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季气温回暖,水温逐渐升高,鱼类代谢加快,但此时鱼类越冬后体质较弱,而池塘底部的寄生虫卵也随水温上升开始复苏,加之天气不稳定、水质易恶化等因素,春季寄生虫容易爆发,严重威胁鱼类健康。那么,春季寄生虫容易爆发该如何应对?
春季气温回暖,水温逐渐升高,鱼类代谢加快,但此时鱼类越冬后体质较弱,而池塘底部的寄生虫卵也随水温上升开始复苏,加之天气不稳定、水质易恶化等因素,春季寄生虫容易爆发,严重威胁鱼类健康。那么,春季寄生虫容易爆发该如何应对?
一、池塘消毒
养殖前需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未放鱼种的池塘可在放养前10 - 15天注水10 - 2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75 - 100公斤化浆后泼洒清塘消毒;已放养的池塘开春后可换水一次,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杀灭寄生虫卵和幼虫。
二、实施药物预防
(1)定期驱虫:在春季寄生虫高发期前,当水温达到15~18℃的范围内,且连续3个晴天,便可进行首次驱虫。此时可建议拌料内服+外泼:无虫先锋,水产养殖专用纯中药驱虫药,对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纤毛虫等多种寄生虫有效,以驱代杀,不伤藻类不伤鱼虾蟹,安全无刺激。驱杀虫后要及时开增氧机2-3个小时。
(2)二次驱虫:首次杀虫7天后,对水体进行镜检,根据水体中寄生虫的种类进行针对性的驱虫和杀虫处理。此外,在杀虫完成后,建议使用安全的无虫先锋进行后续防控,以防止虫害复发。
三、加强饲养管理
(1)合理投喂:春季鱼类代谢加快,应投喂优质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多维先锋、矿物质和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抗病能力。定期进行鱼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弱鱼只,防止寄生虫的传播。
(2)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鱼种5-10分钟,或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分钟,可有效杀灭鱼体表面的寄生虫。
(3)避免鱼体受伤: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活动中操作要细致,防止鱼体受伤。
总之,春季寄生虫容易爆发该如何应对?关键在于预防与防治并重。通过池塘消毒、药物预防以及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保障鱼类健康成长。
来源:渔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