍不拔、不断攀登。学生们激动地表示,将来一定要到美丽的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古老又充满生机的东方文明。

2025年送“福”之际,翟优、樊蕾夫妇在百慕大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题为“美美与共——中国画与油画艺术之美”的讲座。从人类艺术的最初形态——洞穴壁画说起,翟优、樊蕾生动阐述了中国画与油画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及审美追求的共通之处。其间,百慕大艺术家Jill Raine和Diana Amos分别向翟优和樊蕾赠送自己的作品。百慕大艺术协会主席Nzingha Ming说:“翟优和樊蕾夫妇在百慕大举办画展,为当地艺术界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和艺术启示。今天的讲座让我们进一步领略到中国画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让百慕大民众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的艺术视野打开了一扇窗。”

2025年新春,翟优、樊蕾还应邀走进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参加“庆元宵·美美与共——中法艺术交流展”。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金旭东,法国文化部部长代表、巴黎七区第一副区长若曦亚娜·高德等近200位嘉宾共襄盛会。现场,两国艺术家的作品展示带来中法文化的奇妙碰撞。当天,中法艺术家共同为法国各界朋友写“福”,法国朋友们拿着“福”字和红围巾,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体验。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晓红还为巴黎市民带来《中国古代文化中蛇的象征意义》讲座,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讲解,让法国民众了解到中国生肖文化的深厚内涵。

海外送“福”沿途,省中国画学会一行参观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梵蒂冈艺术博物馆、乌菲齐博物馆、奥赛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枫丹白露博物馆等。“大家在领略世界艺术瑰宝的同时,开阔了自身的艺术视野,为今后的文化交流与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翟优说。

从2016年徐培晨带着《金猴献瑞》首发向全球人民拜大年、2017年省中国画学会十多位艺术家集体亮相海外拜年、2018年推出“中国旺·世界旺——中国艺术名家作品展”、2019年张广才手捧“中国佩奇”和“福”字向全球人民拜年……直到今年“金蛇贺岁 福满乾坤——2025春节中外艺术家送福拜年活动”圆满收官,收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来的感谢信,10年海外送“福”之行,“中国红”盛开世界各地。跨越国界的春节送“福”之旅,不仅传递了中华文化的温度,更书写了文明交融的新篇章——世界共赏中国年,天涯同庆福满门。

“让中国福福泽全球,让中国红红遍四海,这是文化的魅力,更是中国艺术家矢志不渝的情怀。”作为海外拜年送“福”活动的策划人,翟优说,省中国画学会将把这项活动一直做下去,继续在新春佳节为全球添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来源:江南时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