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洗礼,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为了展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公众对中医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尊重,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特别推出【非遗大讲堂】节目,与非遗传承人一起,揭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神秘面纱,为众多
健康大河南讯: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洗礼,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为了展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公众对中医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尊重,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特别推出【非遗大讲堂】节目,与非遗传承人一起,揭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神秘面纱,为众多患者解除病痛。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家烧伤药膜”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黄云洋做客演播室,分享他的非遗传承之路。
本期要点:
问题一:作为 “黄家烧伤药膜” 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能和我们讲讲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吗?最初是怎样创立的,在家族中又是如何传承下来的??
黄家治疗烧伤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创始人黄应诊(1833-1908)就是闻名乡里的名医,擅长中医外科,尤擅治疗烧伤疮疡,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荒年舍饭济贫,传为美谈,民国六年版《洛宁县志》和《黄氏家谱》人物记载上都作了专门介绍。
后将医术代代相传。传之太老太爷黄元太,太老爷黄良才,太爷爷黄赠莲,爷爷黄克治及父亲黄学光。我是第七代传承人。
问题二:从家族传承到个人求学,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习经历,对您传承和发展 “黄家烧伤药膜” 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哪些专业知识或理念给您带来了新的启发?
我从小就被家里长辈教导长大要学习中医,因此我也一直把学习中医及家族传承作为我的使命,进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后,我系统的接触到了中医学,掌握了扎实的中医基础,让我对烧烫伤的治疗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中医外科学》水火烫伤章节里,记录了很多治疗烧烫伤的方法,书中提到,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时,除了外治疗法,还需要配合内服汤药调理气血,就像给战场同时派医疗队和补给线。
现在遇到严重烧伤患者,我会在祖传药膜基础上,配合使用一些汤药内服,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问题三:在您擅长的烧烫伤领域,水火烫伤、热油灼伤等情况较为常见,从专业角度看,不同类型的烧烫伤在初期处理上有什么关键区别?
水火烫伤通常是高温液体导致,伴有衣物浸湿,需要迅速脱去衣物,如果衣物黏在了皮肤上,千万不能硬撕,应该找把剪刀把周围衣物剪开,然后用自来水冲洗伤口,水龙头开小点温柔的冲洗20分钟左右。
现在老一辈爱涂抹牙膏、酱油这些的,甚至还有涂面粉的,这些千万不要学。
而热油灼伤温度更高,油附着性强,比开水烫伤要更加分散,需要更长时间的降温,不能直接用毛巾擦拭,可以抽一张厨房的吸油纸轻轻蘸掉表面的油,冲水时间要比开水烫伤多冲十分钟,因为油温要比开水温度高出很多,如果有生理盐水的话,冲洗会更好。
问题四:化学损伤如强酸、碱腐蚀伤等,往往比普通烧烫伤更严重,在治疗这类损伤时,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应对的?
第一大挑战:化学物质会"钻"进皮肤
强酸强碱像活火山岩浆,接触皮肤后不是停在表面,而会往深层组织渗透腐蚀。
父亲之前接诊过被浓硫酸灼伤的化工厂员工,送来时表皮看着不严重,结果三天后肌腱都被腐蚀断裂了。
遇到化学灼伤,前15秒的处理决定预后。强酸伤应该立刻用干抹布"蘸吸"(不能擦),然后用弱碱性肥皂水冲洗;而强碱伤应该先用食用醋冲洗,再用大量清水冲洗。持续冲洗要够狠,普通烫伤冲20分钟,化学伤至少要冲40分钟。
第二大挑战:容易误判损伤深度
化学灼伤初期常呈现"假愈合",表面结痂掩盖深层坏死。我们治疗这样的创面,不需要清创和消毒,直接用药物覆盖,治疗过程中,不会结痂,避免了因假愈合导致的误判。
千万别信"酸碱中和"的土办法!有次患者被硫酸灼伤,家属急着倒小苏打粉中和,结果产生大量热量造成二次烫伤。
我在应对时会仔细观察创面,详细询问病情,避免误判,我们的处理方式很简单,简单的处理一下后,贴上我们的药膜,包扎牢固即可。
问题五:对于慢性创面,像糖尿病足溃疡、重度褥疮等,患者通常面临长期的痛苦,您在治疗这类创面时,采取的独特治疗思路是什么??
治这些老烂疮就像修房子要先打地基:
1. 先稳住身体底子
糖尿病足溃疡要先降血糖,褥疮患者要解决整天躺着的病根;
2. 给伤口"通下水道"
不管是血糖高还是躺太久,本质都是气血堵了。这时候用活血药疏通血脉,就像把堵住的水管捅开
3. 内外配合才见效
内服草药调理全身气血,外敷药物直接给伤口补营养,双管齐下才能让烂肉长新皮。
简单说就是:先保命,再通血,最后内外夹击治伤口。这套法子既能治标又能治本。
问题六:那么,什么叫低温烫伤?低温烫伤与高温烫伤在表现上有何不同?如何预防?
人体接触44℃热源6小时或70℃热源1分钟即可烫伤,这种烫伤被称为“低温烫伤”。暖宝宝、电热毯等日常用品均可能成为"隐形杀手",其损伤由内向外发展,常因痛感微弱被忽视。
低温烫伤与高温烫伤的表现有所不同,轻度烫伤二者都表现为局部的皮肤潮红、肿胀,但低温烫伤疼痛程度要比高温烫伤轻浅,很多患者因神经反应迟钝甚至感受不到疼痛。
重度烫伤中,高温烫伤的损伤般较为直观,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出烧伤程度。而低温烫伤的表现较为复杂,在局部清创处理去除损伤坏死的表皮组织后,可见皮下的深度损伤坏死。
预防低温烫伤,可以热水袋穿布套,每1小时更换部位;电热毯睡前预热,入睡即关电源;暖风机保持臂长距离,皮肤微暖即可。对于糖尿病/脑血管患者、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使用时需他人监测温度,可用手背测试取暖处温度;
热水泡脚的确可以起到舒经活络、温暖全身的作用,但如果泡脚的时间太长、水温太高,对身体有害无益,老人尤其要加以注意。泡脚的水温以30~40摄氏度为宜,泡脚的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在泡脚过程中出现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控制水温。
问题七:您提到治疗特色优势中有 “无痛化处理”,这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能详细讲讲您是如何实现无痛化处理过程的吗?
这个药膜止痛就像给伤口穿了层"隐形防护衣",敷上药膜就像按下止痛开关,5分钟就能感觉火辣辣的伤口被冰毛巾裹住;同时药膜会形成透气保护层,伤口碰不到空气和细菌,自然就不那么疼了;20分钟后药效完全释放,像有双看不见的手在轻轻按摩伤口。
特别是小朋友烫伤时最管用——两三岁的宝宝哭得撕心裂肺,药膜一敷上,没等哄就不哭了,很快就能安心睡着。
有个特别怕疼的患者,烫伤后整宿疼得睡不着,第二天敷上药终于睡了个踏实觉,换药时直说这药膜比止疼片还灵。
换药时药膜与创面无粘连,创面不结硬痂,不用清创,换药过程自然无痛苦,病人非常乐于接受。??
问题八:在您的从医经历中,有没有遇到过特别棘手的病例,您是怎样运用 “黄家烧伤药膜” 和您的专业知识成功治愈的??
几年前接诊过一位78岁的老大娘,液化气爆炸烧伤后还冲回去救人,结果二次烧伤。全身31%皮肤遭殃——脸上、手脚、后背肚子都烧坏了,最严重的三度烧伤占了14%。这么大年纪又伤得重,最怕感染发烧。
和医院沟通后,创面经过简单的处理,我们每天按时给患者换药,前六天医院给输消炎药和营养液,到第55天痊愈。整个过程老人没喊过疼,伤口长得特别顺当,最难得的是这么重的烧伤居然没留明显疤痕。
问题九:对于 “黄家烧伤药膜” 未来的传承和发展,您有哪些规划和期望?如何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医学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父辈两代人的坚守下,"黄家烧伤药膜"如今在三门峡有了自己的传承基地。
作为年轻一代传承人,我希望通过数字化建档、标准化流程建立科学传承体系;还要推动与现代医疗机构的合作研发,让传统验方与先进诊疗技术深度融合。
未来我们计划在郑州建立传承研究基地,用非遗智慧为现代医学提供新解法,让千年药膜在智能敷料时代继续守护生命。
问题十:您对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烧烫伤、化学损伤以及慢性创面的产生,有什么建议和注意事项可以分享?
预防永远是第一道防线。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三个细节:厨房里锅柄朝内避免碰翻,热水壶远离儿童活动区;
接触化学物品时养成戴护目镜、橡胶手套的习惯;
糖尿病等慢性疮疡患者每天自查足部皮肤,小伤口及时消毒。
记住:皮肤是人体最忠实的报警器,当它反复提醒某个部位疼痛时,请及时就医。
防患于未然的智慧,才是最好的"创可贴"。
本期嘉宾:
黄云洋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家烧伤药膜”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专业学士
河南省创面修复联盟常务会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烧伤专业委员会会员
擅长领域
烧烫伤:水火烫伤、热油灼伤、高温蒸汽伤、金属熔液(铁水/铝水)灼伤;
化学损伤:强酸,碱腐蚀伤、电击伤、冻伤;
慢性创面:糖尿病足溃疡、重度褥疮、术后创面难愈;
特色优势:无痛化处理、愈后无痕率提升40%、疗程缩短1/3。
来源:杏林讲堂一点号