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春风化雨孕新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7 16:04 3

摘要:雨润青山草木鲜,又是一年清明时。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罪犯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感恩社会、真诚悔罪,清明时节,福建监狱开展系列罪犯教育改造活动。

雨润青山草木鲜,又是一年清明时。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罪犯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感恩社会、真诚悔罪,清明时节,福建监狱开展系列罪犯教育改造活动。

追远怀英烈

清明节当天,福建监狱组织罪犯集体默哀,缅怀先烈、纪念亲人。

厦门监狱民警讲师以“岁岁清明 春春感念”为题,通过图文展播、情景讲述等形式,向罪犯再现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并结合影片片段,生动讲述了革命烈士保家卫国的壮举,全体罪犯庄严宣誓,表达了他们缅怀先烈、新生报国的决心。闽西监狱民警以闽西革命先烈张鼎丞、邓子恢等人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故事为切入点,结合青松坚韧不拔的意象,向罪犯阐释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永恒价值。

“每到清明,客家人都会做艾粄,艾草的清香,承载着对先辈的追思。”龙岩监狱民警为罪犯讲述客家清明的独特习俗与客家祖先南迁的艰辛。此外,民警还结合客家传统故事里邻里和解、包容向善的片段,让罪犯更深入地理解客家文化“和”与“善”的内涵。

一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的《清明·记忆》,开启了永安监狱清明节罪犯教育改造活动的序幕。“‘怎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希望你们能从他们身上找寻答案。”在监狱清明文化直播课上,民警讲师由“清明节的记忆”入题,阐述清明节气“吐故纳新”的深刻内涵,讲解“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义理,讲述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故事,体悟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深厚家国情怀。

家书寄哀思

一纸家书,一只纸鹤,一张便签,里面有对人生的反思,也有对亲人的愧疚,更承载着他们内心无尽的忏悔。寄往“天堂的信笺”,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慎终追远,遥寄追思。

“爸,儿子在这里一切都好,赌瘾已经彻底戒掉了。”“妈,您临终前嘱托我要‘做个干净的人’,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奶奶,我好想念您做的青粿味道。”……在闽西监狱里,罪犯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倾注于笔尖,民警手把手教罪犯折叠白色千纸鹤,让一封封载满思念与悔恨的家书信件,随着千纸鹤,飞向远方。

与此同时,厦门监狱开展“千纸鹤载悔意”主题活动,组织罪犯书写《致先烈的一封信》及忏悔语录,并亲手折叠千纸鹤寄托哀思。同时,设置“追思墙”集中展示作品,罪犯通过诵读忏悔书、现身说法等环节,引导他们在情感宣泄中强化赎罪意识,激发改造内生动力。

“很感谢警官的教育,让我能敞开心扉向父母表达我的情感,把我以前想说,但又无法说出口的话都说给父母听。”龙岩监狱民警结合客家浓厚的孝悌文化,鼓励罪犯以家书的方式,向亲人表达忏悔与思念。罪犯李某的家书触动人心,他在给已故父亲的家书中写道:“子欲养而亲不待。爸,儿子不能在您最需要的时候照顾您,让年迈的母亲变得日渐消瘦与憔悴,作为儿子都是永远弥补不了的遗憾,对不起。”

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与纸鹤,承载着罪犯们对亲人的深情厚意。而他们,也正将这份对亲人的牵挂与愧疚,转化为积极改造的强大动力,在这条自我救赎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坚定地前行。

除此之外,各监狱还组织罪犯拨打节日亲情电话,开展“云祭扫”、红色观影等文体活动,缓解罪犯节日思乡念亲之苦。

综合 | 福建监狱融媒体中心

来源:阳光闽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