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样业主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生活场景,自由调整室内空间的划分,
从古至今,“住”对中国人的意义非凡,
它既是安身立命之所,也是安全感的归属地。
如今,人们对居住空间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当下《黑龙江住宅品质提升设计指引》已出炉,
对居住的功能空间做了系统的注解。
一起来看看哈尔滨的住宅会如何发展?
宜居,要从舒适性开始。
一、空间布局
《指引》在功能空间方面倡导灵活多变、高效利用的空间布局以及多元化、复合型功能空间设计:
1、可变户型布局
4.1.2 户型设计宜考虑多样化可变需求,适应家庭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空间方正、动静分区、功能便捷,避免室内走道过长。
像【银河壹號首府】建面约115㎡的户型,
在小三室设计了两卫,还打造了可拆改的隔断墙,能扩展为四室。
△建面约115㎡四室两厅两卫
这样业主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生活场景,自由调整室内空间的划分,
可以满足居民对空间灵活性的需求,提高了住宅的适应性。
2、独立空间
4.1.5 套内建筑面积大于120m²的户型,宜设置独立储藏间(衣帽间)、家政空间、健身空间等。
比如【昆仑赋】,建面126㎡的三室,
这个户型就是方正的布局,而且动静分离,拥有一个独立的家政间,
△昆仑·赋126㎡户型图
其实这样的空间也可以改造成书房,或者储藏室,
可以为业主提供更多的场所,丰富生活。
二、套内空间
1、层高与净高
《指引》对于层高也有更符合当下居住需求的引导:
4.4.1 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0m;
鼓励有条件的项目适度加大空间高度,住宅总层数超过3层时,标准层层高不宜超过3.3m,住宅总层数不超过3层时,标准层层高不宜超过3.6m。
净高从2.8m提升0.2m,居住空间压抑感将降低15%。
而且层高提升,购房者买的是面积,得到的是空间。
以套内100平米的房子为例,
如果层高提高20cm,那就可以多享受20m³的空间。
以哈尔滨冬季漫长、光照时间短的气候条件来看,适当增加层高,
不仅能提升室内采光和通风效果,让室内更加明亮通透,
比如【汇龙·壹號首府】,打造3.4米层高的“三代”顶豪产品,
配合巨幕玻璃窗设计,室内的采光面积增大,
冬季时室内能更好地接收阳光,提升温暖感。
△汇龙·壹號首府示意图
而且层高提升到3米甚至更高,
也为各类管线铺设、安装地暖等设备预留了充足空间,
冬季头顶不再有 “热浪压顶” 的局促感,保障居住的舒适体验。
2、露台与空中花园
4.3.10 结合北方居民生活习惯宜在厨房外设置封闭式冷阳台;
4.3.11 当设置空中花园时,应充分考虑地域气候特点,空间尺度宜人,并保证其防水、保温、隔热、防护等使用安全性,且不得降低相邻用户及户内通风、采光和日照标准。
其实空中花园已经在南方被展示出来了,
比如福州的第四代住宅就会打造成为一个层层有街巷、户户有庭院的“立体生态住宅”,
△福州立体生态住宅管控要点
还有济南济宁龙翔江东华府,
△济宁龙翔江东华府露台效果示意图
那么哈尔滨可能会出现空中花园吗?
答案是——
现在不能。
哈尔滨属于高寒地带,半年的越冬期并不适合在景观阳台做绿化,
而且户型进深增大,加上立体绿化遮挡,会影响户内采光,
夏秋时期,也存在消防风险、蚊虫滋扰、漏水、绿化维护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从目前的气候条件来看,哈尔滨如果要做空中花园,需要在技术和成本上的突破。
3、适老化无障碍设计
4.3.1 入户门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90m,
4.3.2 独立门厅的净尺寸不宜小于1.5m×1.5m,并能满足搬运大型家具及设备的需要,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10m。
4.3.4 居室门窗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及方便老年人辨识的措施。
4.3.5 居室内应留有轮椅回转空间,主要通道的净宽及靠通道的床位端部与墙面间距不应小于1.05m,床边留有护理、急救操作空间。
《指引》中存在很多的细化的规范,
其中入户门≥0.90m、走道净宽≥1.10m、方便老年人辨识、留有轮椅回转空间等,
都是为了适应当下老龄化的问题,
未来哈尔滨的住宅也将以“无障碍”为目的,可以让适老化改造成本下降30%。
三、公共空间
1、入户大堂与地下门厅
4.2.1 住宅地上出入口应设单元门厅或大堂,宜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8m²。
4.2.2 地下门厅或大堂装修标准应与地上大堂统一,地面、墙面、顶棚的装修与停车空间明显区分,停车区与门厅、大堂区照明采用冷暖色系区分,门厅处灯光照度应高于停车区。
比如【绿城·诚园】,入户与地下门厅都是精装铺设,
入户部分,电梯前室理石上墙,采用仿普拉达绿通体砖,
△实景图
地下一层车库设有精装入户大堂,地面材质为金刚砂,是实实在在的地库高配。
△实景图
2、四层加设电梯
4.2.6 每台电梯服务户数不超过60户。当电梯未成组布置时,所有电梯均应为无障碍电梯,应通至地下车库和地下非机动车库。电梯轿厢净高不宜小于2.6m。
4.2.7 入户层为四层及四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9.0m的住宅建筑应设电梯,每单元应设至少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鼓励二层以上住宅建筑均设无障碍电梯。
《指引》中提到电梯覆盖范围扩大至4层,
不仅是一种便民利民的举措,同时也是对老龄化社会痛点的缓解。
不过对于哈尔滨大部分的多层来说,都需要加装改造。
《黑龙江省住宅品质提升设计指引》已经为哈尔滨住宅发展指明了方向。
单从功能空间的优化和创新来看,
来源:龙江楼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